美文网首页
简更120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简更120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作者: 爱于心敏于行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22:00 被阅读0次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他的两本专业著作《咨询技巧》和《组织的心理分析》都是英国畅销的心理学类教科书。

    内容提要:

    本书主角,一位拥有剑桥大学学位的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不能自拔。

    闻知蛤蟆先生生病了,他的朋友们纷纷前来看望,在朋友们的建议下,蛤蟆先生带着几乎绝望的心情找到了智慧的心理咨询师苍鹭。

    经过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蛤蟆先生的内心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他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走出了抑郁,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01十次面谈

    第一次咨询,关于“咨询意愿”。

    第一次咨询,蛤蟆是被动去看心理医生的,咨询师苍鹭对蛤蟆说:“咨询必须是个自愿的过程。这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本人,否则我们无法合作。”蛤蟆在迟疑中终于还是做出了试一试的决定。

    临别时苍鹭直视着蛤蟆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假如我们能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让来访者明白当自己主动寻求帮助时,咨询才正式开始。

    在这之后,深入心灵的十次咨询就此展开。

    第二次咨询,关于“自我感受”。

    第二次咨询,咨询师苍鹭提出关键问题:你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一直忽视自己真实感受的蛤蟆先生难以回答。

    对此,苍鹭改变问法,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你的感受温度计现在是几分?同时解释1-10分分别代表什么,来引导蛤蟆作答。

    在蛤蟆的作答中,引出“儿童自我状态”。咨询师的积极倾听和不断发问的方式,使蛤蟆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使他在生活中开始探索和审视自己。

    第三次咨询,关于“咨询师角色”。

    第三次咨询,咨询师苍鹭在咨询师和老师的角色中不断切换。老师用讲解模式,咨询师用倾听模式。所以,苍鹭咨询师并不只有倾听,也有引领。他详细解释了“儿童自我状态”及其具体内容:儿童自我状态指的是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这是由童年残留的印记构建而成的,包括小时候体验的所有情感和随后演变的行为模式。

    第四次咨询,关于“共情”。

    第四次咨询,咨询师苍鹭和蛤蟆一起回忆童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并在蛤蟆说出的具体往事中分析他的行为模式。在此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做到了充分的共情,这无声的支持和理解带给来访者直击灵魂的力量。

    在开始时,蛤蟆由于回忆童年经历而悲伤、愤怒、焦虑、内疚;但结束时,蛤蟆因为更清晰地了解过去和咨询师的共情而变得轻松愉快。

    第五次咨询,关于“愤怒”。

    第五次咨询,咨询师具体分析上次咨询中关于“愤怒”的探究,并帮助来访者明确,他并不是不会愤怒,而是一直采用特殊的方式发泄愤怒。

    第六次咨询,关于“父母自我状态”。

    第六次咨询,咨询师苍鹭在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观点“父母自我状态”前,咨询师强调,越是能帮助深入自我的概念,越容易引发激烈的阻抗。因为这些概念会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他们最有可能带你走向深层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并和蛤蟆探讨: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如何运作。得出结论:蛤蟆一直在惩罚自己。

    第七次咨询,关于“阻抗”

    第七次咨询,咨询师苍鹭总结蛤蟆的变化,引出蛤蟆的变化是由“成人自我状态”产生的,并指出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引发蛤蟆激烈的阻抗。阻抗是成长可能发生的地方,在这之后,蛤蟆主动提出要聊聊自己的一生。

    第八次咨询,关于“原生家庭”。

    第八次咨询,咨询师苍鹭和蛤蟆先生一起探讨原生家庭,无形中帮助蛤蟆先生更清晰地看待过去发生的事,这些事之间的关联,以及怎样影响着他。他逐渐获得客观地分析事件的能力,不再谴责自己。

    第九次咨询,关于“人生标、自证预言和心理游戏”等概念。特别是关于“人生坐标中的心理游戏”。

    第九次咨询,咨询师苍鹭先生则详细分析各种人生坐标中的心理游戏,随后蛤蟆先生发生了更为激烈的阻抗,发生了一场颇有意义的爆发。

    第十次咨询,关于“咨询后的变化”。

    第十次咨询,结束咨询,咨询师苍鹭不仅和蛤蟆先生一起总结十次咨询后发生的变化,还探讨前一次咨询中情绪爆发的意义,指出那是因为蛤蟆对咨询师发生移情,将咨询师当做父亲,情绪爆发实为反抗对父亲的依赖。

    02朋友之变

    蛤蟆先生的华丽转身纵然令人振奋激动,但是本书最感动读者或是最吸引读者的,也许是最后一个章节:道别与新生。在这个章节里,蛤蟆先生的朋友们也开始改变,准备开始崭新的生活。

    一般来讲,动物朋友们通常不会提前做计划,相比于改变更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认为改变会带来死亡的威胁。在蛤蟆先生身上它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改变的过程很痛苦、很危险,但是为了成长必须继续前行。

    鼹鼠和河鼠生活在一起,在聪明能干却挑剔刻薄的河鼠面前,鼹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好像是生活在河鼠的笼罩下,无法做自己。几经思考,鼹鼠决定改变自己、改变现状。鼹鼠决定把自己的鼹鼠幽居改造成为一家餐厅,也不那么害羞、那么沉默寡言了。鼹鼠还说:“等大多数动物放慢节奏、安静下来时,才能欣赏到鼹鼠幽居特别的氛围。”单单是这句话就能让人感受到它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如果有一家这样的餐厅,你是否也想放慢忙碌的脚步、去静静地放松一下呢?

    河鼠宣布要离开熟悉的河岸,准备去海边小镇。河鼠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那个美丽的小镇。是的,河鼠要去替朋友管理一个名字叫“旅人大全”的书店。河鼠虽然不知道这次移居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怎样的不同,但他知道必须朝前走。河鼠还说自己打算写一本书,书的名字也许就叫《灌木丛中的微风》。听了河鼠的计划,你心中是不是也充满了欣慰。多美好的书名,多么浪漫有趣的人生啊!

    从小就讨厌管理的蛤蟆先生准备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并准备去伦敦办公。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的蛤蟆先生说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并坚持下去,能力就会不断加强,才会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多的机遇。

    不管前途如何,动物朋友们的觉醒和行动都值得赞扬,因为它们敢于走出舒适区,勇于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成长起来,去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

    03人生感悟

    书中,蛤蟆先生因从小被严厉的父亲统治、控制,总是被指责,没有得到过表扬和肯定。虽然父母给他留下了巨额财产让他衣食无忧,但他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下。我们对学生也是如此,要把每个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们有自主权,尽可能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现实生活中,有人身处体制之内,或享受“舒适区”的稳定,或利用业余充电,增长才干;有人则果断辞职,去做了自己一直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情,开启了新的人生之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拒绝改变就意味着被淘汰。

    学会认真地、独立地思考问题;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同时也要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学会自我关怀,因为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当我们身处低谷,不要沮丧,这是困境也是机遇,要勇敢迈出第一步,一旦走出低谷,便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04主持人结语

    从蛤蟆先生的转变来看,生命之中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变数,有人因变化而涅盘重生,有人却因变化而一蹶不振。此时最该做的,便是像蛤蟆先生一样,勇敢地改变自己,走上成长之路。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就是:在这本书的最后,蛤蟆与朋友们道别,他在柔和的夜风中骑上车,一路朝庄园飞驰而去,且放声高歌。

    希望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也能成为这样的蛤蟆先生,成为一个平凡生活里的英雄、一个努力找回快乐的普通人。也希望这本书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

    第二部分:共读者自由发言

    本书共读者:

    梁树丽  张爱敏  田蕾  沈子琪  邹春华  孔繁竹  李芳  李现风

    张爱敏:面对苍鹭医生,蛤蟆先生所有的委屈与不快汹涌而奔放,肆意宣泄与释放。在苍鹭地引领下,蛤蟆先生以主动地 参与者的身份与之建立关系,真正感受到“我很重要”的被尊重感以及担当与责任。特别是当蛤蟆先生征询苍鹭医生自己是否能好起来时,苍鹭医生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但归根结底,这一切取决于你。”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一切都取决于自己。

    梁树丽:从了解自己开始一直到最后的认识自己,突破自己,苍鹭帮助蛤蟆先生一点点认识到唯有自己才能自愈自己。不断探索与成长就能突破自己的局限,用积极的态度改变自我,完成自我疗愈。

    田  蕾:每一次与苍鹭医生的见面,都会让蛤蟆先生重新认识自己,他的自信也在每一次相见中逐渐提高。

    邹春华:每一次咨询让蛤蟆先生都有新的认识。从最初的儿童自我状态到父母自我状态,最后是成人自我状态。

    沈子琪: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同的,当你知道其成因及规律后,会发现大家其实剧本都一样,只是演法不同。这样你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探索缺失的部分,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学会倾听,也是一种尊重。共情是无声的支持和理解。

    孔繁竹:我们要学会倾听,不要急于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让他们感受应该怎么做。

    梁树丽:倾听就是给对方一次情绪宣泄的机会,让对方在说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认识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改变自己的需求。

    李现风:倾听太重要了,包含尊重。苍鹭在作为整个咨询师的过程中的状态值得借鉴学习。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尝试,慢慢使之变成一种职业习惯。

    李颖老师:只有你肯听,孩子才肯说。对我们来说,倾听很重要,共情同样非常重要。苍鹭咨询师始终不急不躁地倾听、引导,我们作为老师是不是也可以以这样的状态来引领学生呢?

    李  芳:完全可以。不急不躁,用心倾听学生,耐心引导学生。学生的感觉很灵敏的,老师对他的态度他心里很清楚。当我们更多地理解学生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话学生更愿意听了,你的课学生更愿意上了,这时候教育就会水到渠成。田蕾老师:苍鹭医生就像一盏灯,照耀着蛤蟆先生通往寻找自我的道路。

    张爱敏:是的,在咨询中,作为咨询师,苍鹭总是以倾听者的走近蛤蟆,不打断他,也不评判他,而是安静地听,附以特别简单的问题,如“你的感受如何”、“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感受”、“对方是怎样回应你的”、“你又是怎么做的”……来帮助蛤蟆去探索一些问题,让他更大限度地去学习和觉察,这种无声的支持和理解带给他直击灵魂的力量。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倾听、共情、同理心的魅力。

    当苍鹭医生把蛤蟆带入痛苦的回忆中,其实是创造了一次面对内心的机会,为了使他更能觉察觉到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也正是如此,蛤蟆先生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正式开启了学习模式。

    李  芳: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位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蛤蟆先生,突然陷入了痛苦抑郁,在朋友们的建议下,蛤蟆先生找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经历10次的面谈治疗,苦闷的蛤蟆终于学会了摆脱过去阴影,重新找回了蓬勃向上的自己。读这本书,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张爱敏:情绪是流动的,喜怒哀乐惧都是人之常情,没有好坏之分,但我们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从小开始学习与自己对话,善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听自己的心声,并真正接纳自己的感受。

    李  颖: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只要我们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控制就成功了一半。有时我想发火时,如果我意识到到自己快要火了,一般都火不起来。如果觉察不到,那就真火了。

    沈子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我也要试试这种方法!

    张爱敏:是的,自我觉察也很重要。这真是一本成年人的童话书,它见证着疗愈与改变的发生。我们要能与自己的情绪产生联结,无论是喜怒哀乐,都能与之好好相处。正视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理感受和需求,真诚回应当下的需求。这是一个人毕生的修行。当我们努力使自己变得比现在更好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一起也会变得更好;

    梁树丽:我们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时,总是习惯用惩罚的方式虐待自己,就像青春期逆反一样。

    邹春华:还有几个生字没有带着学生写完,一般我都会叫正玩着的学生回来写完。今天破例没有。我想着如果是我肯定不高兴。生字可以慢点教,快乐却不能中断,这是阅读心理学书产生的效果。

    李  颖:没有人会“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就像那句话:除了病痛以外,我们所感受的痛苦都是价值观带来的。

    张爱敏:我们可以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淹没,能够计划、考虑、决定、行动,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行事。正如苍鹭先生所说“我们不会再被大脑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我们可以思考当下的状况,并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善待自己,学会和情绪联结,如重视孩子在整个童年期的情绪管理问题。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风暴时,要先引导孩子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通过共情接纳自己的情绪。

    李  颖:对,真实才是了解内心世界的入口。

    李现风:读这一本书之前,本来以为是班主任需了解一点心理学知识,读完之后才知道是自己更需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班主任要善于觉察自己,就像蛤蟆主动聊自己的人生故事那样。特别是人生坐标像给我们自己指明了一种做人的态度和生活的态度。

    梁树丽:原生家庭的伤害需要用一辈子去自愈。

    王瑞丽: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的确是太深远了。回顾童年时光,现在所有一切情绪与思想,都是受了原生家庭影响。剖析内心世界,治愈童年,让自己从原生家庭之中解放出来,还要靠自己。

    李  颖:家庭氛围、父母性格、表达方式都会对孩子有很深远的影响。好在我们现在都了解这个知识,可以更多的关注到原生家庭,从而更好的自愈。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最起码可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让自己更快乐。

    梁树丽:我们变了,一切跟着都变了,影响我们看世界的是自己的情绪和心情。美好的结局源于我们美好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自我疗愈的能力,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并与之和解,学会自我关怀。

    王瑞丽:学会自我治愈,学会倾听,学会共情。

    邹春华:学会接纳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就不会那么愤怒。

    李现风:改变就是一种成长。

    张爱敏:蛤蟆先生不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吗?面对生活中的鄙夷与嘲弄,我们自认为看淡了,放手了,不在乎,其实只不过是选择了忍受,学会了隐藏,收起了锋芒。当我们用“没关系”“我没事”来掩饰,当我们以转移注意力来压抑不甘与落寞,当我们以委曲求全感动了自己,却依然改变不了现状的悲哀。我们沮丧,我们渴望改变自己,但却找不到方法;我们抑郁,我们迫切希望有人能拉一把,或是告诉我们,路在何方,但却忘记了,原来路就在我们脚下……让我们持续地付出努力,更为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理性地计划并实施行动。要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去积极回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更120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lu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