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才第一次认真的把微信小程序的平台文档和测试范例看了一下。
别往下看,猜猜我最关心的是看哪部分?
是信息模板发送的条款。
好吧,从头说起,微信小程序内测的消息一出来,业内就轰动了,请恕我先吐个槽,我觉得微信内测找的那些合作方不太对,按照业务规模排序的一些巨头,当然他们业务量大,应该有优先权,但是他们动作迟缓,公司决策缓慢,你给他们接口,两个月可能都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反馈,还不如给一些有活力的创业公司,保证俩礼拜啥都鼓捣出来了。
对于大部分从业者,都认为微信小程序会成为一个新的分发市场,微信将成为与安卓,谷歌平行的操作系统;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不以为然,比如说,他们认为,当年最早做开放接口,试图打造操作系统的社交网络Facebook,如今平台何在?
这个扒扒历史,Facebook是最早把开放接口平台做完善的社交网络,也是最早以好友时间线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平台,而且在当时也是形成了一股极为重要的风气,社交游戏成为一种流行,国内跟风的也很多,Zynga上市更是其中的高潮,但后来问题来了,社交游戏,对原本熟人社交的伤害极大,为了游戏获利的好友关系已经丧失了原来的意义;而时间线也被各种社交游戏的分享所污染。之后Facebook 也开始逐渐着力整顿这一块,而社交游戏的热潮也快速退却,直到现在,近乎销声匿迹。
我们说,微信不是很多游戏也有社交功能么?和当年Facebook开放的社交接口相比,其实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存在社交功能的游戏,和以社交为核心的游戏,还是很大不同的。(顺便偷偷说一句,中国互联网社交游戏当年风靡的核心诉求是什么,知道么?是暧昧。嗯,这就不展开了。Facebook最初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用户诉求,其实也是暧昧,你信不信。)
以前我记得有篇文章提到过,我找不到是哪一篇了,和巨头,大平台合作,要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并理解他们的诉求和目标,理解他们的担心和忧虑,这样你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及正确的合作姿势。
和微信合作也是如此,今年的实际内容其实很简单,罗嗦这些,是希望读者,从历史来体会和思考,微信平台的担忧是什么,我告诉你们,是朋友圈时间线的污染。
前几天,我去当面请教俞军,俞军说了一句很经典的点评,微信的成就,来自于控制。那么我的理解,朋友圈,时间线的控制,是这里特别重要的一块,当然还有消息发送的控制。一旦失去控制,平台就会失去一切。这绝对是张小龙的噩梦。
所以,任何,将核心模式和用户获取能力,完全建立在信息分享上的应用,对不起,我肯定的告诉你,没有可能获得微信的平台支持,就算短期你可以绕过审核上线,一旦做大必然被关停。不论是公众号,服务号,还是小程序。这一点,所有在微信平台的开发者,务必要牢记。
当然,不是说不可以做分享,但分享必须基于用户主动,自发,无激励,无诱导,无暗示,无混淆的方式。除了分享,消息发送也是如此,用户必须明确自己的行为,会收到什么消息,必须明确,这个消息是自己行为的反馈,(比如付款确认消息,订单完成消息等)。凡是脱离这一基础的,即便侥幸你能绕过审核,一旦做大,未来也会被微信干掉。
所以,几点结论
第一,不要过度指望流量红利,第一批上线的应用会有流量红利,但不会很多,微信也不会允许你滥用平台流量资源。
第二,不要试图做病毒式营销,即便你的玩法很受用户喜欢,一旦被朋友圈刷屏,杀无赦。这样的例子我不用讲,太多太多。
第三,理解微信平台的运营思路,比纯粹通过字面理解条款重要,条款是随时可以变更的,而且解释权在微信。
第四,市场空间还是有的,但跟APP市场还是会有一些区别。不要顾此失彼。
第五,是否有新的市场机会,需要一点想象力。
有想法要开脑洞的,欢迎留言或发信。
第六,不论你做什么业务,记住,学会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所谓控制,就是不要为利益,欲望所驱使,失去对真正价值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