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stress应激),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压力反应包括主体觉察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应当是一种经验到的东西,它无法抛开主体而单独存在。假如一个事件发生了,但主体对其漠视,毫不关心,或已经意识到刺激的存在,但认为不值得认真对待。这时,压力就无从谈起。压力作为一个过程会对主体形成不同的结果,不同程度地增强或降低主体的健康水平。
按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分为三大类:生物性压力源: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精神性压力源: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等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社会环境性的压力源,分为两大类:(1)纯社会性的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2)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社会交往不良)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我们将压力源分为三种类型,但这只是理论分析的需要,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纯粹的单一性的压力源,在现实生活中极少,多数压力源都涵盖着两种以上因素,特别是精神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有时是浑然一体的状态。
由于三种压力源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在实践领域中,特别是在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源时,必须把三种压力源作为有机整体加以考虑。
压力源的存在、个体的生理状态、心理背景和社会生存环境,都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条件本身并不是心理形式的压力。我们经历和体验到的压力,实际上是另一种心理历程,那就是人的内心冲突。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种相互排斥的事物,接触这些事物的人,便能体验到多少种内心冲突。
在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警觉阶段: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等。搏斗阶段:该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是:(1)警觉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在表面上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但这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被控制状态。(2)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3)由于调控压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的强烈情绪反应,比如,孩子的哭闹、家里来客人、接听电话、家庭成员的小小意见分歧,都可使其大发雷霆。衰竭阶段:由于压力的长期存在,能量几乎耗尽,这时,已无法继续去抵抗压力。如果进入第三阶段时,外在压力源基本消失,或个体的适应性已经形成,那么,经过相当时间的休整和养息,仍能康复。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个体仍不能适应,那么,一个能量资源已经耗尽而仍处在压力下的人,就必然发生危险,这时,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
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心理变化:否认期:通常不愿接受,怀疑,直到一再被证实,才承认事实。怨恨期:表现为怨天尤人,或自责,或迁怒于他人。妥协期:向现实妥协,不再怨天尤人,心境恢复平静。抑郁期:丧失信心,陷入焦虑、抑郁状态,甚至绝望而轻生。接受期:能面对现实,接受事实,比较理智的处理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一切从头适应。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心理素质不同,个人心理反应有很大差异,表现也不一,并非每个人,都顺序地出现上述特征的心理改变,各种心态持续时间也有差别,界限并不明显,可以混合出现,有人非常冷静,但也有人可能立即自杀。总之,大多数人都是循着这一规律,相继出现各种心理反应。
……………………………………
抑郁,指的是抑郁情绪。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现,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理所当然会产生忧郁情绪。
抑郁症,是一种病理心理性的抑郁障碍。与遇到挫折后出现的抑郁情绪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不产生抑郁情绪,那才是不正常。
正常忧郁情绪与病理性抑郁症怎样区别呢?1.正常人的情绪忧郁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病理情绪忧郁障碍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释病理性忧郁征象。
2.一般人情绪变化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常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而病理性忧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加重恶化。精神医学规定一般忧郁情绪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肯定是病理性抑郁症状。
3.忧郁情绪程度较轻,程度严重,并且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适应社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行。
4.抑郁症可以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有既往病史可以印证。
5.典型抑郁症有生物节律性变化的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许多病人常说,每天清晨时心境特别恶劣,痛苦不堪,因而不少病人在此时常有自杀的念头。至下午3~4时以后,患者的心境逐渐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没有毛病了,次晨又陷入病态难熬的时光。
6.抑郁症的家族中常有精神病史或类似的情感障碍发作史。
7.有持续性顽固性失眠,多种心理行为同时受到阻滞抑制,生理功能低下,本能活动能力下降,体重、食欲和性欲下降,全身多处出现难以定位和定性的功能性不适,检查又无异常。
以上这些均是抑郁症的常见征象。不论轻重如何,抑郁的必要特征是心情低落,没有心情低落,便根本不能称为抑郁。作为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否则,心情低落便不能诊断为抑郁症。当然,持续时间的久暂也是抑郁症诊断的一个必要条件。通常,至少持续两周以上才够诊断标准。
抑郁有以下六个主要的表现:①兴趣减退甚至丧失;②对前途悲观失望,严重者可感觉绝望;③无助感,病人感到对处境毫无办法,对自己的不幸和苦痛无能为力;④感到精神疲惫,病人缺乏动力;⑤自我评价下降,伴有自责,甚至罪恶感;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常有自杀念头,甚至有自杀行动。
严格地说,抑郁本身不是神经症性的,因为它并不包含着心理冲突。把轻度抑郁症与神经症性抑郁等同视之是不正确的。
抑郁神经症,应该理解为,心情低落伴随着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甚至可以说,沮丧和无能为力感正是长期心理冲突的结果。
在症状上,心情低落的背景上有持续存在的心理冲突,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性症状,例如,既自卑又怨天尤人;既承认自己追求的目标或标准太高,又不屑于脚踏实地地做日常工作;自怜、疑病诉苦、责怪别人等。而且,这些症状不是由于器质性病变、酒精和药物等物质滥用造成的。在人格上,病前大多有人格缺陷,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容易心情不良,是所谓的抑郁人格者。
抑郁神经症,大多呈慢性病程,病程至少持续两年,多年不愈。对于抑郁神经症,我们会逐渐委婉地说明,神经症是某种生活风格的产物,是一定行为模式的结果,它跟以前的生活态度直接相关。他必须发挥主动性促使自己走向健康,上帝只能帮助自助者,等等。
精神病学家公认,所有抑郁病人(抑郁情绪、抑郁神经症、抑郁症)都需要心理治疗。
……摘自:作者:一米阳光心理诊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