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关注别人公众号的习惯。昨天,我细细的数了一遍总共有四十个公众号。这些公众号有的是别人推荐的,有的是简书作者的。不管是怎么加的,这些公众号都或多或少的给了我人生的经验和启发。我感谢他们。
但是在最近,我开始出现了阅读焦虑的症状。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而这24小时里,我要上班,要睡觉,要干家务等等。由此,我真正用在阅读公众号文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特别是现在40个公众号。如果我要把更新的内容全部看完就会用掉大量的时间,而我本身的时间不能允许我这样做。
如果非要看完的话,我只能这么办呢?:
打开每个公众号。看到喜欢的标题就点进去,然后匆匆浏览一遍。如果看到是特别长的文章就直接刷到最底层,看个结尾就退出,开始看下一篇文章。
这种快速浏览文章的方法只能让我保证完成浏览四十个公众号的任务,而不能让我真正的从中学到些有用的知识和经验。
可以这样说。如果以前我看公众号是为了吸收知识,那么我现在看公众号只是为了完成浏览的数量。以前在于阅读的质量,现在只在于阅读的数量。虽然关注的公众号增多了,但我真正吸收的知识反而不如从前了。
由于长时间的为了完成数量而阅读,还没有从中真正的吸收到有用的知识。从而就产生了一种浮躁的焦虑。
曾经我看过书中有这样话,作者说:现在人都很勤奋,努力,爱学习。但为什么真正成功的人还是少数呢?因为大多数人是看到知识就觉得对我有用,我要收藏起来,留着以后学习。而这样不加辨别的收藏只会让自己收藏的数量增多,但对于自身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助益,还有可能形成浮躁的心态。
因为当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如此多的内容时,就会逼迫自己去学习。但是由于内容太多了,当看不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时,就会放弃学习。当放弃学习后,又会觉得自己堕落了,要努力给自己充电。但当开始学习后,却再次因为看不到成长与进步时而放弃。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学习»焦虑»在学习»更焦虑的恶性循环。
那些有所成就的少数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也感觉到自身能力的不足,需要充电学习。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根据自身需求,有甄别的去挑选内容,并进行收藏,然后在一个领域内开始学习。当成功攻克这个山头,然后再开始下一个领域的征服之旅。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向上的循环。
这种少数人的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们应该首先分析自己的优势,然后在相关领域提升自我。当这种实质性的量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后,才能发生真正意义的转变。这就是厚积薄发的道理。
对于那些曾经给自己带来过启发和经验指导的优质内容,可能不会适用于现在的自己,或对自己的影响不会那么大时。我们除了要感谢他们对于我们成长的帮助,还要做的就是无情的将他们取消关注。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不能把精力全部分散,而要专注到对自身成长有用的内容上去。要知道我们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提升自己,成长自己。
不忘初心,方的始终。而这就是我们真正不能忘却和背离的“初心”。
走的再远,也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知道的再多,也别忘记自己为什么而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