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一共479面,用了一周才这本书看完,其实主要是周六日看的。这对于看书快的人,我这速度算慢的。
真的是好奇心的驱使,向朋友借来一读,因为这本书经历了上架—下架—上架—下架。当注意到这本书的时候,网上已经不买到了,实体店是啥情况呢?据朋友说:走进书店,本书已下架,轻声问店员,有某某书吗?有的,有的,不让卖,都在这柜子底下呢,我给您拿一本。
正因如此,每个读到此书的人,心境也是大不同。
先看看腰封上写的宣传词:拥抱你内心被冷落的婴儿,活出丰盛的自己。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思索21年,书写5年,迄今为止最重要作品。一百名特邀大咖读者,阅后叹服力荐。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上是婴儿。
心动吗?好奇吗?这腰封宣传词写的是不是一级棒,毕竟,就冲着这一百名耳熟能详的大咖,这本书也是必读,何况还被禁了。
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本书一共分为七章:
一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二巨婴心理:共生
三中国式好人
四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五孝就是顺
六无回应即绝境
七从龙成为人
就此写下,我看书此书的几点感悟。
一关于孝道
作者反对的是愚孝,不是反对你孝敬父母。留其精华,去其糟泊。
大清朝已经没有了,为什么一些封建思想还是如此根深蒂固。妈宝男、大母神,真的很吓人。中国的婚姻质量如此之低,真的是存在一种病态共生。正如书中所阐释的那样,中国大面积的婆媳大战,以及它背后的深层原因——母子共生。
这些已经做了婆婆或者未来要做婆婆的女人,应该好好思考下。一定要明白一个问题,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然后,才是亲子关系。你妈的事,那是你爸爸的责任,与你无关。任何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女主人,你要坚定的告诉你妈,你老婆才是你这个小家庭的唯一女主人。
女人们将自身命运与孩子紧密结合在一起,最终构成了女人间的残酷绞杀——婆媳大战。
父母不应该把生命的意义放在孩子身上。苏格拉底说要认识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入,对中国集体之心的认识也就越深入。
男人也要认清一个事实,妈妈不是永远都是对的,有时候要有自己的立场,这和孝顺与否没有半毛钱关系。思想不开化的父母也要想明白,不要是个事就和孝顺扯上关系,这个世界尊敬的是人品和言行,不是你的年龄。
二集体无意识
中国人永远喜欢把集体主义挂在嘴上。如果你是一个巨婴,你只能活在共生般的集体中,而不能独自一个人去面对外部的世界,你只能选择集体主义的活法,而不能选择个人主义。
中国发生最大集体无意识事件,我想大概是文化大革命。当你看到那些历史事件,真的是三伏天也会脊背发凉,所有人都干着背信弃义、胡编乱造的事,却全然不知。有本书叫《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时间看看吧。民弱则国强,国强则民弱,这是谁的思想体系呢?
书中多次引用王小波,怎么说呢,活到像他这般觉悟的人很少,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至纯。
三成为自己
中国是一个特别忽视个人感受的国度。作者在很多章节一再强调:尊重你的感觉,哺育你的感受,成为你自己。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敢于舍弃不适合自己的一切。其中有一处结尾写到:破碎无处不在,痛苦也无处不在。春节的团聚,爱,成立家庭,都是孤独心灵在寻求链接。但希望我们能真的抱慰彼此,而不只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这样看来,中国很多家庭只是形式上的完整,基本结构是:一个暴怒、情绪不稳定的母亲,一个隐形的、毫无存在感的父亲,一个身上诸多性格问题的孩子。
只是人们意识到了问题,却没有改变。很多人不在乎家庭生活是否幸福,他们在乎的是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有没有工作,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嘴巴里,没有自己。
心理健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一个常见的代价是——我不再是众人口碑中的好人。人有了七情六欲才更像人。
真实的自己胜过好的自己,忠于我的心,才能遇到“你”,你即上帝,你即神性,你即道。
你注视着深渊,深渊也注视着你。当我们注视自己潜意识的恐惧时,一切都在改变,成长永远是疼痛的。生而为人,在社会中行走何其艰难,成为自己难上加难。
所以自由民主极为重要,其核心价值就是,在自己的事上,自己说了算了。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自我意识的觉醒不是挺好的事情吗?为什么这本书被禁了?
一有些观点抒发太直白
比如直接写“过分的孝行,譬如二十四孝,就如同一坨屎,但即便现代中国,又有多少地方,在堂而皇之地宣传二十四孝,公然将郭巨埋儿这种恐怖故事,当美德来宣传?又有多少人,在奉行愚孝?这是一坨屎,而你又必须吃,那怎么才能吃下去,最佳办法是,关闭你的智商。否则,只要智商一启动,你就吃不下了。”
“这种愚昧儿,在国人的脸上太容易见到,它是孝子孝顺的脸,是王刚饰演的和珅的脸,是岳敏君作品中的笑脸人,也是你我中最常见的好人脸。”
你观点让有些人看到了,这不是反社会和谐吗?本书这样的书写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二这本书有些唯心了
书中举了很多当下热点新闻案例,有些分心很到位,有些分析很唯心,解释也有些牵强。
可能我不是学心理学的,自己感受是牵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唯物,你却说唯心,貌似有些背道而驰。这点是我猜的。
三逻辑上有些混乱
整本书没有系统感,逻辑有些乱,好像是跟着感觉走,走到哪算哪。
此书信息量很大,我也只是说了自己感兴趣的几点,就此停笔。
这世上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做不到让别人百分之百的满意,一本书也是如此。看书的人,只要从里面学会一些道理,愉悦了心情,提高了认知,改变了自己狭隘的思想,我就觉得这书就是有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