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生的三要素——习惯
其实,每个人的习惯,大多是从小时候养成的。
比如,孝敬老人的习惯。那是从第一次就教孩子把好吃的先给大人吃开始的。
记得,我孩子小的时候,第一次开始吃饼干之类的点心,当时我父母也在场。我就教孩子,自己先不能吃,先给爷爷奶奶咬一口(我要求大人多少是必须咬的),之后是他妈妈和我咬,最后是他吃。一圈下来差不多少了一半,当时尽管他也是不很情愿(人是自私的),还是照着我要求的做了。第一次很重要。以后,每次的次序都是这样。到现在,早已成了习惯。
请各位家长记住,这一点必须狠心,哪怕他/她哭也不行。只要这样,他/她心里有大人。心里有大人,将来,心里才能有他人,才能不吝给予,才能学会合作,才能善于共情。这才是他/她人生的真正的起跑线。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家长,”宝贝,乖乖,这些都是给你吃的,可不让谁谁吃……”。只这一句就糟了。孩子自私的天性就被强化了。将来,谁愿意跟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交往、共事呢。他/她必然成为一个远离幸福的人。
所以,我们看从前的家风,吃饭时,最长者要吃第一碗;长者不懂筷子,小辈儿不能动。这不仅是个礼数的问题,他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成就。
另外,孝经也是可以传递的。我父母孝敬我奶奶(我爷爷去世得早,我只见过我奶奶。我奶奶中风偏瘫卧床四年,差不多有三年多在我们家),我奶奶的吃喝拉撒都是我妈妈照顾。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我就学会了孝敬我父母。我想,我孩子自然也就会学会孝敬我。
比如,和气地说话、友善待人的习惯。走向社会,一个说话和气的人会容易交到朋友。也容易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一些暴力频发、说话不讲究的家庭,孩子是学不会友善与和气的。
当孩子第一次和你大声嚷嚷时,记住,他/她一定是跟身边的大人学的,或者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或者他/她遇到的其他大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其强大的。很多父母认为是孩子聪明,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学的。其实,模仿是人类和动物的本能,否则,他/她就学不会生存。)
如果是跟父母学的,那可得认真修正了。否则,活脱脱一个复印件就制造出来了。至少在孩子面前克制,克制着克制着自己就改变了。为了下一代,所有正当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果是跟爷爷奶奶学的。有条件的不要让爷爷奶奶带孩子;没有条件的,就告诉爷爷奶奶控制吧,但,很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如果是其他的大人,我们只好让孩子远离他们。就如孟母三迁的故事所言。
我的孩子说话从小都是和气的,因为他妈妈和我都是说话和气的。因为他妈妈和我的说话和气。
比如,体谅他人的习惯。孩子的能体谅人,都是跟父母学的。也是父母教得。
比如,在公交车上,我会给老年人让座,孩子看在眼里,慢慢也就学会了体谅。
有一次,我孩子在吃奶时,咬他妈妈的乳头,我看他妈妈舍不得打,我就比较用力地咬了他一下,让他感觉被咬是不舒服的。自此,他就再也没有要过。因为他记住疼了。
另一次,有一个阿姨跟他打招呼,他没有理会那阿姨(当然,我孩子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注意,这也许是孩子小时候,我们做大人无意间贴的标签。),我就和他妈妈约好了,有半天不搭理他。让他体会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自此就开始改变了。当然,性格是有差别的。不可一概一要求一个标准。
比如,彬彬有礼,待人接物的习惯。
比如,乐观面对生活、工作、世间一切的习惯。
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睡有睡相,吃有吃相的生活习惯。
比如,有耐心,塌实肯干的习惯。
比如,认真做事的习惯。
比如,爱读书的习惯。
等等,皆是。最初,皆因父母而得。不再详述。
总之,父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推手。那句”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的说法极是。
总结前面关于时间、空间和习惯,这人生三要素的简述。我们知道,对于人生来说,时间这个变量很小,空间这个变量稍大一些,而习惯这个变量可以说是无穷的。
让我们把握好习惯这个变量,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好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