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糖小果生活理财日志
通过3个小技巧,轻松养成阅读习惯

通过3个小技巧,轻松养成阅读习惯

作者: 杉杉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19-11-11 01:03 被阅读0次

书籍,一直都是我们快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渠道,没有之一。

在上学的时候,我对于读书的理解是课堂上的教科书,于是我定义自己不爱读书。因为我爱看言情小说,玄幻小说,而这些被家长和老师批判地一无是处,我最终只能摇头晃脑地去背诵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脑子里想的却是仙人修仙,或者霸道总裁。

曾经我一度都以为,我会讨永久地厌读书。

但是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我需要快速去适应周围环境,而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读书是最快的捷径,于是我爱上了读书,更确切地来说,我爱上了看完书就能解决一个问题的感觉。

最近在读一本书《高效能阅读》,很有感触。

作者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研究所经济研究硕士生,他一直致力于职业发展,营销咨询等,他的代表作有《“职业未来地图”的画法》等。

在《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中,作者一共列出了89条读书的技巧。每条都很不错,但是对一个高效阅读者而言,挑选出最有效的信息,能够最快速转化成个人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我在书中提炼了3条还不错的方法,可以迅速养成阅读习惯如果你感兴趣,请不要继续往下看。

第一条:有目的阅读

阅读,除了我们以前一直所强调的提高自身修养,我觉得最大的好处,那就是解决问题。因为读了书,可以少踩很多坑,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一直以前,我都会被吐槽没逻辑,然后我就去看关于逻辑的书《金字塔原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结构力》,每本书的写法都会有不一样,讲的知识也会看看起来不一样,但是相互佐证,相互融合,我慢慢就提高了我的逻辑力,清晰了文章结构如何设计。

有目的的读书,真的能事半功倍。这里我想说3条有关有目的读书的小技巧。

技巧1:看书先看目录

很多人拿着一本,都会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结束。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读书方法,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看完了后面,忘记了前面的内容。反正我以前就是这样的。

我因为害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但结果啥也没记住。

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先看目录,这样就能对作者行文逻辑有一个大致地了解,带着目的去阅读,让知识有一个可以不断聚焦的点,最终即使别的优美文段都记不住,但是心中的疑问已经有了答案,作者并不是给予你一个新的思想,而是在你原有的思考上补充一些你没想到的,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技巧2:对整本书进行浏览

对于读书,我喜欢速读,速读是非常节约时间,且快速判断书籍好坏的一种方式。

我一直都喜欢把速度比作是在相亲的聚会上,因为经常看《非诚勿扰》。有的男生穿着打扮非常绅士,而有的就邋里邋遢。这时候就要“以貌取人”,因为正式场合都不注意形象的人,灵魂即使有趣,也没兴趣再深挖。

讲真的,没有好的皮囊,再有趣的灵魂也经常被忽略的。

技巧3:不感兴趣的书不读

因为速读,所以就会在短时间内看很多书。

我曾经有过1天2小时看一本书的记录,我看这么快,当然是捡自己最喜欢的书读了,至于看起来非常乏味的书籍,通常都会被我短暂舍弃掉。

短暂舍弃而不是永久舍弃的原因,有些书我现在不愿意看,是因为我的知识体量和知识密度还不足够让我看懂它,所以就“晾在一边”,等我真正想看的时间再看。

第二条: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

读书,并不一定是要坐在书桌前。

我特别讨厌一种教育方式,那就是读书要坐在书桌前。讲真,每个人的读书习惯不同,走在书桌前不一定是在读书,不坐在书桌前也不一定不在读书。

读书,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开始。

这里我想分享几个读书的小技巧。

1.5分钟也能进行阅读

我本人习惯于电子阅读,因为轻松便携。我一般喜欢的读书场景是,午间饭后的半小时。

我们公司有半小时的午睡时间,我一般都会在睡觉前的5分钟阅读,翻出手机,打开微信阅读,5分钟相当于浏览一篇公号的文章。

公号文章基本上是看的时候非常爽,但是看完就忘了。原因是没有体系化。

但是读书就不一样了,即使只有5分钟,但是阅读的东西都是同一本书,体系化的感觉是不会因为时间短而消失的。

2.饭后、等车等碎片时间

等公交车的时间,等地铁的时间,刷抖音的时间,随时随地都是时间,只要你开始。

自从我开始在朋友圈打卡读书,很多人都会私聊告诉我:“你很厉害~。”

但其实我的生活并没有任何不适,我还是那么不自律,但是我的心态变了。以前碎片化时间我宁可发呆,现在的时间我试着增加一些我想要锻炼的技能,比如阅读,比如构思文章。

只要你开始,任何小的时间碎片都能被发现,并且有效地更适合自己地利用起来。

3.适合的阅读工具

对女孩子来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色号,就能让未来的每一天心情都很好。对男孩子来说,找到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就能让未来在体验游戏的时间非常爽。同理,一个适合的工具,能让事情的进程事半功倍,让人心情愉悦。

读书,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方式,纸质书或者电子书。

对于养成阅读喜欢的阅读工具,我偏爱电子书。因为它能够让我随时随地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且出门在外带的东西比较少,我还是蛮喜欢这种感觉的。

对于需要不断琢磨的书籍,我喜欢阅读纸质书。纸质书的翻页和贴便签非常便利,让我能不断与作者进行思想碰撞,最终达到深度思考。

第三条:读完记得及时记录

记录是最偷懒的方式。想想看,我们好不容易读完一本书,紧接着就把大脑里面的东西全部掏空给到笔和纸,这样大脑就理所当然地忘记了刚刚发生的一切。

而因为记录,所有的灵感创作和美好瞬间都被记录下来了。

我比较推荐3个比较实用的输出方式。

1.输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并不是书籍摘抄,而是把对书的理解重新写下来。无论是读完整本书的整体感受,还是对某段话有自己的经历记忆,都可以当做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读者对书籍的重新构建。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能力不一样,每个人对于书籍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笔记的输出才是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输出,非常有利于读者不断思考和进步。

2.读书打卡

读书打卡,是一种监督自律的表现。

有时候读书懈怠了,我们是没有办法督促自己的,但是如果你把读书笔记发在朋友圈里每天打卡,日积月累朋友就会对你非常敬佩,觉得你非常赞,能够不断读书,不断坚持,这对你来说非常正面的激励。

所以,打卡是可以激发自信心和培养习惯的。

3.加入读书群

我们总是听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在社群里,我们可以做得一件事情就是交换感悟,分享个人输出,这样读完一本书就可以看到不同人的解析和见解,这就相当于又重新读了几遍书籍,加深了印象,稳固了知识的输入。

想找一个读书社群,其实很容易,你可以去豆瓣的搜索关键字,分分钟就能找到,然后进行删选就可以啦。

一本书,3个观点足以撑起我们的思考。

以上就是我对《高效能阅读》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也希望能够给你一点点启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过3个小技巧,轻松养成阅读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ez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