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
中信出版社
2019年7月第一版
155千字
2023年完成阅读的第20本书
经过了半年刷资料,我总算又开始阅读书籍了,这是今年采购的儿童教育心理相关的一本。
我在这本书里明白了一些些瞬间的发生,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时候不是因为孩子做了什么而生气,而是因为孩子没有按照我所想的那样而生气。
第一章:
谦卑地面对孩子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父母才是孩子问题的源头。
通过反思真正改变自己。
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孩子:妈妈我们一起搭乐高吧?
妈妈:搭什么呢?就搭一个城堡吧。
孩子:好啊。(孩子和妈妈开始搭乐高)
妈妈:宝贝,我们还要给城堡搭一个门啊。
孩子:我不要门。
妈妈:没有门就不是城堡了。你自己看看那张图上城堡门在哪里。”
这位妈妈把自己的认知和所需加给了孩子的时间,也就是那几天刚发生过一件事, 周末的作业有写日记这一项,我们先用口语练习了以后,再写到本子上,但是在她的语音练习里面有大量的“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对此我有些不满,为此我们发生了不小的争执,后来改来改去,改成了我以为合格的日记,当我看到书里的那个案例后,我开始意识到,我生气不是因为没做好,而是因为她没有按照我所设想和期望的那样写出来罢了。
在总结出每次做作文日记都背骂哭,同时能够在阅读到书中内容所获得反色,这几十元钱也不算白花,也就是说,或许我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让她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作业,实现进步。
为人父母的4项原则:一、不占有。二、规矩和爱统一。三、情商终于智商。四、共同成长
《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用现代新留学的话说,就是情商终于智商。
爱他就说,要帮助他更好的离开自己。
黑格尔曾告诫年轻人:与所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是:放弃改变对象的念头。
因为孩子改变自己的个性:开始的立志、过程的挑战和坚持的结果。
高质量的陪伴。
这一部分摘抄,其中帮助他更好的离开自己,是我一直所饯行的,很多时候我所想的是,假若离开了我,或者我不在了她是否能更好的生存。
第二章:
规矩要成为好的工具,必须和执行者的人爱连在一起。
如果家就是一个微型的国,家规和国法一样需要合理的规则和严格公正的执行过程,这对于集立法,执法和监督职能于一身的父母极具挑战。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为人父母就是一场爱的修为,一次生命的自我成长。
合理的规矩在当下会暂时让人痛苦,但事后会让爱,更有力量。
当你无节制的地大发脾气的时候,孩子又会否定你以前给他的所有的爱。
忘了之前是哪本书我们开始制定家规,饭桌上不看手机,进门打招呼,下车关门等等小事,她有时候“犯事”了,然后跟我商量把这件不能做的事列成家规,倒也不是不能做,就是一定范围内的可行性。当然她也会成为监督者本身,比如饭桌上看手机这件事是我最容易犯的。
同时也提出了问题,在奶奶那边饭桌上,几乎都要看手机怎么办呢,那么回归到家规本身这些规则仅限于,已经搬家剥离出来小家,也就是我们家,而不适用于奶奶家。
反思原生家庭的4个步骤
1、接纳自己,
2、讲出故事,
3、接纳父母,
4、重建故事
情商的五项基本要素
1、自我意识
2、自我管理
3、自我激励
4、同理心
5、人际交往技能
最近状态不佳,今天到此为止。
2023年10月24日星期二晴
癸卯年壬戌月乙卯日 成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