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1922/d39af9b50cdb159c.png)
绍昌在德国读完大学到美国大学拿了个社会学博士,皈依佛教到印度学了几年神学,回港在电灯公司做公共事务几年,经在港做客座教授朋友介绍来我工厂当分厂总经理。工厂不大只有百多人,这样的小厂当总经理要落手落脚紧贴车间生产,但仁兄读社会学读佛学,想着的都是抽象概念,怎还有落手落脚做事的本能?我没想到这点,错用了他做分厂总经理,是我的错。我们这些红裤仔出身的人,见到博士自然会给他冠上光环,被虚荣蒙蔽的错无可厚非。
当时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的著作很流行,绍昌看了,我也看了,尽管我对Drucker写管理以经济学一样的抽象论述存疑,听他说他的看法后被他说服了,我反而对我自己认为“抽象”的看法存疑了。我们说一个人是聪明剔透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思想激荡是另一种春药。
但他做经理是个灾难。他没有贴地的感觉,不知工厂每天的运作是做一个决定解决一个困难,连接问题解决生产在进行的。若没有人敢胆揸弗做决定,生产便停顿下来,损失人手时间不计其数地昂贵。他却完全没有感觉,只在问计划哪里出了错,恍如活在另一个星球里。他不食人间烟火,见到有意见分歧,人事冲突,马上避开不沾锅。要是有人做得不好,他只只眼开只眼闭,永不敢炒人。真正想做好工作的同事看在眼里,仿佛陷于泥沼的无奈中动弹不得,士气低沉,整间厂乌烟瘴气。每次跟他商讨改变做法他都理论多多,最后我无能为力将他从象牙塔上拉下来贴近地气,他给一个NGO聘请往东南亚做一个国家的总领事。他走运了,两夫妇住一间大屋,有个大花园和游泳池,两个佣人,一个厨师,唔讲得笑。做了多年了,每次回港见面他都笑容满面,唉,NGO的钱就这样花掉。
创业者须有急先锋心态,所有事情都“应该是昨天发生!”。有勇气做决定的决断,就是错了,可以改,没有为未来孤注一掷决断的勇气,事情就被卡住了。未来是不可知的,所以我们要做决定跳落河流逐浪而往,摸着石头闯将来。
不敢做决定,你是阻住个地球转,等待你决定才能工作的人,就只好呆坐等待着。创业行动要快速,不只是因为做得越快越便宜,更重要是,做得快错得快,学的也越快,进步也越快。创业的里程碑就是进步。
而且,每一个创业都是个innovation,一个创新,一个新的知识发现过程,“做着人有你有,而不是货品,做法和质量方面有创新的,为何要创业?”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咦,这事原来是可以这样做的!每一次惊喜都是个新知识的发现,以后这知识做决定时便用上,这就是进步,最少做生意是这样。没有实践谈不上进步,做生意不走进“野兽的丛林里”,敢冒风险做决定,是纸上放屁,不仅无用,还拖累了别人。够胆做决定,勇于承担风险,纵有失败,亦成功在望。要怕,你不如打份政府工好了。
绍昌说,做生意是profit maximization。我说不,你说的是Luxury货品。Luxury货品卖的是上流社会的优越感,欲望的体香,人望高处膜拜的偶像,虚荣无价宝,上流社会塑造出来的名牌效应,一种institutional value。这种社会制度赋予上流社会的傲慢,予有需要的人是极大的满足。看看有钱太太花在衣着时装的时间,就知对她们有多重要了。名牌卖的是身份,卖得贵才有身价,做这样生意当然可以是你说的profit maximization。但我们做的是大路货,我们不能赋予他们名牌的美梦,我们剩下选择就只有实际的货廉物美了。
Profit maximization是卖家的理想,也是他的价值标准。赚钱不是赚的利润越高越好的吗?不是,绍昌!我们的生意是大众生活的实用货品,我们必须贴近顾客需要才能生存。顾客需要的基本是他们的价值观,这标准是什么?顾客要的当然是value maximization,毫无疑问。贴近顾客的需要,我们先要代入他的价值观,采用他们的价值观来衡量他们的需要,否则我们只是在瞎子摸象,不是很儍吗?
我们先将顾客value maximization的标准作为我们的价值观,然后将货品的用料、手工等质量做到最好。一件好货品拿在手中,以顾客的价值观去设想;作为顾客,这货品我最想买到的价钱是多少?就以得出来的价钱作卖价就对了。
但若然定价太低蚀本怎么办?你的蚀本是顾客的所得,是没有浪费的。顾客感觉价钱实惠赋予你的价值,最后给你赚进的比蚀去的多许多。当你这次卖得太便宜,货品通常也会卖得不错,数量多了,你蚀钱的机会细了许多。而且,做得多了,你会产生直觉定出的价钱不会令你蚀本。冥冥中有共生共存直觉产生的好处,令我们定出个最好的价钱。这是于卖者和买者都是最好的价钱,互相赚进的也最多。神奇?是,是神奇。但当你全心全意站在顾客一边去设想你的生意,抛弃自己价值观,让自己的意愿投进顾客的利益里,你便得到最大的利益。
这一阵子看儿子创业,做的是食店,我们到巴黎做得最好的餐厅取经。到了七八间餐厅,其中两间给我印象最深刻,一间做意大利菜的Pink Mamma,外面排长龙,七点半去到要等到九点半后才会有位。另一家是做法国菜Le Comptoir du Relais,怕排队我们下午四点才前往吃午饭,也要等上二十五分钟,吃完觉得还是值得的。他们都有个特点,环境装修亮丽,布置简单但予人年轻活泼chic的感觉。食品是second best稍逊上好的菜,价钱却是中下大众化的便宜。都是价廉物美,good dining的大众化,以顾客价值为先做出来的好成绩。
在巴黎,儿子去买了包米回来,包装胶袋印上大字Sushi Rice,旁边一位穿着和服的日本美女,她背后是日本塔庙风景,一看认定是日本米,但细看下面很小的字说明是意大利米。米很黏糯很不错,但不是日本米,这样的广告没有说谎,但是老实吗?又不是。广告吸睛为上,可能无法不夸张,但这只可以是货品的包装,做生意你却非要实事求是不可,不真不假的暧昧不是做生意之道。
做生意不是包装,你是要毫无保留投进顾客的价值观里,浸淫其中,用那里的感受做你生意的决定。生意不是广告,广告带你幻想,生意带你贴近顾客的人间烟火,吃着他们饭里的味道。感觉着同样的氛围,你便知道该卖的是什么和怎样价格的货品了。我不相信你可以用理想去做生意,或以虚荣去仰望。市场是真实,是残酷的,因为太现实了!但这是站在顾客价值观里的现实,否则必被顾客遗弃。生意失败永远是被顾客遗弃所致。顾客无情,因为市场是无情。但是,你的客人不是市场是人,你必须对顾客有情,有情才能全心全意投身顾客的感受里,感同身受不差分毫地为他们服务。这是最健康、最富足、最快捷成长和与顾客关系维持最长久的生意。我们要Maximize的是顾客的价值,不是着眼我们的利益。诡秘!不,是神奇!
黎智英
壹传媒创办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