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同行在群里咨询“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的管理审计,应该怎么审,重点关注什么”,前期做过类似品质项目,现将相关思路和方法予以分享。
一、审计目的
1、对象: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
同时须明白“二次筛选”是神马东西?指已采购的元器件在“一次筛选”实验没满足使用方规定的项目要求情况下,由使用方进行的筛选。(此处来源百度文库,企业内部审计可从来料检验制度查阅)。
2、目的:专项审计。
(1)流程制度是否存在、健全,能否有效指导实际业务;
(2)流程制度是否执行落地,二次筛选结果是否正常;
(3)过程人员舞弊线索收集和判断。
二、项目组配置:
2-3人,一名经验丰富做主审(经理或高级主管),一名有2年工作经验的审计专员,另外可带一名毕业生学习。
三、计划方案:
1、搜集集团总部流程制度、审批权限规定,与业务单位沟通“二次筛选”执行的依据,以及了解制度与业务是否脱节。
2、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
(1)检查筛选记录是否按制度规定标准执行,并对筛选结果的实物进行复查,检查执行筛选岗位人员是否定期培训,所使用设备是否定期维护保养(看人员培训记录、设备维护记录);
(2)检查二次筛选合格的物料,车间生产各环节的报废数据,分析月度、年度波动。勤到现场,找车间班组长、统计员、品质管理员、具体操作员工,聊天了解情况,与数据分析结合判断;
此处可以顺便关注车间报废、仓库接收、成本核算、仓库卖出废品、财务收款的勾稽关系,很有可能“拨出萝卜带出泥”。
(3)二次筛选仍然不合格物料,如何处理,去哪里,尤其关键,从单据流、实物流、资金流,比对制度检查 ,以及相关审批人权限是否越权。
3、如果二次筛选委外加工,除了1和2外,还需要关注:
(1)委外供应商二次筛选标准,是否和公司一样,若有差异,公司内部是否有足够权限人员审批,是否经过集体决策;
(2)公司品质部如何监督,采用哪些手段保障公司二次筛选标准,保质保量执行;如果采用派驻现场品质管理员,要采取一定程序(询问、观察、检查其工作结果)判断其是否被公关。
即使往年审计显示其没问题,审计也不宜在没数据和证据的情况下,判定其现在没问题,故审计真实意图不宜轻易透漏,也要警惕有些有心人沟通中有意无意地刺探审计的意图。
(3)执行结果怎么样,除了看记录、复查实物,就是突击检查对方车间生产现场、仓库合格品复查,白天和夜间检查其是否按照标准执行(观察、询问);
(4)发出、回收数量与金额的双方对账确认结果如何,二次筛选费用如何结算,二次筛选合格物料到了公司,是否有来料检验(若没有,则是内控的漏洞)。
4、相关直接对外岗位,通过举报、走访、异常单据、数据、现场走访等方式收集、判断舞弊线索,尤其是关注与供应商关系密切。
四、注意事项:
1、切忌不要和业务部门讨论物料相关的工科专业,审计看的是流程制度、执行落地,不要用自己短处,去和别人长处对抗;
2、突击检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范相关人员向供应商报信;
3、审计是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方佐证的过程,在没有证据、证据不全的情况下,最多项目组部分内部讨论、部门内部汇报,不宜轻易定性或对外透漏任何重大或舞弊调查信息。
五、本文总结【看图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