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交作业的日子了,这几天一直在苦想,写什么题目好呢? 没有思路。 昨天下午带儿子看了热门电影《寻梦环游记》,想写篇观后感。结果朋友的观后感倒是看了几篇,艳羡一颗辣椒流畅的文字和有见地的观点,还有几乎逢影必观的观影量,样样折服我。 无比沮丧,痛苦的绞尽脑汁,想写点自己的东西。 《寻梦环游记》虽然是部动画片,却是一部老幼皆宜的佳片,相信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触动心灵的地方。 而我,则是被米格追求音乐梦想的激情所感染。
说起音乐,那是我心里的一个阴影。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也许是童年的贫寒和家庭的原因,十几岁的女孩在追梦的年华从没有过追星故事,家里也甚少有音乐。 记得80,90年代的小县城,流行歌曲渐渐盛行,同学的课本作业本上贴着歌星影星的贴纸,放学回家做作业时,也常听到大院里,谁家的收录机里放着蚱蜢的歌,999朵玫瑰,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大约在冬季。 而我记忆里的家呢,每天都是灰暗压抑的,好像家里从没有过歌声。 也许是这个家里没有音乐细胞的缘故吧。 《少年文艺》里的一篇连载小说,里面有个女生,学习成绩一般,穿着蝙蝠袖上衣、紧身裤的青春形象一直刻在我脑海。 于是,追求流行和听流行音乐,那时小说里鄙视地称之为靡靡之音,在我的潜意识里都是不上进的表现。 好容易考进大学后,还是惴惴不安,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工作后,又一直担心工作没有前途。 大学同学里不乏热爱音乐的,每天耳朵里塞着耳机。 可是音乐在我的心里,象征着散漫,不务正业。 清贫的我,务实而又毫无情趣。 音乐与我像两个没有交集的范畴。同学甚至评价我是一个没有情趣的人... 回想起来一把辛酸泪啊!:-)
我和音乐的那点事儿第一次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是观看正大剧场的一部电影。 片名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那是一部英文原版电影,依稀记得女主角是一位芭蕾舞演员,音乐响起的时候,世界都宁静下来,全世界只剩下舞台和那一束聚光灯,和聚光灯一直紧紧追随的美丽孤独的舞者。 那一年,是大学某一学期的寒假。 我第一次隐约感觉到,不务正业这么美好。
再次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是观看电影《step up》,片名翻译为《舞出我人生》。动感的音乐和美好的爱情相得益彰,鼓舞着每一个年轻人追求梦想,踏上积极的人生旅程。
我和音乐的那点事儿去年无意间听到一首英文歌曲,《goodbye my lover 》,James Blunt忧郁的嗓音,深情的歌词,打动我的心。
as you move on, remember me, remember us, and all we used to be. ...
Cause I saw the end before we’d begun. ...
You touched my heart you touched my soul. ...
I’ve seen you cry, I’ve seen you smile. I’ve watched you sleep for a while. ...
据说布兰特的每一首歌都有一个故事,我想我现在能理解艺术家为什么需要那么多恋情、故事、经历来激发他们的灵感了。有人说过,恋爱中的人,感觉每一首情歌写的都是对方。 虽然我没有在恋爱,我还是被他完全打动了。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他能让人产生同情、共鸣,跟着他哭跟着他笑,体会世界上的各种美妙感受。
我很遗憾自己是个五音不全,没有情趣的人。 《寻梦》这部电影让我回想起一句读过的箴言,We are our choices. 今天的选择成就今后的我们。 我可以从一个从不运动的小白,到不太费力地跑下10公里,我也可以改变毫无情趣、刻板的形象,成为稍有情趣的妈妈,为我的孩子营造一个更有情趣的家庭氛围。
We are our choices. 记下今天的随想,勉励自己成为更有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