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统称公司,大公司和创业公司门庭差别大了。大公司组织严密,做事者都有个职业路径,诸如技术岗位、管理岗位、行政岗位之类的。
每个人都像蚂蚁一样,在各自的通道里往上爬。一条道爬久了也难免疲乏,也可以变动变动,转岗、轮岗、调岗都是办法。树有百类,人有千种,人与人志趣不同,职业设想也迥不相同。
单说说技术型人才。四五年前我做互联网公司,招聘过研发工程师。一圈下来,发现搞技术的确实有些“怪”。
这第一怪便是,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搞技术的对代码或机器有痴情,钻进去能不吃饭不睡觉。可与人聊天谈话,一句一句的,少有激情飞扬。人其实有情绪波动的,喜怒哀乐往往因景缘情而生。搞技术的通常不谙此道。
第二怪,总觉得技术与科学更“高尚”。也难怪,从小课本讲得最多是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这些都是技术人才的典范。做技术的内心总期待,在专业领域能有所建术,获得认可与评价,身后若能历史留名更是功德圆满。
我研究生时辅导员,堂堂博士毕业,为了能在本校留教,先屈尊干着行政工作。不过年长的教授却嘤嘤叮嘱,干行政可以,科研可干万别丢了。去年学院院庆,看导师名师,辅导员早已跻身副教授行列了。
非技术型岗位,诸如行政、销售、管理,搞技术的总以为琐碎。既有性格因索,也因人生志趣。倘若不理解,硬赶着上架就强人所难了。
东汉大学问家郑玄,少时家贫,一心向学终成一代大家。晚年时候,朝庭三次征辟让他出来做官,他都拒绝了。之所以拒绝,郑玄在给自己儿子的遗书说出了内心想法——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
大致意思说,我没有能力辅佐君王,只想整理百家学术,这件工作或许才能展现我的才华。郑玄已经说得很明白,他只想做学问,不想去做行政。
其实,技术与学问虽好,可也得也有经济基础才行。都觉得马克思先生过时了,人虽作古,话仍在理。庚子疫情一折腾,让全国人关起来,按理说正好可以专心研究研究;可也就不到个把月上下已忧心忡忡,国家要生产,百姓要生活啊!管理之道,要旨便在于统筹资源,率领追随者生存下去。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因人而异,发挥所长,才是对待技术人才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