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战狼狐仙故事汇简宝贝
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不是别人拒绝了你,是你自己

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不是别人拒绝了你,是你自己

作者: 不二小師弟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00:50 被阅读45次

    活中,我们总难免会遭遇拒绝,小到被挂电话、约饭被拒,大到表白失败、求职受挫。

    拒绝这件事让我们感到恐惧和痛苦。我们甚至会因为害怕拒绝,而干脆放弃想做的事。

    请看看蒋甲是如何面对这连续的100天被拒绝。

    蒋甲

    连续被拒绝100天,是怎样的感觉

    蒋甲一开始也是和我们一样。创业第一次受挫时,他就想着彻底放弃算了。

    后来,通过这场近乎疯狂的社会实验,他化解了自己的“拒绝焦虑症”,还学到了把“不行”变成“行”的秘密。

    蒋甲有两个我

    第一个版本的我

    那时我还刚读一年级。有一天,老师给班里每个同学都带了礼物,堆在墙角。然后,她让我们互相表扬,被表扬的人就可以去领一份礼物。

    她这样做的用意,是想让我们在得到礼物的同时,还能学习如何表扬他人。

    我们班上一共有40个孩子,每叫到一个同学,我就很高兴地为他叫好、称赞。陆续有同学听到夸奖,领到了礼物。慢慢的,没领到礼物的只剩下20个人,然后是 10个人,5个人…… 最后只剩下3个人。

    而我正是其中的一个。 可是,没有人表扬我。

    于是我开始哭。老师也不知所措。她问了一下:“嘿,有没有人愿意表扬一下这些同学?有吗?呃,好吧,没有……那你们自己去拿一份礼物然后回座位吧。明年要好好表现哦,说不定会有人表扬你。”

    为什么我记得这么清楚?因为这是我心里永远的痛啊啊啊!

    这是一个版本的我,我死也不要再经历这种事情——在众目睽睽下被拒绝。

    另一个版本的我

    那是8年后,比尔·盖茨来到我的家乡北京。我看了他的演讲,被他深深迷住,感觉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目标。

    当晚我就给家人写了一封信, 信上说,“在25岁之前, 我要打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然后,这家公司会买下微软。”

    是的,尽管有点疯狂,但我从比尔·盖茨那儿获得了征服世界的想法。

    所以这是另一个版本的我, 一个想要征服世界的我。

    两年后,我来到了比尔·盖茨的故乡,美国。当时我觉得这会是我创业生涯的开始。

    接着,14年过去,直到我30岁,也没有成立那家能收购微软的公司,而是在一家500强企业当一名普通的市场经理。

    我感觉我的人生停步不前了。 我问自己,那个拥有雄心壮志的14岁孩子去哪了?

    不是因为没有尝试。而是因为每当我有了新的主意,每次我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想提出一个新的方案,想在一群人面前讲话时,就感觉到6岁的我和14岁的我开始在心里打架了——

    一个我想征服世界,改变现状;另一个我却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

    然而,那个6岁的我每次都赢了。


    然后他展开了一个一百天被拒计划。

    第一天的任务是向一个陌生人借一百美元。

    在借钱的过程中,他也不相信自己能借到这一百美元,在被别人拒绝之后,他火速逃离了现场。

    可是反回来看他自己拍的视频,才发现,那个拒绝他的人,甚至还问他为什么。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每当遇到一小小的拒绝,我们想到的总是刹腿就跑。

    第二天,他的任务是,买一个汉堡续杯。

    当然,这样的任务看似不可完成,但他没有跑,他问店员,为什么没有呢?为什么没有这项业务?

    第三天的任务是,找人要一个奥林匹克形状的甜甜圈。

    我听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感觉非常奇葩,怎么会有这样的吃的呢?

    可是,甜甜圈的店员听到他的要求之后,特别重视,拿出一张纸,将颜色和排序,都记录下来。

    15分钟之后,一个奥运五环甜甜圈出来了。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相信的事情,可是在他的要求下,它竟然成功了。 奥林匹克甜甜圈

    只要我们敢想,敢提出,说不定就会有人帮你达成这个愿望呢。

    我们有时候被别人拒绝,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要我们多问一个why,就可以把不行变成行。

    有一天蒋甲希望将一束花,种在陌生人的后院。当然,别人拒绝了他。可是他问了一句:why?

    主人公的回答是:我们家的狗会把后面的所有东西都刨出来的。你可以把它种到对面爱花的康妮家。

    听从了,陌生人的建议后。他真的把那束花种在了康妮家的院子里。


    那些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人,在最开始都遭到了拒绝,有些甚至是暴力拒绝。比如马丁·路德·金, 圣雄甘地,尼尔森·曼德拉,甚至耶稣基督。

    这些人没有用拒绝定义自己,而是用被拒绝后的行动定义了自己。

    他们拥抱拒绝。

    电影《洛奇》为什么那么感动人,因为洛奇就是史泰龙人生的缩影,他演的就是自己。而他的现实比电影更加真实。


    洛奇1

    1946年,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出生在美国纽约市贫民区,原名迈克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史泰龙在一所慈善医院出生,由于难产,医生误用助产钳助产,造成史泰龙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并口齿不清。

    1957年,史泰龙的父母离婚,在与父亲生活了4年后,15岁的史泰龙跟随母亲搬到了费城郊区,并就读圣母院的私立天主教学校,后十多次转学。十年级辍学后,史泰龙进入专为情绪困扰的青年人开办的德弗鲁·马诺高中(Devereux Manor) 。在德弗鲁·马诺高中,史泰龙开始踢球,掷铁饼,并开始举重。毕业时,史泰龙获得了American College of Switzerland 提供的体育奖学金。在瑞士,他成了一名女子体育教练,并利用业余时间主演了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这段经历激励他回到美国后立志成为一名演员 。

    1969年,史泰龙回到美国并进入迈阿密大学学习戏剧。但随后,史泰龙以差三分从迈阿密大学退学,来到纽约。在星相家母亲的建议下史泰龙开始创作剧本。在拿到第一笔稿酬之前,史泰龙生活的来源是一个又一个的零工:在动物园清洗狮子笼,送比萨饼,帮助别人钓鱼,在书店帮人照看书摊以及在电影院当领座员。写作的同时,史泰龙也开始尝试在百老汇外围剧院里找到了一些临时性的小角色 。

    正是这一次次的拥抱自己,不拒绝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才能成就我们都熟知的史泰龙。


    史泰龙与妻子、女儿

    海伦·凯勒,一出生不幸就接踵而至,但他从未失去过生活的理想;贝多芬,高傲不羁的音乐天才,却失去了听觉,但仍为后人留下了一曲曲不朽的乐章;霍金,当他前途一片光明时,却患了绝症,但他从未停止过对真理探索的脚步,为科学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当你在生活中遭到拒绝,面对障碍或失败时,不要逃跑。如果你拥抱它们,它们也可能成为你的礼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Seyla:文章给出两个名人的事例,在我看来,分别展现了两种勇气。一个是磨练自己直面拒绝的勇气,另一个是接受自己直面过往的勇气。人们有时错看了勇气,以为那是一时的冲动,错过变再难拥有。现在有人示范,勇气,是可以培养的。
        被拒绝,和被苦难。两大难题放在生活中,真的很难去克服。文章很励志,能够给人想要改变的动力。如果能再增加如何改变的方法,会更好。个人拙见。
        不二小師弟: @Seyla 总结的很棒😉

      本文标题: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不是别人拒绝了你,是你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kn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