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人生
【读书留痕】现代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读书留痕】现代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作者: 舍得918 | 来源:发表于2021-02-19 21:26 被阅读0次
有魅力的语文课,对语文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无论是从孩子们对我们的课堂期待来看,还是从语文学科本身对我们的专业要求而论,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学问,有思想 ,有情趣 ,有才气,有胸襟 。                                              ——李镇西

语文教师的专业角色

一、角色品性

1.学识之蕴

(1)对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识渊博都应该是其理所当然的职业注脚,也应该是每一个走向卓越的教师的专业追求。“教人者先受教”,“育人者先育己”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之人。这不仅是语文教师焕发自身魅力的角色之根,也是语文教师打造魅力课堂的角色之源。

(2)不仅如此,这种学识的魅力还在于独立的洞见和深刻的思想。这是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进言之,语文教师的思想有多远,你的学生和教学才可能走多远。

(3)成功的教师必定是思想的巨匠,他不仅善于引领学生而且也勇于鞭策自己 孜孜不倦地在思维的冲浪和思想的冒险中,走进人生的深沉与博大。——张华

2.言语之美

(1)教师的言语表达是拨动学生心灵琴弦的乐师。

(2)“教师不讲会流泪,教师一讲就倒胃”,如果语文教师的语言无法打动人心,怎能要求学生喜欢语文呢?

(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教师言语表达的魅力既是语文教育的巨大力量,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3.情趣之魅

(1)情感是教学的灵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良好的情感参与,更离不开积极的兴趣引导。

(2)什么样的语文课是有情趣的课呢?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做到“有意义 ”,还要强调“有意思 ”。

(3)所谓“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所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美品质,还有要培养的公民意识与创造精神......所谓“有意思”,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说的:有情趣,浪漫,好玩儿,其乐融融,心花怒放,欢呼雀跃,心灵激荡,泪流满面......      李镇西

(4)语文教学的情趣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情趣,热爱生活的激情潇洒,钟爱艺术的才情雅趣,像孩子一般好奇天真,像诗人一般浪漫多姿......这理所当然地成了语文教师情趣积淀的土壤和源泉。

【角色变革】——“角色丛”

一、学习的促进者

1.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指出:“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创造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无疑,教师的重要使命在于激发学生自我情感,组合他们的经验,唤醒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己去感受知识、思考知识和发现知识。

2.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 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可走时,教师要帮助他们铺路架桥。教师不再以教什么知识,即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注重“怎么教” “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怎样让学生发现、理解和运用知识,学会学习。

3.能积极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才能点燃学生思维和创造的火花。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意味着教学是师生多向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的研究者

1.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将成为未来教师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还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 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一个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2.教学研究是教师未来的必然方式,保姆式、复制式、克隆式的教学与其说是脑力劳动倒不如说是体力劳动,因为仅凭教育理论的书本学习,对观念和经验的提升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只有积极参与以改造教育活动为目的的学校教改研究,观念、文化经验积累才会成为可能。

三、课程的建设者

1.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袁继庆

2.传统课程思维中,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往往考虑的是教师的课程实施应该怎么样,而忽视了教师需要怎么样,于是乎,教师就成为课程的“附庸”。事实上,“教师如何理解课程直接决定着教师所持有的教育理念,并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守望者、旁观者,预示和呼唤着教师要成为积极建构教育经验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进入课程,与课程共同成长。

            ——摘自《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留痕】现代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kz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