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严慈相济

最好的教育是严慈相济

作者: 感恩遇见0331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22:20 被阅读0次

国庆第四天,九九重阳节,正好也是老公的生日。

经历了前几天的下雨天气,气温明显下降,昨天还穿一条裤子,今天就加了秋裤。上午带着公公婆婆驱车去了宁阳的复圣公园,公园很大,修建的很别致,是我们去过的工作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

说它有特色,首先在它的名字。“复圣”是指孔子的弟子颜回,百度中是这样说的:颜回品格高尚,学识渊博,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于是,在众多的孔子弟子中,后儒把颜回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像尊称孔子为“至圣”那样,尊颜回为“复圣”。

颜回的家境比较贫寒,孔子曾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别人受不了的贫苦忧愁,颜回却能够不改变自有的快乐。

我在公园里拍下了上面这个石刻,“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亦矣。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父母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教育呢?复圣公给我们的答案是父母不仅要有慈爱,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树立自己的威严,这样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

看来,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其实自古至今都存在着,而且这份溺爱伴随着子女的成长而永不消减。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伟大崇高的,但是凡事都该有个度,过度溺爱实不可取,如果一味地溺爱,就可能使孩子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这样,即使犯了错,他们也会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在复圣公的《教子》篇里还讲了这样两个故事:

梁元帝时有一位非常有才气的学士,从小被父亲宠爱。他做了值得称赞的事,父亲就到处宣扬,恨不得过往行人都晓得;他若做错了事情,父母不但不教训阻止,还百般为他遮掩粉饰,这就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和傲慢习性。后来,他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抽出肠子,用他的血来祭战鼓。

梁元帝时还有一位名叫王僧辩的将领,他的母亲魏夫人,品性非常刚正严谨,在王僧辩年轻的时候就对他严加要求。当王僧辩成为一位统率三千士卒的将领时,虽然已年过四十,但魏夫人仍劝勉有加。如果王僧辩有让母亲不如意的言行时,老夫人就用棍棒教训他。正是因为魏夫人的家教严,王僧辩才能成就一番功业。

对照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父母的溺爱只会助长孩子骄横傲慢的习气,而适当的威严能够增强其自律能力,使其严格要求自我,而这种自我要求严格的孩子最终常常能成就一番事业。

太过仁慈的溺爱会让孩子缺乏管教,最终使其受伤受害,成为道德败坏之人;而太过严苛的教育方式则会让其产生逆反和叛逆心理。所以,最合理的教育方式应是威严而有慈,恩威并施。

九九老人节,从古人的一句话中得到一些教导,知道一些做人的道理,也是好的。

相关文章

  • 最好的教育是严慈相济

    国庆第四天,九九重阳节,正好也是老公的生日。 经历了前几天的下雨天气,气温明显下降,昨天还穿一条裤子,今天就加了秋...

  • 严慈相济

    上周得知很快要英语抽测了,于是利用课上课下时间抓紧检查学生课文背诵,逐个逐篇过关。大多数孩子都背得很卖力,唯独...

  • 《严慈相济》

    今天改作业,发现每个班都有几个没写。 做之前再三叮嘱要写,答应地好好的。交的时候不写,要抄又开始狡辩… 我一边笑着...

  • 严慈相济

    好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严慈相济。一味地宠爱,孩子会嚣张跋扈;一味地严厉,又会造成孩子偏激反抗心理。教育真的是一件重...

  • 严慈相济

    时时提醒自己:要好好跟学生说话。态度要温和,要柔声细语。 2019年10月,去浙江宁海参加童诗节,遇见几位诗教老师...

  • 2020-09-29

    有一句话说得好,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有表扬,有批评,严慈...

  • 2019年5月17日亲子日记第308篇

    有一句话说得好,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有表扬,有批评,严慈...

  • 颜氏家训

    一及早施教二严慈相济三均爱原则四重视语言教育五重视道德教育

  • 严慈相济的老师

    她身材不高不矮,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鼻子下有一个能教会我们知识的嘴,她喜欢穿蓝色牛仔...

  • 20180701严慈相济便是最好的爱

    最近读到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的名言,特别有感触:“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教育是严慈相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su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