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回去吧,我一个人在这等就行了,车不一定什么时候来呢。”
“我和你一起等会儿吧,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
公路旁,母亲一起和我等着一辆要载我远去的车。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不知已经有过多少次了,可是每一次母亲都是看着车子远去之后才肯离去,这也是我在小小的后视镜里看到的。
大概是从我上高中之后,每次去上学母亲都会把我送到离家一公里外的公路旁,而每一次回家的时候,母亲也都会在那里等着接我回家,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不同的是,几年前是她骑着自行车送我,现在是我骑电车载着她去“送”我——她载我已经明显有些吃力了。
每一次送我,她都会陪着我等车,记得有一次怎么也等不到班车,最后只好搭了一辆顺风车,当时恰逢学生返校失联的多事之秋,只有一年级文化水平的母亲在送我上车之前吃力的记着那辆车的车牌号,我想说些什么却如鲠在喉,竟不敢回头说声再见,怕自己会忍不住湿润双眼,也怕惹得母亲难过。下车之后我就赶紧给她打电话报了平安,电话那头不断地重复着“到了就好”,如释重负一般,接着就是各种嘱咐。
我知道她口中的“回去也没什么事”只是想再多陪我一会儿,我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始于她得知我何时离开的那一刻,存在于我不在她身边的每时每刻,我更知道每一次车子远去时她仍会站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
突然想到龙应台«目送»里的一段话“也许父母子女一场,真的就只是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彼此的背影渐行渐远。”只是在这段缘分里,我们做子女的亏欠父母太多太多的账债,金钱无法衡量,唯有用陪伴去弥补。
这些年我开始喜欢父母的唠叨,从不喜欢八卦的我开始对他们说那些家长里短产生极大的兴趣。突然觉得听他们唠叨也是一种幸福,陪他们聊天更是一种享受。面对匆匆流逝的岁月,我除了祈求岁月放慢脚步之外,也只有用这样的陪伴来安慰他们孤独且日渐老去的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