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出世)

随笔(出世)

作者: 谢秋悦生活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2-11-23 09:05 被阅读0次

"我要去庙里静修一段时间。"乂乂读了很多"你知不知道,这是世界上销量第一的书?这是乂乂上下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经典?"是的,这些经典的确是值得人学习的,也是非常被世人认可的。但如果你自己不是发自内心,怎可能到达那种境界。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出世不是逃避红尘琐碎,而是为了自己成长,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

"没有环境,你怎么可能悟道?"一个万事找外在环境,不能自己当家作主的人,还要环境改变来适应自己的人,高谈阔论,也仅只是搬运知识,智慧是靠启迪,由内而发的。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㚈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人,一定不是圣人,一定不是神人,一定也不完美。他是世上唯有能思辨,能决断,能自己作自己主人的万物之灵,他可以象天地,象山水,象一切大自然现象,但他终究是有"心灵"的人,躯体与其他也许无异,但确是有灵魂,气魄的堂堂正正的人。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己;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己。

红尘有情,红尘有琐碎,红尘有对错,红尘欲念,但在尘埃中更有爱,爱有彼此(自己,他人),有彼此便有大同中有小异,小异中爱在中道,便有理解(既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但明事理,不可为了认同而认同),有理解有尊重(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即便相处时有不同之处,心灵的自由,但人也一定是生活在彼此的世界)有理解有尊重有接纳有包容。

万变不穷之妙用,不是去那一方所谓的净土,清静之地才静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是用。

相关文章

  • 随笔(出世)

    "我要去庙里静修一段时间。"乂乂读了很多"你知不知道,这是世界上销量第一的书?这是乂乂上下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经典?"...

  • 《猴王出世》课堂随笔

    (一) 又 一次将《猴王出世》在一班讲了一遍,这一次仿佛自己就是一只猴子在孩子们的面前。...

  • 待读书单

    《孙子兵法》 《人生的三路向》 《出世入世:梁漱溟随笔》 《简书的70个断舍离》 《生活的哲学》 最近一直没有静下...

  • 写作成长计划10——英雄

    2018-06-11 随笔日记7 英雄是个很美好的词,但英雄本身却充满了争议。 当年《战狼2》横空出世,有人怼...

  • 为什么选择 Node.js

    《深入浅出 Node.js》阅读随笔 Node.js 的横空出世,是 web 从业者的福音。其在并发网络场景中的优...

  • 读书笔记——《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本书像语录又不似语录,像随笔又不似...

  • 走过去,前面是一片艳阳天

    这几天,忙的不可开交,每天的随笔变成了流水账、吐槽会,简直就是一个怨妇出世,愤青一枚。 不管怎说,没有放弃,坚持下...

  •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即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

  • 出世

    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的地方过生活而不问世事;也不是要死了以後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为了自己了生...

  • 出世

    活着的,清醒的,人生如梦。 我想只有经历过濒死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真谛吧。 那一刻我的头脑还很清醒,我知道我快要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出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vg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