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学习
《论语》学习第402天,17.6子张问仁于孔子

《论语》学习第402天,17.6子张问仁于孔子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1-09-05 23:15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02天

    原文阅读: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讲解:

            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把五个方面在天下实行,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方面。”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待人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处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说话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做事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对民慈惠就能够使老百姓听从命令。”

    启发思考:

          《论语》中,向孔子问仁的弟子有很多,如樊迟、宰我、子贡、冉有、仲弓、司马牛等人。孔子对每个人的答复都不尽相同,有详有略,有虚有实,关键看提问者的才学和悟性。

            本章中,孔子对于子张的答复相对完整系统,表述富有条理。孔子从施政的角度提出“恭”“宽”“信”“敏”“惠”五种道德品质,并将其作为“仁”的基本内容,如果当政者能够具备上述道德修养,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

            孔子如此回答,大概与子张热衷于学干禄有关。“恭宽信敏惠”主要是用来调节君臣关系的重要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后面《尧曰篇》中也有一段孔子与子张的对话,其中有关“尊五美”的内容与本章颇为相似:“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两者内容互有交叉,可以相互说明。

            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里的“天下”是一个功利色彩很浓的政治概念。“恭宽信敏惠”等道德规范的适用范围更广,适合于氏族制度之外的“天下”。

            关于“恭宽信敏惠”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与“仁”之间的关系问题,清人黄式三在《论语后案》中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恭而不肆,仁之慎也;宽而不隘,仁之宏也;信而不伪,仁之诚也;敏而不缓,仁之勤也;惠而不刻,仁之厚也。论仁者或谓以恭为本,或谓以惠为实。式三谓:欲行仁道,必以五者旋相为宫,不得偏主一端也。”

          可见,“恭、宽、信、敏、惠”分别体现了“仁”在某一方面的精神特质,相互之间形成相辅相成,又总归于“仁”,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仁”的思想内涵。 做到了这五点,“仁”也就非常立体丰满,由内及外皆可见、可触、可行。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这五条。

          “恭则不侮”强调的是“恭”与“不侮”之间的因果关系。“恭”是执事谨慎、恭敬,体现了“臣事君以忠”的道德境界。孔子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为人谋事都应该始终保持庄重的容色和恭敬的姿态,这样才能赢得他人尊重,也可避免受到轻辱和怠慢。

            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应该“出门如见大宾”,见到谁就对谁恭敬;对上级恭敬;对下级恭敬;在谈话时提到别的人时也要言语恭敬。

            “宽则得众”强调的是“威而不猛”。“宽”是居上位者宽容大度的为政之德和为政之策,实施宽政的根本目的是“御民”,其功效是“得众”。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即使在小的组织中,管理者对人也不能太苛刻,要允许人犯错误。如果管理者很严厉很苛刻,谁犯了错都不敢说,都掩藏起来,最后反而可能积累成大的灾难。

            “信则人任焉”强调的是居上位者取信于下的重要性。“信”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孔子一再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任”是受动词,受到民众信任之义。居上位者能够取信于下,在下位者就能够听信其言,效忠于上。

            实际上,不管是与谁相处,如果心里始终装着对方的利益,并能让对方知道这一点,就建立了信任。上级觉得你办事可信,愿意把工作任务交给你办。下级认为你可靠,他全力以赴忠心不贰跟你干。

            “敏则有功”强调的是居上位者为政以礼,勤勉谨慎,礼成而功就。“敏”是执礼恭敬的样子,主要表现了君子尊礼崇礼的可贵品质。孔子一再要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张居正说:“行事勤敏快当,则所为无不成就而动必有功矣。”立功、立德、立言,立功是基础。一个人得先把事情做好,才可能让人相信他的品行和言论思想。

            “惠则足以使人”强调的是和惠厚民,“惠”是恩惠、施惠,其功效是“使人”“养民”。孔子说,“惠而不费”是从政者必须具备的五种美德之一,这是为政的基本要求。孔子在总结郑国子产为政经验时也把“其养民也惠”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古今中外都一样,惠泽他人,就能驱使他人。要让民众干活,就需要让他们得利。上位者或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需求,只有做到“惠人”,才能有效地“使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402天,17.6子张问仁于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ws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