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华锡
2017年10月23日至今,我们的“微博热搜”稿件还在不断地刷新着。23日当天,有两篇稿件登上微博热搜,一篇排名19,一篇排名26。截至今日,已经有15篇稿件登上“微博热搜榜”,这一成绩,令人振奋。
今天继续为大家讲“热搜稿件”背后的故事。这篇稿件可以说是我们精心策划,反复修改的作品,能够被媒体和网友们认可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这篇稿件题为《高校“军训专用”卫生巾卖到脱销 多男生购买代替鞋垫》
http://edu.youth.cn/jyzx/jyxw/201709/t20170918_10733293.htm(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诞生于2017-09-18 08:15:00,首发在中国青年网教育频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9059239/9afde8d7d6bea5b6.jpg)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篇稿件从发布到现在,有94家媒体转载,转载文章数量为186篇。
时间回到9月7日,当时我在单位附近的高校超市购物时,发现有不少军训新生在超市内购买卫生巾。当时看见男生们有些害羞和胆怯,在货架上看到后也没有仔细挑选拿了就走,在结账时,我简单了问了一下。学生们是利用卫生巾良好的吸水性来吸脚汗,有的同学用来充当鞋垫。
军训新生用卫生巾吸脚汗的现象已经不新鲜。早在高中时,我就了解到有同学这样做。虽让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也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价值。当时在揣摩之后,觉得这是一篇可以深度挖掘的好新闻。
于是回到住处,晚上与通讯员聊起此事时,她们觉得这个现象很正常,已经是屡见不鲜,但我觉得在军训这篇新闻沃土中这个现象算是个不错的“趣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9059239/714475f9feaac08c.jpg)
在查询媒体同行们2017年还没有开始报道类似事件,我就觉得中国青年网可以占个先机,到时候出一个首发,有可能会“火一把”。
9月7日晚,我联系到高校通讯员,麻烦他们查看一下自己学校超市有没有贴出售卖“军训专用”卫生巾的广告,有的话及时联系,然后采访一下购买学生、超市导购员、以及采访一些军训新生如何使用卫生巾,还有同学们和老师的看法。
由于当时大部分学校新生军训还未开始,超市出售“军训专用”卫生巾还不是很多,就安排大家精心准备,好好策划,找准时机,争取出一篇“大新闻”。
一周后的9月14日,我再次联系到通讯员,准备开始动工,着手采访,四川农业大学的杨速和江欣眙同学,以及成都大学的孙雅姝同学加入其中,开始准备材料。我安排大家两天内要将素材采集回来,稿件将也是要在近期发表,争取赢个头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9059239/e50119b86e335f61.jpg)
9月17日,三位通讯员将素材汇集给我,针对一些还需要深入采访的内容,安排大家去做了详细的采访,杨速和江欣眙负责采访超市员工和老板,孙雅姝同学则是采访新生,以及新生如何购买和使用卫生巾。
在得到素材和照片后,组稿期间,我发现了不少亮点,也是之前没有了解到的地方。四川农大的校园超市“军训专用”卫生巾一度卖到脱销,当时老板已经进了第二批货。
新生购买的方式也出现多样化,有的是自己购买,有的是朋友代购,还有同学让班级女生帮忙购买。在“军训专用”卫生巾的价格方面,也是给出了最大的折扣,还有不少超市为学生着想,专门买了适合男生的包装颜色的卫生巾,避免男生购买时的尴尬。
稿件在编辑的时候,我还发现同学们拍的照片很多卫生巾都有商标,容易在报道中涉及广告,于是在仔细斟酌后,每个卫生巾的名称都进行了打码处理,这样看起来新闻性更纯粹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9059239/8d2bf851a221e701.jpg)
稿件在编辑过程中,标题反复改了几次,起初最终敲定的为《高校“军训专用”卫生巾卖到脱销 多男生购买取代鞋垫》,在与通讯员的讨论中,感觉取代和替代都适合,当即又查询了字典,弄明白了两个词语都不适合,最后改用了“代替”。才形成了后来发的稿件的标题。
经过三位同学的核对后,稿件于第二天一早刊发。下午稿件就登上了微博热搜,名列第5名,搜索量超53万。截止到现在,微博话题#高校军训卫生巾卖脱销#阅读量已经达到1153万。
![](https://img.haomeiwen.com/i9059239/1bdecc0690eafbe5.jpg)
后来,稿件还被媒体、微博、微信转载,人民网微博也进行了转载。梨视频、黑龙江卫视等电视台也播报了该事件,事件还登上了金山毒霸的热点新闻弹窗头条新闻,北京时间网页也将图片作为头图展示。后来稿件话题还登上了QQ热搜榜第1名。
今天,我也收集了三位通讯员同学的采写体会和心得,在此转述给大家,看如何从大学生角度看把握第一手采访素材。他们发生的故事,也许你也经历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9059239/069ffc2ce69569b9.jpg)
一、这个新闻让我改变了对新闻的一些看法
起初看到这个素材,并不是很在意,因为觉得这是一个年年都在议论的话题。从没想过最后竟然登上了热搜排行榜第5名,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也正是因此,让我改变了对新闻的一些看法。
这是我在华锡哥带领下写的第一篇稿件,从当时的不在意、不自信、不敢采访、不敢下笔,到现在的熟悉,整个过程都在见证着我的成长。
下面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在采写这篇稿件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感悟:
1、不要忽略你身边的事,哪怕你觉得习以为常,或许能够让别人眼前一亮。我不在意的原因就是在此,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我们学校每年都有的现象,很普通很平常,写了也会淹没在茫茫的稿件之中。
最后稿件带来的社会反响是在我的意料之外,于是我开始改变,学会去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你所认为的,并不一定是大众的想法。
2、视野要打开,不要将采访对象的范围固定化。新闻的采写不能局限于事件的直接参与者,还有很多辐射影响的其他人。我是一名辩手,在辩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提到“上帝视角”,这类新闻素材的寻找也是如此。
在本篇稿件里,除了直接参与军训的普通新生,我还采访了他们的班助、辅导员,以及一位退役新生,班助是使用过此神器的“老前辈”,辅导员看着一届又一届的新生都是如此套路过来,退役兵哥哥作为一名同龄人结合了他自己的经历出现,不同的身份对此又拥有不同的切入点和理解感悟。
3、将心比心,你好我好新闻好。部分的受访者起初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这一点可能需要我们去进行反复的沟通,坦然对待自己的受访对象,解释说明厉害关系。同时,在采访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受访者的感受,不问难以回答的问题,避免尬聊,不作过分的要求,避免受访者不愿敞开心扉。
作者:孙雅姝,成都大学校园通讯站站长。爱好文字、摄影,多篇稿件在中国青年网等媒体上发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9059239/47c12f1dd41f0a08.jpg)
二、采访要深入、要大胆
一开始听说要采写军训期间,卫生巾脱销情况的时候,我很惊讶,一是惊讶于采访对象——男女都要采访,二是惊讶于这个采访内容,因为自从加入通讯社以来,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类教育新闻,所以不知道采访之后到底该如何写出新闻稿。带着疑惑和些许的激动我开始了采访工作的进行。
我一共去过两次校园超市,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直接就跑到了卫生巾的货架旁,等待着穿军训服的新生来购买。
有女生过来就会在她们采购时询问卫生巾使用情况,不过首先当然是表明身份,因为穿着通讯站的马甲,所以同学们还是了解我们的身份,对于采访也不避讳。
采访中手机录音是一直开着的,当然手也在本子上记下关键词。女生大多都是正常使用卫生巾,但也有用来当脚垫的。
关于男生的采访是在其他购物货架进行的,据采访的男生说,他们一般三五成群地来买,还会一直解释自己只是买来当鞋垫。对于这种问题,我觉得记者活泼有趣的提问会让受访者比较轻松。
在卫生巾货物架旁看见了导购阿姨,想着她应该比较清楚每天来购买的情况,于是就与阿姨进行了交谈,阿姨对这一事件确实比较清楚,也看到了一些前来购买的有趣现象。
最后是对超市经理进行了采访,这是在师姐的提醒下才意识到应该采访具体销售情况。经理很配合的完成了工作,对销售情况也有了大致了解,不过就是因为了解的不够细致才有了第二次的超市“拜访”。
第二次去超市直接就去问了经理更为详细的销售情况,比如第一批卫生巾的脱销是几月几号发生的?是哪款产品?进货方是谁(经理说这个要保密,但就是我们长期合作对象,离学校很近)脱销的产品是几箱?每箱多少包?每包多少片等一些细节。
最后总结了一下自己觉得需要注意的点:
1.要找到适当的采访时间。比如关于卫生巾这个,就要选在午饭或者晚饭后大部分大一新生都有空余时间。
2.要找到合适的采访地点。一开始是准备在校园里看到新生就直接采访,后来觉得应该去超市采访正在购物的新生,这样别人也能在那个氛围里认真的回答问题。
3.要多角度深入了解。卫生巾采写这个不仅通过新生了解,还应通过导购员和超市经理进行深入了解,他们对销售情况更清楚。
4.要大胆。一开始说要采访超市经理还有些顾虑,害怕人家会直接拒绝,但是去了才发现经理相当配合工作,所以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作者:江欣眙,四川农业大学新青年通讯社采编部副部长。热爱新闻写作,现已在中国青年网发表多篇稿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9059239/6166eaf9e1837332.jpg)
三、冲破束缚,热点新闻就在我们身边
1、用卫生巾当军训鞋垫本身不值得稀奇,在高中军训时就有听过这种神操作,但一开始并没有发现事件本身的普遍性,联合其他学校的通讯员之后才发现这已经成为了一种tide!
再按照采访的一般流程进行采访然后写稿修稿,没想到取得的效果还挺好。所以还是要多观察生活,不被小我的视角束缚,热点新闻就在我们身边。
2、因为采访的内容有点小敏感,小羞涩,正视素材的内容,摆脱各种阻碍采访的心理因素,也很重要。
3、写之前要明确新闻的性质和定位,和其他高校的同学配合采访,合作出稿,增强事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作者:杨速,四川农业大学2015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在读,现任校园通讯站副理事长。爱好外语、摄影、绘画,在中国青年网发表多篇稿件。
通过采写这篇稿件,与通讯员采编互动后,我也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1、 不要给事件“贴标签”,也不要用固定思维看问题。之前发生的不一定代表不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情。
2、 稿件要多方采访了解,仅局限于一个人、一个超市、一个学校是不客观的,写出来的稿件也不具有代表性。
3、 即使是有争议的新闻,采写期间也不要带有自己的主观认识,要用事实说话,用采访中的故事和细节支撑全文。
4、 稿件要精心策划,想别人想不到的,从各种生活中去寻找新闻线索,勤加思索,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是新闻。
5、 在新闻采写中,良好的采编互动是稿件获得高质量和高回报的保证。遇到问题要多沟通,多交流。
之前说过,迎新季是一片新闻沃土,特别是在学生军训期间,也是有很多花样百出的奇招,看后足以让你大开眼界。今年军训教官让学生手夹10余张扑克牌站军姿的花招在网上着实火了一把,想知道这篇稿件如何采写得吗?想听背后的故事吗?
我们下周一,不见不散。
2017-10-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