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读完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文章,标题为《银与福》。文章讲述了作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魔鬼城外买羊皮画的经历。
作家因为脚受伤未能入城参观,只能在外面等候。于是,她成为一个卖羊皮画的老媪售卖的对象。作家仅用“老媪”“披着黄色的袍子”“枯瘦的手爪”三个词,就十分生动地刻画出了她的形象。
接着,作家描写了羊皮画的画面及外边装饰,简短几句,却十分到位,读起来轻松自然,一点都不费力。而后,写了她和老媪之间关于羊皮画的讨论,尤其是老媪关于银和福的朴实却有着哲理的说明,让人对这个妇人刮目相看。读到这里,我不禁想,作家就是作家,简单的记录,没有特别的渲染就很到位地突出了人物,传神而精彩。
文章的最后,作家写自己买了这幅羊皮画,拿回家时常会打开仔细端详。她没有写老媪如何有智慧,如何有绘画才能,而是在对自己的提问中写出自己的猜测和感叹,也吸引读者和她一起猜测,感叹。
读完文章,在享受文字魅力的同时,感叹作家的笔力。想到自己,虽然喜爱记录,但多数情况下都是流水账,没有什么价值。而这篇文章,却把一次意外经历记得很精彩,有描写,有对话,也有提问式的议论和结尾,真的值得阅读,值得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