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领袖的起点:梁家河

领袖的起点:梁家河

作者: 兴富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6:32 被阅读39次

《梁家河》快看完了,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候的经历,从一个“黑帮子女”,“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到完成思想转变,适应梁家河跳蚤、生活、饮食,适应劳动,完全融入群众之中,入团、入党,真干、实干、不服输、倔强;开展社教,扫盲;喜爱读书——文学、哲学、国内的、国外的、古代的、现代的;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打坝、增产,建成了梁家河的第一座水坠坝,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座沼气池;创新了公社的管理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在15岁到22岁的年龄干成的事业,代入到一个干了60多年的老支书身上,也足以使他获得殊荣。老成与青春的交融,在青年习近平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习大大是一个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在开篇写到他初回陕北却也一往情深多次促足回首,仍让人有些不解,后面才知道,习大大这一段青春是多么的精彩,多么的难以忘怀。他也退却过,在随其他公社的队伍回到自己的队伍中都被说成“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了”,被含沙射影,当过“逃兵”;他努力适应梁家河食不饱腹的生活,适应梁家河的跳蚤,适应梁家河的重活,打坝、修梯田,真干实干,从不“撒奸儿”;他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为了读一本《浮士德》跑了30里地去借,读了能找到的所有书;搞社教,寓教于乐,讲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近平来了,赵家河也变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变了”;排除万难修水坠坝,修沼气池,还成为了沼气池修建的专家,含沙量的处理、出料口的处理、石砌的、砖砌的、土挖的;在四川考察、学习沼气池时尽力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在大雪封山时登上峨眉山,被当地群众誉为英雄……很难想象,这是一个22岁青年用22岁青年前7年、在“黑帮子弟”的大高帽下干出来的事业,政治重压、生活重压足以摧毁任何人,但对习大大来说,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这段诗有现实意义和具体对象之后,让人肃然起敬,给人以极大的震动。

“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很喜欢这句话,给人以力量和勇气。有人说,核心是干出来的,那么,力量的来源就是梁家河,他离开时,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相关文章

  • 领袖的起点:梁家河

    《梁家河》快看完了,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候的经历,从一个“黑帮子女”,“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到完成思想...

  • 0863《纸言.片羽》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梁家河,都有一个梁家河村。 梁家河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拐点。无法抗拒的命运将人置于绝望之中...

  •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与梁家河“大学问”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 领袖成长的基本规律image.png 党的领袖是怎样成长的(69年-75年) 七年积...

  • 【悦读分享】唐梓程 成奕尧 吴坤昊 罗卜玮 (8.1班)(

    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这本书讲述的是青年时期的主席到梁家河去当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 梁家河

    梁家河,梁家河,梁上三畦荷。 伊人相待我,同撷笱中荷。 荷既芳且异,伊人贻我哿。 哿矣非此荷,但为美人折。

  • 梁家河

    读书学习,需要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 体现了厚积薄发的内涵。 人青年阶段的成长经历对后续的人生影响深远,特别是1...

  • «梁家河»观后感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 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不怕困难...

  • 梁家河的工程可能就是个豆腐渣

    翻开互联网,整片都在传梁家河的声名。 梁家河的那狗那人那山皆成网红,毕竟梁家河人愿意听愿意传愿意讲,在民主社会只要...

  • 《梁家河》感悟

    我是一名非共产党员,最近,对习近平的崇拜和受同事的影响阅读了《梁家河》,这是一部励志的书,看后深深地震撼了我。 梁...

  • 梁家河的见证

    1969年1月,激情的梁家河村。 不满16岁的你异常的坚韧, 住窑洞,睡土炕,修堤坝,挑大粪…… 最苦最累的活儿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袖的起点:梁家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z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