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原文学习三十六

《论语》原文学习三十六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3-10-08 05:41 被阅读0次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

【注释】

[1]何有:“何难之有”的省略,意为有什么困难呢,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宋·朱熹:“让者,礼之实也。何有,言不难也。言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明·张居正:“礼,是尊卑上下的礼节。让,是逊让,即礼之实处。何有,是不难的意思。如礼何,譬如说没奈他何。言礼不为之用也。”

【译文】

孔子说:“能够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要礼仪有什么用呢?”

【解读】

礼是与法相对的概念,属于道德范畴。法律是各种条文规定,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去做;而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所影响的范围远远大于法律的条文规定。所以,礼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补充作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向来重视礼仪制度的治国效用,以礼治国,治国则易,不以礼治国,礼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传统文化中的礼,引申到如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谦虚礼让。安邦治国,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以谦虚礼让为原则的社会秩序。谦虚礼让是人们立身处世的一种美德,也是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的一种民族精神。从政之人懂得把权位让给有能力为人民造福的人,黎民百姓便有福了;普通大众懂得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社会就安定有序了。凡事多替别人考虑考虑,不争不抢,百姓就能安居乐业,社会就会文明和谐。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1]患所以立:意思是担心没有可以立身的学问。立,立足。

宋·程颢、程颐:“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宋·朱熹:“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的是没有立足的能力;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力求使自己成为能够被人知道的具有才德的人就行了。”

【解读】

不怕自己得不到职位,怕的是有了不错的职位自己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胜任。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要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德具备了别人自然就知道你了。孔子多次提到“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这个话题,意在告诉我们:怀才不遇不必抱怨,扎扎实实去学习,具备了能使自己立足的才德了,别人必定重视你任用你。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迅速颇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此催生出来的职业门类也越来越多,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求职空间。很多人看到别人在新生职位上做得很出色,收益也不错,自己就去盲目争取。结果到任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这个职位所需的能力,不仅耽误公司工作的进展,还害得自己苦恼抑郁。忽视了充实提高自己,就算机会临到你身上你也把握不住啊!由此可见,积累渊博的知识,不断地修身养性,才是我们该重视的事情。

相关文章

  • 《论语》日日谈 第100期

    《论语》日日谈 第100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三十六章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

  • 论语学习(五十二)- 原文

    (六)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The...

  • 论语学习(五十四)- 原文

    (七)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Confucius remarked, “...

  • 《论语》原文

    《论语》原文 【游梦僧整理】 【01学而篇0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 读《论语》后感(5)

    今天读《论语》第三十六天。我发现,越认真读《论语》,就越觉得读它很有意义。 我是一边听樊登老师讲解,一边看原文。我...

  • 每日论语

    学习犹如追兔子(论语1 309页)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陈昌文解读《论语》: 孔子说,学习好像...

  • 论语学习(四十二)- 原文

    (二十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

  • 论语学习(四十七)-原文

    (二)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The members of the ...

  • 学思结合一一《论语》教育学习篇(五)

    学思结合一一《论语》教育学习篇(五) 原文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为:只是学习...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下学上达 释义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原文 《论语·宪问》(14·3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原文学习三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av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