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衿
看过许多关于犹太小孩逃亡的片子,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袋弹子》《流浪的尤莱克》……这些大都讲述小男孩的逃亡经历,今天介绍一部相对轻松一些的犹太小女孩逃亡的片子。
芬妮的旅程,改编自《芬妮的回忆录》,该片真实刻画了二战时期,一个犹太女孩芬妮带领一群小孩逃离纳粹迫害的经历。这部片子在豆瓣上目前只有不到2000人的评价,评分高达8.4分。可以称得上是被忽略的高分冷门片。
二战期间,许多在法国的犹太人为了避免让孩子受到威胁,把孩子托付给各种组织。
故事第一幕,就是母亲与芬妮分离的场景,这一别,却是永别。
刚开始,日子过得很平静,直到有一天,出现了告密者,他们被迫转移。
到新组织第一天,组织负责人是费曼女士,刚开始她极其不愿,因为已经有很多人了;在第一夜,她就让芬妮和妹妹分开睡,说要学会独立,即使妹妹一个人睡会哭一整晚。她还经常半夜叫醒小孩,让他们背自己的新名字。
虽然看起来极其严厉,费曼女士却是有勇有谋。再次暴露之后,她把小孩分批转移,在车站看到巡逻的军官,她谎称行李丢了,然后装晕,让孩子们顺利上了车。
负责芬妮这一组的是在厨房工作的伊力,与芬妮在厨房相处时的伊力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还教芬妮,如果碰到军官要开枪,要按“Z”字形逃跑。然而在下一站看到车外的军官时,伊力竟丢下一群小孩逃跑了。我想,这里我更愿意理解成他去把军官引开了吧。
看到伊力的离开,再次到来的费曼女士让芬妮做了领头人。原因是因为黛安是哑的,维克多不够勇敢,只有芬妮足够坚定。
逃亡的旅程注定不平坦,接下来,他们遇到火车前方桥被炸毁,轨道被阻,他们被迫更换到另外一辆货车,在到站时依然碰到军官巡逻,幸运的是那个军官假装没有看见,放了他们。
他们在约定的地点等待费曼女士的到达,这一次,来是的一个手持足球的小伙,一路的奔跑,孩子们渐渐体力不支,而足球就成了他们的玩具,引领他们跑向终点。在小孩们到达山里的一辆车上后小伙就离开了。
这部片子的轻松就在于,既使在残酷的战争逃亡中,一个足球就以让他们变回天真的孩子。
不幸的是,在半路上,他们还是被抓住了。费曼女士教他们的新名字在此时派上用场。然而一个抱着婴儿的女士为了能逃脱,指认他们全部都是犹太人。他们因此被关在一间小屋里,军官威胁他们,说出看管他们的人的名字才有饭吃……
在小屋里,小女孩问小男孩“如果这样不好,我们就不当犹太人了”
小男孩回答“没有不好,就是这样”
他们生来就是犹太人,不能选择,没有犯任何错误,就开始了被追杀的命运。相比之下,和平的年代是多么幸福。
这次一位清洁工找来修女救了他们。即使被救,他们依然不能逃脱逃亡的命运。在田野上奔跑时,维克多的钱飞的满地都是,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是一群大人看到满天飞舞的钞票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甚至在这之后是否开始打钞票的主意。但是这些捡钱的孩子们,居然把这当作富翁游戏,觉得它们就像一千只蝴蝶,太好看了!
很快现次遇到来捉他们的军官,真是一时欢喜一时愁。庆幸的是他们在树上躲过了一劫。
外面的世界满是风雨,当他们在田野上看到一个破旧的小屋时,多想永远待在这个安逸的小窝里啊?
然而他们很快就碰到了一个需要面临的现实。小孩们偷食野果之后,纷纷感到不适。无奈,芬妮只好带着维克多去外面求救。拼着冒死的心情,芬妮找到一户肯收留他们的农场主。
同时,在军官手中逃脱的黛安也在农场主的救助下与他们相遇。这部电影的节奏总是在你精神刚舒缓时,就会让你再次感到紧张的氛围。刚享受过一天安逸的生活,隔天立马迎来需要入住农场的军官……
农场主帮他们找到了逃跑的车。即使如此,离边线最后5公里的地方,依然需要他们自己跑过去,时间只有45分钟。他们最后会成功么?结局留着你自己去看吧。
在二战期间,德国纳米屠杀了600多万犹太人,其中儿童多达150多万人,这期间也诞生了许多解救和收养犹太儿童的组织。影片中费曼女士一角,灵感来源于洛特·施华兹和妮可·韦沙龙。她们是牺牲自己保护孩子的千千万万中的二人。从1938至1944年,数千名孩童,从儿童组织获救。组织救助他们,保护他们,帮助他们逃往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美国。
关于犹太人题材的影片普遍气氛紧张,让人紧绷着神经。这部电影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的血腥和暴力的画面,整体的节奏也是让人的精神不断跟着紧张,舒缓……而孩子的纯真也足以掩盖战争的残酷,相对来说是一部比较轻松的二战题材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