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关于"富足"的定义指的是内心充盈、平静、喜悦、有爱地理解看待任何事情,财富的"富足"会随之而来。
事实上,在世俗中的人们常常会带着评判去看待他人,包括曾经的作者。作者举了亲身经历的事,他平时在健身房都会向各种各样的人打招呼,可是那天他没有向某个人打招呼,原因是那个人看上去像黑道,刚从监狱出来。
有一天,作者鼓起勇气与这个人打招呼,真实情况并非如作者所想象,这位男士是很友好,也不是黑道。
想想我们平时是不是经常遇见类似的情况,利用自己的观念、经历来评判当前的人或事。
《薄伽梵歌》教我们要控制感官,也就是说,当看到、听到、闻到、摸到事物时,不要做出评判,接纳它的存在即可。
可是,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现在依然还不能完全做到,因为们都是肉做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当我婆婆说话时,我总容易愤怒。即使没表现出来,但怒火早已在身体里"波涛汹涌"。我总会暗暗告诉自己"控制住、控制住,婆婆帮忙带小孩应该感激她"。
虽然每次都控制住了,但还会有下次。我想,我要控制的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还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激怒。
我开始尝试回忆与先生家有关的所有事情。
先生是潮汕人,在没结婚之前,父母已多次告诫,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很重。我怀胎十月的宝宝很幸运是个女宝宝,我在自己妈妈家做月子。我家的观念是不管男女都要摆满月酒席,而我先生就一句话,他们那边女孩是不摆酒席的。摆酒席当天,孩子的爷爷奶奶没有出现。听先生是这么说的,爷爷奶奶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过来。我们之间的距离是6、7小时的车程,怎么这样的距离好似要绕银河系一周呢。
在月子里,先生说我娇气。小孩刚满月,我穿与孕前同样的衣服出门,先生却说我这样穿让他丢脸……(产后脸、身体都变形了)。因为先生的刺激,我在被窝里不知偷偷哭过多少回……
我记恨先生,也恨公公婆婆……
至此以后,不管先生和公公婆婆说什么,只要稍不和心意,就会激怒我。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不断地翻开过去的"伤疤"。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过去的言语行为,早已在我心底里烙下了"坏人"、"重男轻女"、"封建"的字眼。
每当他们说话时,这些字眼会作为我情绪反应的前提。我意识到自己被"感官"控制了,我对看到的、听到的做出了"坏"的评判,是评判让我自己过得如此痛苦、卑微。与先生争吵不断,但问题从未被解决,还被怀疑有"精神病"(现在看来精神却实有点问题),直到我自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
我开始告诉自己,就算他们真的"坏"、真的"重男轻女"、真的"封建",我记恨他们也改变不了他们愚昧、迂腐的思想。记恨他们,无疑让你加入她们愚昧、迂腐的战队中。也不要相信类似的话"你身上所有的焦虑和戾气,都是亏待出来的",如果你信了,那我要恭喜你"活该你一辈子过得不好"。有一段时间,我信了,我把所有的一切归咎与先生和公公婆婆的错,是他们亏待出了我的焦虑和戾气,这些想法就像强化剂一样加速放大了我的痛苦。
因此,我深刻意识到我的人生是自己活出来的,与他人无关。只有内心强大、不受牵绊,才能过好自己。我必须亲手用铁锤和刻刀把内心的烙印锤掉。 在反复的挣扎、反复的自我安慰中,我通过阅读不断滋养自己,阅读成为了我转移注意力的绝佳办法。
不知什么时候,我感觉自己变了,变得"轻盈"了许多。没那么多烦恼、没那么多忧虑了。也许,减少"评判",让我生活更美好了。别人真的"坏"、真的"重男轻女"、真的"封建,那又怎样?最完美的"报复",是让自己活出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