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22《暗时间》读书笔记

9.22《暗时间》读书笔记

作者: 懂懂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9-22 21:32 被阅读0次

我在南大的七年
2015-05-13
父亲告诉我的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情是:遇到任何问题,找书去就行。他在自己的专业中完全是自学的。在不属于自己的专业中(后来买了电脑之后需要学习如何架设公司网站,如何网上营销,如何进行电子财务管理,如何使用各种作图软件制图等等)也全都是靠买书自学。

2015-05-14
偶遇《影响力》这本书,这本书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开始关注一个很有价值的领域: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正确地思考。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一):学习与思考

2015-05-14

  1. 做读书笔记。一是将自己阅读的时候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这个习惯是一年前才养成的,发现受益极大。)有了google note,笔记可以加上tag,非常便于回顾,加深理解。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后两者常常也是相关的)。

  2. 提到思考,我有一个小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发现这样一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多出来大量的思考时间。4a. 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
    注:差距形成的原因

2015-05-14
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虽说这也是领域知识,但跟其它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是,它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
注:元问题

2015-05-14
获得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注:看了很多,却不能吸收

2015-05-17
“时间下脚料”
注:新名词get 零碎时间

2015-05-14
英语里面表达不相信某个东西叫做“I don’t buy it”

2015-05-14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二):时间管理
2015-05-17
(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3.1 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最本质、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
注: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我想到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解释: 坐一烧红的火炉上,一分钟就像一小时;坐一漂亮姑娘身边,一小时就像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能把很复杂的事通俗易懂的表达出来,那才是高手。

2015-05-14
一般来说,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少则半年至一年——譬如对心理学与思维的关注;多则几年——譬如对编程技术的关注),在这段时间内,我的业余时间会被一个主题所充斥。反之,如果不知道目的是什么,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上使劲,就容易产生无用功
注:专注的力量

2015-05-17
时不时抬起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问一问它(对现在或未来)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你学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重要吗?你需要在这个时候学习这些吗?(见第2条)。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源,你投入这些资源来掌握知识,所以到底用来掌握哪些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仅仅遵循兴趣是不够的,人会对很多次要的东西产生兴趣,并一头钻进去浪费好多时间。所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习是很重要的。
注:比如看小黄书,爽了一时,后悔一世。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三):阅读方法
2015-05-17
一些书就非常厚道地对每个观点只辅以一两个最最经典的例子,譬如《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这样的书我最是喜欢)。
注:新书to read

阅读与思考
2015-05-16
以前我读书是流水帐式的,现在我一定会先把目录很仔细的看一看,目录往往包含了最高层的知识结构,然后我会挑选看上去最有趣的部分阅读,如果发现需要用到前面的内容就跳到前面补充一下。一般来说,最有趣的部分读完之后,其余部分也就不那么紧急了,大可以轻松地看一看。
注:不必每章都细看

2015-05-16
我一般把书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的。一类是思维的。(当然,还有第三类,就是娱乐的,不作讨论:-) )
注:名著既包含知识,又包含思维,这两者是不分家的。
而有些书则是纯思维的,有些书是纯知识的,大多数是杂合体。

2015-05-17
每天两页,两百页的书也就3个月就读完了。点滴的时间汇聚起来就是一个“长尾”,想一想,每天有多少个这样的4~5分钟,3个月就可以读完多少本书。(豆瓣上有一个小组“走哪都带着书”)。利用这种方式的阅读,读完之后就像根本没有花任何时间一样。
注:我今天决定每天看两百页电子书,并且做读书笔记,上传到微信朋友圈。而且要做到,掏出手机,就要想着阅读与思考。把这个作为心理暗示。

2015-05-16
所以一个“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往往到最后会变成了“整天晒网,永不打渔
注:记下这句话

如何清晰地思考(近一年来业余阅读的关于思维方面的知识结构整理)
2015-05-16
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问题求解、辩论法(Argumentation Theory)、Critical Thinking、判断与决策。以及大量的 Wikipedia 条目。
注:元知识

2015-05-17
糟糕的判断与决策令我们的生活变得糟糕,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我们从来不会去质疑自己的判断,而是总是能“找到”其他为自己辩护的理由(《错不在我(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注:这是本性。《错不在我》这本书找不到。

2015-05-16
阅读 Wikipedia时要严重注意每个条目后面的 Reference,一般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本身也都非常经典,其价值不亚于 Wikipedia条目本身
注:参考文献同样重要

2015-05-16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1. 它的本质是什么。2.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3.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注:思考元问题

逃出你的肖申克(一):为什么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2015-05-16
英国的神经科学家们曾经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将人们配对进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验,每对被试食指上都夹着一个夹子,实验者通过这个夹子往其中一个人的食指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让他施加同样的压力给他的同伴。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公平,尽管他们很努力地试图做到,然而他们总是施加更大的力道给他们的同伴——他们心里认为这正是他们所受到的力道。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效应是我们的神经处理机制的自然副产品。这个实验有助于解释一个我们常常注意到的现象:两个人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结果很快拳头的力道就会越来越重,从打闹变成了真正的打架。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在公平地还以颜色,而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眼还牙,
注:好奇妙

2015-05-16
遇到任何知识性问题,第一时间问 Google ”),

2015-05-16
(《Mean Genes》,《进化心理学》,《Predictably Irrational》,《别做正常的傻瓜》,《摇摆(Sway):难以抗拒的非理性诱惑》,Behavioral Economics)。

2015-05-16
也许,对付我们强大的习惯的最佳办法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不管是自己经过困难或失败而领悟的,还是看到书上或听到别人说的)写下来,并常常拿出来翻看。事实上,我的经验是,在写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进入到理性分析模块,进一步检验和推理那些道理,我们越是对一个道理审视的详细、深入、全面,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从记忆加工的角度来说,这叫深度加工,带来的结果就是该记忆与更多的提取线索相关联,于是便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下被唤起(而不是被以往的习惯直接覆盖)(《找寻逝去的自我》)。

注:深有感悟,经常有这种感觉。

2015-05-16
《黑天鹅》),
注:新书 to read

2015-05-17
作为一个开始:你也可以从《How we know what isn’t so》开始阅读一些经典的思维谬误
注:新书to read

逃出你的肖申克(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
2015-05-16
《社会性动物》的冲突和偏见部分。
注:新书to read

逃出你的肖申克(三):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
2015-05-16
设想一下,人类的高级认知模块是在相对较近的进化年代出现的,然而原始的情感和条件反射模块却在千万年的进化长河中忠实地保护着我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努力繁衍后代(《Mean Genes》),这些模块似乎“理应”拥有更强大的力量,然而工业时代的到来将人类生存的环境极大的改变了,我们大脑的原始模块适应的是远古时期的生活,以采集狩猎为主题的社会构成,这跟现代工业文明相差颇大,举个例子,我们的社会交往本能令我们非常顾及自己的面子(面子不仅是一个东方文化中的东西, 在全球都存在),面子可以与很多东西关联——与异性的交往成败,在对手面前是否挺身而出,在困难的任务面前是否完成得很好,这里的逻辑是很明显的:一次糟糕的社会性事件会降低我们的声誉,在远古社会,聚居群体较小,成员之间依赖性很高,糟糕的声誉会导致被赖以生存的群体排挤出去,危机自身的一切,所以我们往往有着不顾一切捍卫自己的面子原始冲动,《Bounded Rationality》里面曾经提到这样的一个例子:两个男人因为酒吧里面的一点小争执最终大打出手乃至一方杀了另一方。在类似酒吧这样的一个众目睽睽的社会场所,人们往往会为面子而恼羞成怒,作出过激行为,而我们的大脑同时又会认为我们仍然处在没有法制的远古社会,所以杀人便有了可能,事实上我们不难想象在远古社会杀人可以转化为力量和能力的声誉,由于进化的钝刀还没有来得及磨平我们远古时期的“棱角”,所以只有少部分“理性大脑”强大的人才能够作出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行为;《Mean Genes》上面说了这么个例子:在远古社会我们在向姑娘求爱的时候会小心谨慎,因为一次洋相会很快被传递开来从而使得我们变成整个群落的笑柄,然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人口流动剧烈,人际关系变动频繁的大城市,社交失败的成本近乎于0,所以正确而理性的做法却是永远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注:都是精华,需要牢记。

2015-05-16
我们常常说第一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第二种笑则是有意做出来的。事实上这两种微笑的确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机制,只不过不是心脏和面部肌肉,而是两个不同的大脑模块。自然、下意识的微笑来自于大脑中位于进化年代较古老的丘脑和进化年代较新近的大脑皮层之间的一个叫做“基底核”(basal ganglia)的结构,而有意识的笑则是由大脑中的动作皮层控制的。而这两者只有前者具有正版的微笑神经回路,当我们看到朋友的时候,朋友的脸庞的视觉映像通过视觉神经传导到我们的情绪模块(边缘系统),并进而被转发到基底核,后者的微笑回路负责调动面部肌肉生成一个真正自然的微笑,整个过程在不到一秒内完成,在这个时间里你的高级认知模块根本还没来得及活动呢。

2015-05-16
我们所谓的生活的意义便来源于情感系统。
注:一语道破天机。

2015-05-16
我们的原始大脑同样也分不清什么是虚拟什么是真实,在获得社会成就和声望的动机的驱使下,即便是虚拟的网络游戏社会,我们也会投入大量精力,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大脑并没有错,我们的确应该去获得声望,只不过它还没有聪明到跟得上工业文明,它并不明白虚拟世界里面的生存能力和地位并没有办法转化为现实世界的生存能力和地位。
注:解释了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在玩游戏时我们大脑会给自己发出,你好强,战胜了好多玩家等这样的正反馈,我们会因此更加沉迷。即使我们知道这是虚拟的,假的,可是我们仍然无法拒绝。我们的行为受到更高级的情绪板块的控制,这是几万年前就已经进化好的,而大脑皮层则出现的晚一些,像一个婴儿。婴儿明确告诉大人的做法是不对的,可是大人不会听婴儿的话,这就是现实中发生的事,何其相似。

2015-05-16
我们的情绪大脑仍然停留在20万年前,而20万年前是没有汽车这种物种的。
注:我们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

2015-05-16
我们做事情难以持之以恒地专注,因为任何一个新鲜刺激的外部信号都足以激活我们强大的情绪大脑,情绪大脑一旦被激活,其神经信号往往轻而易举地抢占我们的注意力,结果就是我们发现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很难维护内心的宁静和专注,于是我们发明各种隔绝干扰的方法来保护我们脆弱的理性大脑,从而能够让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情。
注:注意力容易被“截取”的原因。

2015-05-16
总之我们发明各种认知方法来“诱使”或“要挟”我们的情绪大脑同意去执行一件事情:我们向朋友承诺我们要做的事情,于是我们的情绪大脑会迫于信誉受损的压力而去主动完成这件事情。而加入互助学习小组则本质上是利用大脑的从众本能和同侪压力。《Nudge》上提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百美元的论文催缴金”:为了“逼迫”自己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论文
注:如果不能把GTD转化为情绪动机,那么延迟便会立即出现。情绪板块在我们大脑中拥有最高优先级。

2015-05-17
神经科学显示,大脑的模块的确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一个经典的证据是钢琴家的大脑中对应手指的神经回路占用面积要比正常人大很多。另一个有意思的证据是,如果一个人失明了,那么负责接受视觉信号的神经回路往往会被听觉所侵占(人们常说瞎子的听觉格外灵敏难道便是这个原因?)
注:我们只能让理性思维变为习惯,挤走感性思维,而不能直接直接“替换”。

逃出你的肖申克(四):理智与情感

2015-05-16
由我们的情绪大脑所掌控,当它引导我们的情绪大脑作出决定之后,才发个红头文件通知我们的理性大脑,我们的理性大脑于是便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实验中描述的那样,迅速而果断地给出各种听上去很合理的解释,让我们的决定和行为看上去无懈可击。
注:优先级问题。那么下来细细想想,假如我们向别人推广销我们的产品,我们只需要不断“攻击”其情绪板块,规避理性思维即可。这也是促销秘籍。

2015-05-16
别人说破了嘴皮子的道理也没用,非要吃个大亏载个大跟头,跌得头破血流,才印象深刻从此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什么?因为你的原始大脑根本不懂那么多道理,它就是要遇到吃亏之后巨大的负面反馈才能习得一个条件反射

2015-05-16
客观意味着承认存在未知信息的可能性,理性意味着能够从对立面的视角去看问题和思考。学会质疑自己的判断,假设自己是站在对立面的立场上帮他说话,往往能够发现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即便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试着去理解错误的一方为什么会错,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看法和认识,也往往能够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正确其实常常也是碰巧站对了队伍,而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来自于严密的逻辑和不可辩驳的证据
注:这个定义很好。

2015-05-16
要想从既有习惯中跳出来,必然要依赖于外界的力量——对于心理机制的知识。仅仅是知道一些常见的行为陷阱和心理弱点的存在(《别做正常的傻瓜》,《决策与判断》,《Predictably Irrational》,《How We Know What Isn’t So》等等)便已经可以帮我们避免很多的决策失误。而如果能够进一步理解这些陷阱和弱点的深层原因(《Kludge》,《进化心理学》,《追寻记忆的痕迹》,《Simple Heuristics that Makes Us Smart》,《欲望之源》,《自私的基因》等等),则更可能说服自己做正确的事情。能够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
注:都得看。

2015-05-17
无论任何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去做正确的事情,不去做错误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自制是因为情绪大脑并不知道也并不承认这件事情是错误的。举个最稀松平常的例子,去学习还是去玩游戏(并不是提倡不玩游戏,这里只是说在你希望自己能够不玩游戏做点别的事情的那些时候,你能够成功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纠结半天并败下阵来。),理智上我们倾向于认为学习是件“好”事情,游戏则常常是件“不好”的事情,然而情感上,我们认为学习是痛苦的,游戏是开心的。而开心的的确确就是一件好事情,痛苦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两个大脑模块的声音完全相反。如果你无法说服你的情绪大脑,那么所谓的自制就是强迫和纠结,天人交战,正如前文所说,最后败下阵来的也往往是理性大脑。
注:这个的确是一个经典案例。

2015-05-17
尽管我们的理性大脑能够认识到虚拟世界中的成就往往并不能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成就(电子竞技是一个反例),然而我们的原始大脑却无法区分虚拟和现实。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至少你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我们对于高脂肪和高热量的无穷热爱也是如此——在先祖生存的贫瘠环境中,脂肪和热量是稀缺的,因而“尽量吃了存起来”几乎总是正确的)
注:沉迷游戏,沉迷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原因。用这点分析,好色其实也是男性大脑几十万年进化的结果,我们的基因中有着要随意抛洒精子,留下自己后代的片段,因此好色是天性,不好色就会被淘汰,因此进化的结果是,男性都是好色的。而我们的理性则告诉我们好色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现状,因此,男人懂得了克制。

逃出你的肖申克(五):看不见的牢笼(上)
2015-05-17
实验者把这个现象称为“知识的诅咒”:由于知道某个知识,反而影响了判断。

2015-05-17
为什么说大多数时候换位思考只是个陷阱。因为真正的换位思考,意味着你必须知道对方大脑中所有真正影响他决策和行为的因素,这包含太多的东西:对方的价值系统,习惯,观念,道德观,甚至对方那一刻的情绪。一个人的行为由众多因素来决定,其中绝大多数因素常常隐藏在我们根本觉察不到的潜意识层面(《Strangers to Ourselves》),连当事人自己都未必知道其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更不用说要别人还能够真正的“换位”了。不仅如此,你还必须摆脱自己大脑中的价值系统、习惯、观念、道德观、情绪的影响。这两者本身都极其困难,乘起来更是难于登天
注:类似的还有感同身受。

2015-05-17
把思考过程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就让它成为了思考本身的对象,即“对你的思考进行思考”,便有助于发现思考过程中的隐含假设或者步骤。
注:思考本来是看不到的,是抽象的,我们通过用语言描述出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便可以发现思考过程隐含的东西。

2015-05-17
大脑中的情绪模块属于进化年代较为古老的部分(《Synaptic Self》),其掌管的事情往往是关乎生存繁衍利益,所以权力至高无上,例如你走在河边,忽然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东西横在路边,还没等你的理性大脑反应过来你就一跳三丈高了,这个让你一跳三丈高的信号便源于我们情绪大脑的一个重要模块——杏仁核(Amygdala)。我们的视觉信号进入大脑之后兵分两路,其中一路(high road)通往我们大脑的“高级”区域做详细但较慢的计算,另一路(low road)则到达我们的杏仁核,进行迅速但粗糙的计算,我们的立即行为受到low road的支配(被杏仁核绑架了),因为该路的计算速度较快(但很遗憾“快”跟“准”是一对矛盾),如果疑似遇到对我们可能有威胁的场景,我们立即就会进入所谓的“战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状态。

注:经典案例。

2015-05-17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很了解自己,是因为我们的理性大脑非常善于为自己的情绪或行为寻找看上去合乎情理的解释
注:理性模块被奴役了,而不是和感性并驾齐驱。

2015-05-17
心理学对我们行为的动机有一个基本的区分: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前者例如:金钱、物质、惩罚,等等。后者例如:好奇心、成就感、价值观等等。一个重要的观察是:当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同时存在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下意识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归因于外部动机,因为外部动机更为看得见摸得着,而内部动机则较为隐蔽(文艺一点的说法就是内心的小声音太容易被外界的喧哗所遮蔽)
注:更容易被内部动机驱动。

2015-05-17
Overshadowing Effect(遮蔽效应),当行为存在多个可能的解释的时候,更“吸引眼球”的解释往往会占上风,不管其是否真正的解释。换句话说,“吸引眼球”的外部动因会“遮蔽”内心的微弱的小声音。
注:定义。例如,我们喜欢一个人是结果,可是如果让我们去分析为什么喜欢时,我们说出的原因可能是一系列的关于“美好”的名词。然而这些都是表象,真实原因往往不是我们所说的。

2015-05-17
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成年之后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与其儿童时期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父母)的相处模式有很大的因果关联。

2015-05-17
安全依恋型,即安全感较强,相信妈妈总会在身边,所以探索行为较多,即便因妈妈离开而焦虑哭泣,一旦妈妈回到身边也会很快回复到探索状态。这个被认为是理想的依恋模型,形成这种依恋模型的前提是父母总能够在宝宝需要的时候满足其安全感需求
注:Tresa就是这种

2015-05-17
逃避型,这种类型的孩子不管对父母还是对陌生人都表现漠然,也不会去探索环境,比较孤僻。依恋理论认为这种行为的成因是父母总是不能给与足够的安全感,例如没有耐心,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拒绝身体接触,以及其他负面反馈,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我也并不需要你”的心理,因为没有人能够长期生活在期望得不到满足的焦虑中,要么改变现实使希望成真,要么改变期望以适应现实,在这种类型的依恋关系中,由于父母无法满足孩子对于亲密关系的期望的现实,所以孩子只能降低心理期望。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控制系统把安全感放在首位,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就不能去探索环境,所以这类孩子可能会陷在这个阶段很久
注:原来,我就是这种类型。性格内向的原因是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期望没有极大的满足。

2015-05-17
实际上,所谓的心智模型就是我们的过往经历所形成的一些泛化的模型,以内隐记忆的形式存在,这些内隐记忆一般不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情绪的形式,我们往往会感觉到一种不可抗拒的情绪压力,驱使着我们去做(或不去做)某件事情。

2015-05-17
在育儿理论上,有一个大忌就是给孩子这样的观念:智力是天生的。或者通过种种言语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例如总是夸孩子聪明,而不是夸他/她努力(《NurtureShock》)。因为一旦形成智力天生的观念,孩子就会避开高难度的事情,因为做的不好就会对自尊形成打击(“看来我还是不够聪明”),而不去尝试的话还可以骗骗自己(“我只是不想做罢了”)
注:经验之谈。

2015-05-17
无法证伪的命题:
注:阴谋论永远有其立足之地,因为无法证伪。

2015-05-17
因为一旦成为了心智模式,便跟情绪挂上了钩,一旦跟情绪挂上了钩,便难以逃脱证实偏差的影响,作为情绪大脑的“律师”的理性大脑会忠实地履行律师的义务,为它寻找单方面的证据和解释
注:情绪是源动力。论心智模式的重要性。这个比喻很恰当:理性大脑更像是情绪大脑的私人律师,无论情绪大脑的观点对不对,他都会搜集对情绪大脑有利的证据。

2015-05-17
著名生物学家Robert M. Sapolsky就写过一本非常畅销的书《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讲压力所带来的种种生理伤害,例如胃溃疡、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衰退等等
注:新书 to read

2015-05-17
南(难?)墙
注:寻根问底,南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2015-05-17
对此也有人用这样一个隐喻:你的意识是一个空屋子,而来来去去的情绪则是到来的客人,客人会不期而至也会离去。或者这样一个意向:情绪就像一波一波的浪潮,你是冲浪者,而浪尖总会过去。
注:恰当的比喻。

[BetterExplained]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2015-05-17
不过如果你能坐下来,我建议你还是说给实际的听众听——即写下你的思考,因为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注:想明白和说明白之间有很长的距离。

2015-05-17
如果我们平时不反思,我们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当然的,但结果如果要你一开口说给别人听,常常会发现事情就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显了,你说着说着,就开始莫名其妙地发现自己需要用到“反正”这个词了。
注:这点深有感悟,阅读的时候我们很粗略,而写出去时则需要很精确,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写作的原因。就像今天我举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例子,以前是当笑话听,而写出来让别人也笑则需要准确无误。

2015-05-17
书写自己的思想则是一件容易产生流体验的事情,在书写的时候,特别是理性地书写的时候,大脑逐渐进入推理分析模块,一切不愉快的情绪,烦躁感都会逐渐消隐下去。不过前提是你得开始,并且坚持过一开始的困难期,以后的一切便成了习惯成自然。
注:开头之后,顺理成章。开头之后,顺理成章。开头之后,顺理成章。

2015-05-18
有时即便已经想通了写下来了发出去了,大脑仍然还是会在回味问题,还没有把它撤出潜意识,然后看到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的时候忽然又有所新的感悟。
注:我想到今年我为一个丰胸产品写广告语,早上四节课都在想,听不进去老师讲课,想到后我以为就完事了,可是没想到我吃午饭时脑袋里又冒出这个问题,又在想,是不由自主的。这就是“潜意识缓存”吧。

2015-05-18
能够把问题长时间停靠在潜意识中是一种技能,能够带来很大的好处,停留得越长你越琢磨得透彻,比别人看到的就越多。
注:这点还没有体会过。

2015-05-18
如果你习惯了思考问题,就总会有东西写,先有思考,然后有总结,然后在总结中进一步思考。
注:正循环。

[BetterExplained]遇到问题为什么应该自己动手
2015-05-18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注:深有哲理

[BetterExplained]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2015-05-18
如果需要写出来,甚至写出来给别人看和别人交流的话,就必须使用文字符号,文字符号其实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计算语言学上称为语义网络,同一个概念,在大脑中模糊的感觉,和明确地表达成某个特定的词语,是不一样的。
注:说明白,讲清楚,着实不易。

[BetterExplained]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2015-05-18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经常和朋友讨论交流,说说一段时间总结的东西,这样别人也学到新东西,你也从别人那里学到新东西,并且彼此在表达的过程中都强化了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双赢的事情
注:难找到这样的人。

相关文章

  • 9.22《暗时间》读书笔记

    我在南大的七年2015-05-13父亲告诉我的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情是:遇到任何问题,找书去就行。他在自己的专业中完全...

  • 暗时间读书笔记暗时间

    和CPU一样,人的大脑如果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偶然使用一下,那么它的价值和生命,也只存在于这偶然使用的的时间。...

  • 暗时间读书笔记暗时间

    和CPU一样,人的大脑如果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偶然使用一下,那么它的价值和生命,也只存在于这偶然使用的的时间。...

  • 读书笔记-暗时间-01暗时间

    前序废话 读书不做笔记,不说出自己看懂了什么,基本上等于没看过。如果说不出来,说明你看到的东西没有融入你的大脑,没...

  • 暗时间读书笔记

    暗时间 专注,将CPU持续分配给一件事,吃饭,走路的时候都在思考这件事。 思考越多,心智越成熟。 沉浸状态非常重要...

  • 《暗时间》读书笔记

    《暗时间》作者刘未鹏 这里作者首先指出多数人对心理学的误解,用一些字眼,或者说是标签(精神病,抑郁症等)。当然包括...

  • 《暗时间》读书笔记

    8月为了提升学习能力,读完了《暗时间》这本书,借着书想明白了一些道理,也学习到一些方法,简单回顾一下: 有效学习的...

  • 《暗时间》读书笔记

    今天看了行行推荐的《暗时间》。幸亏以前有一点编程方面的知识。所以读起来蛮亲切的。当然大部分是不懂的。下面说...

  • 《暗时间》读书笔记

    今天想分享的书是《暗时间》,作者刘未鹏。这本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这是本是有关认知系统和习惯...

  • 《暗时间》读书笔记

    1 暗时间 一个人在同一份时间内,在显性动作的同时对一件事物进行主观能动的深入思考,这部分花掉的时间是暗时间。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22《暗时间》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hg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