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琦君的散文分析

琦君的散文分析

作者: 萤火阑珊2003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23:39 被阅读0次

1.多元文化投影。

①以善为主线的佛教文化:琦君在散文《外祖父的白胡须》《南海慈航》《母心佛心》中所描绘的佛教信徒,都是她身边的亲人,他们存在于世俗生活中 ,带着烟火气息,这些人物带有虔诚的宗教情感和慈悲为怀的善行。

②以美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引用古诗文,增加表达效果的技巧。在《三十年点滴念师恩》中引入夏承裔先生的多篇诗词,如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任吹衣”,以此来表现先生淡泊名利的高洁品质和操守,使散文具有了古典韵味和美感。

③以乡愁为载体的地域民俗文化:如《粽子里的乡愁》展现故乡风俗的同时,传达的是她浓浓的思乡之情,她将对故乡的眷恋溶铸在对故乡风物,风俗的细致描写和回忆中,借以慰藉背井离乡的寂寞之情。

2.童年视角的运用。由于快乐和悲伤交织的双重童年经验,她的散文大多数采用儿童视角,在词汇的选择、修辞的运用上都呈现出儿童化的特点,写到童年春节时每回地方上要举行什么大典,自己就会爽得 “爆裂开来了”,用“爆裂”来形容自己兴奋 、激动的心情如同孩子们玩的鞭炮一样瞬间燃烧迸发出火花。这种联想和形容,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而且在表达上更加直观和生动。

3.散文小说化笔法的运用。

①人物形象的刻画:运用了细节,外貌,心里描写等手法刻画了母亲,父亲,老师等人物,形象生动。

②结构的灵活多样:增加了传统小说的结构方法,如线性结构《一朵小梅花》,镶嵌式结构《外祖父的白胡须》等多种结构运用,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

相关文章

  • 37.黄楚雯作品

    1.《琦君散文》读后感 近日,本姑娘买了熊老师推荐的书《琦君散文》。 这本书有很多篇好看的散文例如:永恒乡愁、儿时...

  • 《烟愁》:松间细雨风吹去,明日寻来尽是诗

    汪曾祺说“小说即回忆”。琦君也写小说,但真正使她陷身于“回忆”中而执着追求的却是散文。琦君的散文就是她心灵的巡礼,...

  • 《琦君散文精选》:你是灯火阑珊处的怀念

    文/菲恩 1.人间自是有情痴 琦君的散文语言平华无实,清丽温婉,每每读来总来怀旧伤感之意。 可以说,读琦君的散文,...

  • 再说琦君

    说起温州,会想起从这里走出的琦君。 接触到琦君笔下的文字,也是一种缘分。走过满满当当的书架,偶然看到了《琦君散文》...

  • 琦君的散文语录

    如果那是真的,请吹走散落在门前的花瓣,我不稀罕凋零后的余香;如果那是真的,请赶走堆积在空中的云彩,我不介意阴雨天的...

  • 读《琦君散文》有感

    《琦君散文》读完了。这本书是参加“文字Geek”公众号"好书漂流”活动的其中一本,我是第一站。记得书到的那一天,我...

  • 随感――读《琦君散文》

    想了很久,才知如何下笔来说一说看完《琦君散文》的感受。 看琦君的文,就好像和她一同经历了她的一整个人生,...

  • 琦君散文《方寸田园》

    今天已经复课第三天了,但学生的上课状态远远没有一个月前好。 领航卷难度一般,适合语文综合能力中等的学生。文学类文本...

  • 最真挚的情,感人至深

    去年底我看了《大师们的写作课》,书中有篇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不知为什么我对“琦君”这名字念念不忘,印象深刻。今年放...

  • 关于家风

    “千里怀人”是这本《琦君散文》的第二辑,从字面已然了解大致内容,距离上的千里,指的是琦君远在台湾,一个“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琦君的散文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iq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