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几日闲,拿出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原以为这种书不过是记录一些家庭琐事,适合消遣。看完之后,感动满满,甚至觉得这是我今年读过的大约二十本书中最感动的一本了。
书中开始部分写的很压抑,全部都是杨绛先生在钱钟书和钱瑗在相继临别前的种种。但是这种压抑是和读余华作品《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之类完全不同的,是带着些许期待的压抑。钱瑗临别前,杨绛先生陪已经羸弱的钱钟书住在被安排的驿站中,但是杨绛先生每晚都能梦到钱瑗住院的事,第二天早上去给钟书讲述,好像自己真的身临这一切。
我不知道在梦中可以梦到心爱的女儿的种种身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样的经历体验在关于禅修的书中读到过几次,以《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为甚,之前将信将疑,但是现在,我信了。心诚则灵,爱之深,就会让你经历完全不同的生活。
在写完钱钟书和钱瑗离别之后,杨绛先生用大量的笔墨撰写了他们二人生前,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从与钱钟书相识开始,二人留学英法德,再到钱瑗的出生……里面的每一个小故事、小细节都是感动,无奈才疏学浅,这种感动到现在我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词语去描述。一家三口,更像是三个忘年交,无话不谈,相敬如宾,但又不缺爱。初到法国,不会做饭,那就两个人一齐学;初回中国,羞于见双亲,那就两个人一齐去见……杨绛先生也写到,钱瑗是她这一生最杰出的作品。钟书于杨绛而言,更多的是爱,写到这里,想到了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的,“见到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这样的爱能够持续一生,是何等难得?杨绛于钟书而言,更多的是尊重,尊重她在婚后坚持学习,尊重在回国后还住在娘家,等等。
《我们仨》|温情陪伴周遭的人也都羡慕我的家庭很幸福,但是讲真,我觉得我们家的幸福是和他们三人的幸福有很大的区别。在我的家中,父亲就是父亲,母亲就是母亲,孩子就是孩子,各司其职。杨绛先生的家中,不论是因为时间还是阅历的原因,已经让他们三个人的生命完全融为一体,是一个很强的联结体,不可分割。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巨婴国》中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需要依附任何其他的人,甚至于我们一心想回家,也只是因为我们还处于巨婴期。面对杨绛先生一家三口这样的“巨婴家庭”又有何妨?我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人,没错,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独立依附在爱的人身上又有什么不好呢?
一家三个教授,我觉得这样的家庭首先是很难复制的;除此之外,这样三个有生活情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更难复制了。
现代社会中,更多的年轻人愿意选择单身,不是因为他们不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或者是厌倦生活中另一半造成的羁绊,我想更多的是因为恐惧,他们害怕自己的另一半不能体谅自己,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是害怕生命中的另一个人只是一个自己生活的包袱。周围确实有很多已婚人士向我坦言,“自己的生活完全就是在凑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有这种现象就已经足够让人悲哀了。柏拉图式的爱情几乎没有存在的可能,从爱情到亲情的转换,从激情到平淡,这些我也都可以理解一二,但是生活终究还是生活,作为感情动物,我们还是需要爱来维持我们持久的前进力。
愿每个家庭,每一对爱人,都能活成《我们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