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方惊秋至,眼前但见少年多
作者: 史先慧
如同评价一个人,你不能武断地说他是好是坏,喜欢或讨厌,因为人是复杂的、多面的、变化的。有优点,有缺点,有可爱之处,亦有可恶之点。这是真实的人。张岱言:“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疵癖不掩,真实得可爱。
季节亦然。存在即合理,四季皆可爱。宋代慧开法师《无关门》诗偈:“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忧思悲恐惊缠绕,无挂碍,每年每季每天都是最好的。当然,也有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恰好眠。秋多蚊虫冬又雪,一心收拾待明年。”正话反说,借四季不宜读书讥讽懒学者。
leaf抛却禅理,初秋,较之于酷热的夏,略显凉爽,让久经炙烤的人们顿觉清凉,免去了空调彻夜轰鸣。此时草木依旧绿意盎然,蛙叫虫鸣高低相和。葡萄酸,梨子甜,大枣脆。闷在空调屋里一夏的人们,扶老携幼出去转转,最舒服。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仲秋,谷物归仓,瓜果飘香,一片丰收喜洋洋。且有中秋佳节,亲人团聚,品酒赏月吃大闸蟹。良辰美景,美味佳肴,还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美丽神话堪与幼娃们讲说。仲秋,有着壮年人似的辉煌。
leaf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猛地发现,草枯了,花残了,叶黄了,露白了。如同人突然有一天发现,发苍苍,视茫茫,牙齿动摇,眼袋忽长,皱纹纵横……猛地发现暗生一颗老年斑。欧阳修《秋声赋》有言:“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有一定文化修养、多愁善感的人易有悲秋情结。草木凋零,萧萧秋风,绵绵秋雨,处处失意,事事碰壁,飘零异乡有家国之忧的文人更易触景生情,忧愁伤感。
达观的苏子却言:“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时光流逝,自然轮回。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谓生老病死,皆自然之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同荀子一样,我也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生不喜,死不惧。盛不狂,衰不悲。看得见未来,仍热爱每一个现在。
hill恰好出生在秋,丰收的仲秋。记忆中的每个秋都很深刻。第一次入学,第一次紧握镰刀学收割,第一次品尝落榜的苦楚,第一次感受入职的喜悦,第一次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国庆恰在秋季,好多人的婚期选在国庆节,举国欢庆,金秋十月。其实,每个人一生的大事何尝不在秋季?
不惑之年,步入人生之秋。之前总觉得步入四十岁很可怕,他们成熟稳重,不苟言笑。他们承上启下,在单位是骨干主力,在家是中流砥柱,老小的依靠,也想自由翱翔,无奈翅膀沉重,只得泥潭里挣扎,负重前行。一旦自己接近,反观周围的同龄人,仍和大学时一样,不见成熟迹象。或因一无古私塾中包含先贤圣哲智慧典籍的熏陶浸染,二无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淬炼,大家普遍“年轻着”。
flower四十方惊秋至,眼前但见少年多,耳畔频闻故人稀。四十始立,多读书,汲智慧;勇挑担,历能力。梁实秋言:“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戏的内容。”
人到中年,往后余生,更应懂得:累累硕果、桂香蟹肥是秋,袅袅秋风、飒飒秋雨是秋。萧萧秋色是秋,铮铮秋声也是秋!
flow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