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作者: 菌芝天使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07:53 被阅读0次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在安阳,农民郭鸿齐是个传奇,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他,靠过硬的技术救活了两个机械厂,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科学家。但他却突然改行做菌芝生意,在30年前便以3000万身价成为当地农民首富。人生最顶峰时,他又突然选择了一条外人眼中的不归路,散尽家财去做一项遥不可及的事儿,成了四邻八街的谈资。13年后,他却攻克了一项世界难题,再也没人笑话他了。

30年前,他曾是安阳最有钱的农民

现年76岁的郭鸿齐,曾经是安阳最大的农民明星,人生的前半页充满传奇。郭鸿齐本不是安阳人,老家在与安阳相邻的河北临漳县,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他,靠着自学来的技能,成了临漳县苏村公社农机修造厂的机械技术员,后来靠着一张简单的元件图纸,为这个农机修造厂造出一条特种钢异形螺丝生产线。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这是1970年代的事儿,郭鸿齐这个技工天才很快荣升厂长。但他刚刚使这家连年亏损的乡镇企业变得日进斗金时,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郭鸿齐自幼家贫多病,小学四年级时因为肠胃病控制不住在课堂上拉了裤裆,不得已才辍学在家。

1979年,郭鸿齐在一次事故中受了工伤,身体越来越差,听说安阳县有个最知名的中医叫李万福,于是便跨过漳河来到安阳求医问药。

在李万福处诊治的过程中,安阳豆庄机修厂找来了,以九间红砖瓦房的代价,请这个方圆百里闻名的农民科学家帮忙,郭鸿齐果然不负众望,很快拿出一套新产品方案,仅用三个月就让该厂实现了盈利。

至此,郭鸿齐带着全家到了安阳生活,他伤后脑震荡的后遗症却反复发作,稍一用脑,就头痛得满脸流汗珠子。老中医李万福告诉他,治他的病,需要买灵芝煎汤服用。

1970年代,人工驯养灵芝技术还未被广泛使用。那个时候的灵芝价格绝非一个社办工厂技术员所能够承受的。他和公社书记一样的高工资也仅仅能解决一家老小的吃喝问题。买灵芝比白蛇盗仙草还难。

在安阳养病的郭鸿齐有的是时间,不如读些灵芝类人工驯养技术方面的书,自己学着种植。然后,他真的行动起来:1980年初,郭鸿齐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了赤灵芝、紫灵芝、猴头菇菌等食用、药用菌母种进行种植,居然获得了成功。

两年后,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菌芝生物工程里面,并陆续办起菌种厂、食用菌收购站、安阳食菌机械化生产线和安阳市富康真菌研究所。利用短短的10余年时间,他就获得了3000万的巨额财富,成为当地的农民首富,也被誉为全国菌芝行业的天才。

郭鸿齐的成功,引来了国家农业部时任副部长杜子端的关注,杜子端帮助他走上了产业化道路。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由于这种关注,让他由人们眼中的“天才”,变成了“疯子”。

向副部长打保票,发现牛皮吹大了

1996年春节过后,杜子端送给了郭鸿齐一盒宝贝:上一年他访问俄罗斯带回的白桦茸菌种,并问他能不能将其人工驯化。

郭鸿齐第一次听说这种东西,还没想到他比灵芝还要珍贵,但无知者无畏,处于事业巅峰期惶然不可一世的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有多难。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郭鸿齐等与杜子端副部长合影留念

他拍着胸脯打了保票:三年内拿下白桦茸人工驯化难题,四年内让白桦茸制品走上市场。其实,他嘴里说是三年,心里想的不过是一年两年。

真动起手来,他才发现,牛皮吹得有点大了。白桦茸菌的人工培育,复杂程度超出了他原来的想象,药理学、营养学和真菌学等方面的知识都要用到。

而好多内容,都需要他从头学习。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他就自己摸索。

他四处奔走,购买白桦木等做试验,为模拟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冰箱、冰柜、空调齐动员。一车车木头拉入菌种场,被加工成木屑。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不久,一车车废料又拉出。郭鸿齐不信这个邪,继续一车车收购木料做试验,没钱了就把3辆汽车卖掉。因为收支不平衡,看不到希望,20多名职工离开菌种场,连他的3个儿子也走了。

劳师动众,大规模投入并没有换来多大进展。千百次的试验,花费大量心血驯化出来的白桦茸菌只长到指甲盖大小,就停止了生长,根本没有任何开发价值。这十年当中,郭鸿齐前前后后投入了3000多万元,还停掉了其他产业,可谓损失惨重。但他依旧在坚持,他身边的人都在说,他疯了!

“不攻克这个难题,我死不瞑目;不攻克这个难题,我没有脸面去见杜子端副部长。”这是郭鸿齐对所有劝他放弃的人所说的话。

上帝的神奇礼物,并不容易得到

郭鸿齐一开始并不知道,白桦茸菌种的人工驯化,会是一项非常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

即便在俄罗斯,它的知名度也并不高,人们后来才从小说中知道了它。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的长篇小说《癌症病房》中有一段话:“有一俄罗斯村庄,多年来熬一种气味和色泽类似咖啡的桦褐孔菌茶,结果村庄里无一人得肠胃病及癌症。”

索尔仁尼琴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正是这段话,才让世人知道了有一种叫白桦茸的东西,具有使肿瘤逆转的力量。桦褐孔菌又称白桦茸菌,是亚寒带白桦树生寄生菌。在零下四十度极寒环境下仍能生长。十五年就可以把一株强壮的白桦树精髓吸干,被称为白桦之癌。

白桦茸菌之于白桦树,是癌症;但之于人类,则可能是最有力的“抗癌武器”。据学者考证,在十六、十七世纪,东欧、俄罗斯、波兰、芬兰等地的民间,白桦茸就广泛应用于防治各种疑难杂症,如各种消化器官癌病(胃癌、食道癌、肠癌、肝癌)、心脏病、白血病、糖尿病等,都显示出极好的效果;它还能分解细菌病毒,排除肝、肾、脾脏的毒素。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冠以白桦茸“上帝赐给苦难人类的神奇礼物”、“森林钻石”、“免疫之星”等诸多美誉。前苏联、日本、美国等地的医学家也证实了它的部分功效。

白桦茸菌如此神奇,何不推而广之,让众多的癌症患者获得新生?关键问题,就在于它的稀缺性,达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据研究,每三万棵白桦树才有可能生出一个天然菌体,而且还要受制于其他客观条件;有的林区,产菌体的概率达到三十万棵产一个菌体。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千金易得,一茸难求。正因其稀缺,攻克其人工驯养难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医学家、菌学家的梦想。

但是,谁又能拔得头筹呢?

13年填补一项国际空白技术

但他并不满足

郭鸿齐摸索了10年时间,竟然找不到白桦茸菌不成功的原因;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等他找到原因时,竟然那么简单。

2007年的一天凌晨,睡不着觉的郭鸿齐,倚在床头看一本健康方面的杂志。一篇日本人利用桦树液制成保健饮品的文章,让他顿时醍醐灌顶。他拍着床帮大喊起来:我找到了!这喊声惊醒了老伴,以为他真的疯了。

他并没有疯。由这篇文章推一反三,他终于找到驯化白桦茸的正确方法,并特意建立了白桦茸拟生态培养工厂进行实验。在试验中,还创造出用五谷杂粮和特种药食植物进行白桦茸培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9年初,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确认了郭鸿齐的白桦茸人工驯化技术填补了此项技术的国际空白。同年,他的白桦茸技术被安阳市确认为安阳市科技成果,同时也获得了省级科技成果奖。2016年,白桦茸拟生态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第十一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大会上,郭鸿齐被誉人工驯化白桦茸之父。

他用13年时间,攻克了一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但他并不满足,又选择了另一个技术难题:药用腐生真菌培养基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

这对于76岁的郭鸿齐而言,“廉颇”是否老矣?

A

相关文章

  • 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在安阳,农民郭鸿齐是个传奇,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他,靠过硬的技术救活了两个机械厂,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科学家。但他却...

  • 鸿齐复合菌粉适合人群

    郭鸿齐复合菌粉有多种珍惜食药用菌,复合而成。因其独特的培育方式,营养成分是菌类菜品的数十倍。 白桦茸,别名桦褐孔菌...

  • 云南满泽白桦茸 俄罗严寒地区桦树茸价格及怎么泡水喝

    桦树茸又名为白桦茸,很多不知道白桦茸和桦树茸的,其实桦树茸就是白桦茸,白桦茸就是桦树茸,都是指白桦树,桦树上的一...

  • 【白桦茸】

    《昊蕴景通科技生物有限公司》

  • 2018-07-16

    白桦茸的历史 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寄生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白桦树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00...

  • 白桦传奇

  • 《学习之道》关于写作的密码(三)

    (齐帆齐微课) 超级畅销书《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教授与牛津学霸奥拉夫•舍韦强联合创作,经过几十年的写作、教...

  • 云南满泽俄罗斯桦树茸茶的食用方法及用量,怎么吃效果好

    云南满泽桦树茸又名为白桦茸,在产地俄罗斯严寒地区,常见服用方法就是泡水、煮水两种。不同产地,不同品质的桦树茸,每...

  • 2018-06-15

    鸿齐复合菌粉适合人群 郭鸿齐复合菌粉有多种珍惜食药用菌,复合而成。因其独特的培育方式,营养成分是菌类菜品的数十倍。...

  • 《白桦》教后记

    通读诗歌后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大意;接着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探究交流;然后“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鸿齐教授与白桦茸传奇 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nr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