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金指尖,业余撰稿,出版过《魔法猫王》《风过秋垭》巜晴天明月》等。✍️关注自媒体写作+思维提升+个人成长✍品好书美文,观世相百态,悟人生智慧!欢迎关注我,一起蝶变新生,复盘人生!
你就是懒!
声色俱厉,生活中这种责备屡见不鲜!这种责备赤裸裸表明,懒纯粹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但有医生说懒可能是身体生病了,心理医生说懒惰可能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拖延症呈现出来的懒。
疑惑了:懒,到底是身心问题?还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汇聚了千万人脑的电脑度娘告诉我们:懒,既不是纯粹的身体疾病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心理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
从生理角度来看,持续的懒惰或缺乏动力可能是一些身体健康问题的症状,比如慢性疲劳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在这些情况下,懒惰是身体状况的外在表现,需要通过医疗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
从心理层面来看,懒惰可能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如拖延症、缺乏动机、抑郁情绪或逃避机制等。心理障碍或情绪问题可能导致个体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显得“懒惰”。这更多的是一个需要心理干预和调整的问题,而非道德判断。
至于道德层面,虽然某些文化或社会观念可能将懒惰视为道德缺陷,但从专业的心理健康视角出发,这种看法可能过于简化且不够准确。将懒惰直接归咎于个人品德,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心理和生理因素。
综上所述,面对懒惰问题时,更科学的态度是综合考虑个体的具体情况,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无论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措施。
天助自助者。对于个体而言,不要等救世主,全然寄希望外界主动为你援手。认识到上面那些层面并寻求适当帮助是关键。
如果你有不由自主的少气懒言,懒做懒散,它并非你罪该万死的道德污点。懒病本不是你的错,但以此作为借口,理直气壮一直懒下去就是千错万错的罪过了。
生病了,得治!对懒,讳疾忌医总会病入骨髓的,意志克服不了的,时间治愈不了的,你总得想方设法从内到外,心病就心药医,系铃就解铃,千方百计,治好懒病,活出健康阳光积极蓬勃好人生!
图片
亲爱的们,读到此文,麻烦动动您的金手指,给个好评和关注!谢谢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