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村有个别具一格的院子有十九孔窑洞一字排开,它有一个具有时代气氛的名字,叫延安院,是当时北京插队知青年和本村青年合力,在一片荒坡上亲自修建的。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知识青年分配给你村,是上级对你村的认可和肯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在当时知识青年也都是16,17岁刚出校门一腔热血,天不怕地不怕,可畏初生牛犊不怕虎,洋相也出了不少,小麦当韭菜,大坡不敢下,可谓,手不拿拎,肩不能挑。
别说干活,就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喝井内的十粪水,见山村人用大笼屉蒸的大馒头,都感觉新鲜,和不卫生。
当时的疏菜是地里的韭菜葱,茄子黄瓜西葫芦,冬天是自己腌韭菜,黄葱叶,芥菜和酸菜,豆腐就是奢侈品。
这对当时的北京小青年真是天壤之别,在北京的是砖瓦与水泥结构,到这住的是土窑土坑,大马路变成羊肠小路,白衬衫上一天下来泥土一身,渐渐变土黄色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