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七·八三】
诗占身份,往往有之。庄容可未遇时,咏《蚕》云:“经纶犹有待,吐属已非凡。”后果以状元致官亚相。唐郭代公元振咏《井》云:“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亦此意也。齐次风宗伯,年十二《登巾子山》云:“江水连天白,人烟满地浮。巾山山上望,一览小东瓯。”龙为霖太史改官为令,《咏大树》云:“但教能覆地,何必定参天?”陆双桥贫困,《有感》云:“老骥尚怀千里志,枯桐空抱五音材。”
庄容可,即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人。祖籍福建晋江,其父定居番禺。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未得志时曾留居澄海县江度庄厝数年,在“含辉精舍”设馆课徒,并发奋研习经史。乾隆四年(1739)于蓬洲上京赴考,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授修撰,入值上书房,任侍经筵官,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升户部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福建巡抚等。文才敏捷,识度宏远,廉洁自矜,勤政爱民,尤以治水政绩彪炳于时,深为世人敬重。
亚相,音yà xiāng,官职别名。在汉代,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若缺丞相,常以御史大夫递升。唐以后常称御史大夫为亚相。清代亦用作协办大学士的别称。
郭元振(656—713),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授主客郎中。武周大足元年(701),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北却突厥、西走吐蕃,拓境一千五百里,大兴屯田,促进凉州地区得以安定发展,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唐中宗时期,因反对引入吐蕃军队攻打娑葛而得罪宰相宗楚客,险遭陷害。景云元年(710),入为太仆卿。次年,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改兵部尚书,封馆陶县开国男,成为宰相。先天二年(713),再次拜相,参与肃清太平公主集团,封代国公,出任朔方军大总管。参加唐玄宗骊山讲武,犯军容不整之罪,坐罪流放。唐开元元年(713),受特赦,迁饶州司马,抑郁而终,时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子少保。
齐次风,即齐召南(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清地理学家。幼有神童之称,精于舆地之学,又善书法。雍正七年(1729),乡试中副榜,雍正十一年(1733),举博学鸿词,以副榜贡生被荐。乾隆元年(1736),参加博学鸿词考试,钦定二等第十名,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次年参修《大清一统志》。乾隆六年(1741),撰《外藩书》。十二年(1747),充《续文献通考》副总裁。十三年(1748),擢内阁学士,命上书房行走。迁礼部侍郎。十四年(1749)夏,召南散直堕马,触大石,颅几裂。及冬,因乞归,固请乃许。二十六年(1761),完成最重要的作品《水道提纲》28卷。三十二年(1767)因受族子周南牵连,被定隐匿之罪,籍没家产,后赐还十之三四。次年卒。另著有《宝纶堂集古录》、《宝纶堂文钞诗钞》、《齐太史移居集》、《琼台集》、《历代帝王年表》、《后汉公卿表》等。
巾子山,即巾山,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古城区东南隅,高百余米,三面临街,南濒灵江。山顶有双峰,分东峰、西峰,两峰相距五、六十米,为巾山的最高点,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标志。双峰于唐代始建双塔,南宋临海人陈耆卿所撰《嘉定赤城志》记载:“两峰如帢帻,一号‘帢帻峰’,其顶双塔差肩屹立”。巾山双塔,临海人称之为:大塔、小塔;大小双塔又称“文峰塔”。大塔螺旋中空,内有石级盘旋而上,可以登顶远眺,小塔实心。按:在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也有一座“巾子山”,但海拔仅有24.5米,说穿了就是一个矮小土丘。它的得名源于“山形卓立,形如巾帻。”显然与齐召南诗中“巾山山上望,一览小东瓯”不相符。另,齐召南是天台人,是台州府下属县,而巾子山则在台州府治临海。年仅12岁的齐召南随家人去台州府城里还是有可能的。
东瓯,音dōng ōu,即东瓯国,九州境内的古国名。前身是东瓯部落,是汉族先民的一支。早先称“瓯越”,又名“东越国”,位于今浙江省南部,地域包括今温州、台州、丽水地区。相传为越王无彊的次子欧阳蹄所建立的国家。无彊伐楚失败后,由于其生前未曾指定王位继承人,起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闽越国,次子欧阳蹄(又名欧阳宰勋)在欧余山之南建立瓯越国,以欧阳为国姓。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起兵抗秦,欧阳摇(即驺摇,姒姓,欧阳氏,号毋馀,战国时一般称人氏而不称姓,故称为欧阳摇)率领瓯越吏民从诸侯反秦。楚汉之争中,助汉击楚。汉惠帝三年(前192),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世俗称东瓯王,国亦被称为“东瓯国”。欧阳摇成为温州历史上第一位被朝廷封王的首领。他改变了瓯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等野味海鲜为食的原始生活,瓯地民众敬奉如神。
龙为霖(1689—1756),字雨苍,号鹤坪,四川巴县(今重庆)人。幼聪慧,九岁能文,十一岁入县学,康熙四十四年(1705)十七岁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联捷会试。初官云南太和知县,后升石屏知州、广东肇庆府同知、潮州府知府。后为流言诽谤去官。潮人追思,立祠以祀。乾隆元年(1736)召见起用,坚辞,请终养返里,奉母家居二十年。晚年好静,居九龙滩别业以终。著有《荫松堂诗集》、《橐驼集》、《读诗管见》、《本韵》等。工书法,真草俱佳,指书尤绝。
陆双桥,不详。
五音材,喻指制琴的木材。古琴都用梧桐(实为泡桐)木制作。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行配属为“土、金、木、火、水”。《礼记》记载:“宫音”代表天子,统帅“众音”,“商音”代表臣子,“角音”代表百姓,“徵音”代表政事,“羽音”代表万物。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