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4/365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今天是4月5日,星期三,清明节,农历闰二月十五。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
时间并不固定,一般在四月四日与四月六日之间。多一般在四月五日。
清明节是节气与节日合二为一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在外流浪了十九年。介之推一直伴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不惜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吃。重耳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当上了国君,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给跟随他流亡的人都进行隆重地封赏,只有介之推不愿接受封赏,带着自己的老母亲,躲进了深山。晋文公怎么找他,他都不出来,没办法,晋文公决定烧山,逼介之推出来,结果介之推和他母亲被活活烧死在山中。晋文公悔之莫及,下令全国在这一天不准生火,只能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之后就是清明节,大肆进行祭奠先祖的活动。
古代的寒食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后来慢慢和清明节合二为一。
中国人历来重视祭祀祖先。清明节被赋予重要的文化内涵,所以是极为重要的节日。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的基本礼俗主题。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近现代,无数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甘愿以身报国,血洒热土。新中国成立了之后,清明节,祭奠英烈就成为清明祭扫的重要内容。政府也出面要求人们观看缅怀先烈,致敬先烈的专题片。学校尤其重视,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机。
在革命纪念碑前,孩子可以更真切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并且要努力学习,未来要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强大无敌。人民能生活的更加幸福自由。
清明节另一个重要的习俗是踏青。清明时节,万物生长,气清景明。是应该出去与大自然亲近的时候。这时节人们郊游、植树、踏青,最是心情愉悦。
可是,清明,昨天我们感受了春雪纷纷,今天清明的正日子,更是狂风大作。人们纷纷翻出已经被洗净搁置起来的棉衣穿上,还冷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即将立夏之际,又一次重温冬的凛冽。在霸道的天气面前,人们只能伏低做小,俯首臣称,毫无办法。
这样的天气,踏青、郊游的雅兴是一点全无了。非必要不出门,宅家消遣吧。纵是清明好时光也只能辜负。
但愿明日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再携友同游,观湖光山色,赏自然美景,愉浮躁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