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贺新郎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05:38 被阅读0次
夜读:贺新郎2

“梦绕神州路 ”,是说我辈灵魂都离不开未复的中原。“怅秋风”三句,写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此句将南宋局势,缩摄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发出强烈的质问之声,绝似屈原《天问》之风格。

首问: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须知狐兔者,既实指人民流离失所,村落空墟,只剩野兽乱窜,又虚指每当国家不幸陷于敌手之时,必然“狐兔”横行,古今无异。正所谓“地走人形兽,春开鬼面花 ”,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此情此景让许多后来读者产生共鸣。

接下来化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言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离然分别,悲可知矣!——上片一气写成,全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两句,其苍劲有力,字字沉实,作掷地金石之响。

过片预想别后情景,饯别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起,产生一丝凉气。天上的星儿一眨一眨地出现。“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阳、苏东坡,写“微云渡河汉 ”,写“疏星渡河汉 ”、“金波淡,玉绳低转”,为什么情调如此相似?而对于芦川,悲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显示出了深挚的感情。如以“闲笔”视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晓细品,浅人难得深味矣。

接下来写此别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处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难,相距万里,想在一块儿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经是不可能的!语云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距离衡阳几许?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付?不但问天之意直连上片,而且痛别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关心国家、社会,纵怀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关切者,绝非个人命运得失穷达,又岂肯谈个人琐事。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是此句的依据。

情怀既然这样,何以作词?所谓辞意俱尽,遂引杯长叹,且听笙歌。——以此豪迈之言借以打发心头之痛,作者用笔如矫龙,不以陈言落套为比。

凡填《贺新郎》,上下片有两个仄起七字句,不得误以为与律句全同,“高难问”“怀今古”,难、今二字,皆须平声(与上三字连成四平声),方为协律。又两歇拍“送君去”“听金缕”,头一字必须去声,此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无一二人。故此说明,以示学人。

相关文章

  • 贺新郎·书斋夜读

    入夜重开卷。拥台灯、临窗对月,秋风轻翦。伏案千篇人不寐,又见冰轮光满。应笑我、以书相伴。漫解文章须多读,亦自知、学...

  • 辛弃疾的《贺新郎》

    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声韵有如摩擦,笔力冠绝古今,堪称古今《贺新郎》之冠: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南宋·辛弃疾 ...

  • 宋词五

    贺新郎 端午 ...

  •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蒋捷 《贺新郎》

  • 宋词四

    贺新郎 九日 ...

  • 辛弃疾、陈亮——以词会友之行

    词作:《贺新郎》

  • 夜读书2

    读汪曾祺老爷子的散文每每被其折服,生活百态,柴米油盐皆成文章!夜深了,老爷子的《 做饭》读的正爽,明明晚饭已经吃饱...

  • 夜读·宋词(2)

    “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侔秘府”,这是《宋史》对宋初作家钱惟演的概括,爱读书、爱藏书、爱编书、爱写书,近乎痴...

  • 夜读·唐诗(2)

    唐初三、四十年间,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诗风痕迹。士大夫们争相效仿,以绮...

  • 夜读故事(2)

    成为同桌之后,他们两就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同学,两人一起出没在教室,食堂,运动场,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学习。此外,他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贺新郎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q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