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会说,长寿老人有长寿基因。应该有这种因素吧,反正有些反例是有的。
比如类风湿、心脏病如果追溯会发现往往上一代人会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不能说是单单身体基因遗传的原因,因为性格、做事方式、面对困难挫折的应对模式等等,都会遗传下来,所以因此而形成了类似的疾病。
相反,好的应对模式,健康的饮食和心态传下来,长寿也就传下来了。
所以,这里我不想讨论遗传的事,想要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
尽管饮食很重要,但是心态更重要。
曾经有一个练瑜伽的友友,是个妈妈,她自己是家里吃冰激凌最多的人。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就在买雪糕。“孩子们倒是不怎么吃,就是我离不开,经常买很多放到冰箱里,随吃随取。”
不可思议!
经常是给孩子传递不要吃冰激凌雪糕这样的凉东西太多,会把胃口吃坏。反倒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把握度,常常和孩子因为这一点事闹得不愉快。高途的宋老师,也是说她儿子喜欢吃冰激凌,她就经常会买来放在冰箱里给儿子吃。
在条件不好的年代,也有长寿老人。有人说吃素食好,的确有素食长寿老人,但是也有吃肉的长寿老人。
特别讲究养生的吃法的的人有长寿老人,但是也有的长寿老人并不特别讲究养生的吃法,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养生吃法。
这两天办公室一个同事说起她的婆婆,今年95岁,身体硬朗,该过生日了,正在想着去饭店过生日还是在家里。
听说她的长寿,我忍不住想要问一下,“你觉得婆婆最大的长寿因素是什么?她是不是心态很好?”“是的,她什么闲事都不管,心很大。”她还常说一句话“不怕生孩子完,就怕命太短。”她老公是婆婆的老生子,这一阵子正轮到他们家管。
在老太太阳了的时候,都是他们跟着睡,照顾。大哥哥们都有了第三代,都在忙自己的,但是孩子们都对老的人很好。
老太太一共有兄弟姐妹六七人,其中一个妹妹也是个长寿老人,也活了90多岁。但是她有一儿一女,都不孝顺。
同事的家人经常会把这个姨姨接过来和婆婆同住,给婆婆买什么都是买两份,给姨姨也买一份。
但是姨姨住几天也就走了,她担心儿女说他她们不管她,还让表兄弟们照管。
她也活了90多岁,心态很好,尽管孩子们不孝顺。
同事还讲了一个在陪老人住院的时候见到的一个长寿老人,也是90多岁。
照顾他的应该是他的孙子,可能是他老二家的儿子,应该是老二可能是没有了,所以轮到的时候都是孙子在照顾。
其他孙子都在北京什么远的地方,这个孙子在石家庄。
有人问他还没吃饭吗?他笑呵呵地说,“大孙子还在睡觉呢。”孙子照顾很好,但是年轻人和老人习惯不一样。老人也乐乐呵呵。
想象儿子比自己走的还早,这是多么大的打击,他也能调整心态,活到长寿。
长寿老人是给世人,给年轻人很好的榜样。
保持好心态,把别人的事都交他们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像王尔德说的“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做一个长寿老人,经受需要经受的,多见识,少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