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采访︱留学低龄化、平民化的今天,海归就业如何?

采访︱留学低龄化、平民化的今天,海归就业如何?

作者: 廖晨妆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16:51 被阅读0次

    最近采访了好几个年轻貌美的海归小朋友,

    采了一篮子有趣的故事,

    结论却很朴实。。。

    (长文预警)

    杉树科技上海办公室,定价组的同事们在为下一次汇报做准备

    时间走进6月,在上海的一所所高中里,接到海外名校offer的高三生渐渐平复狂喜的心情,冲刺高考的高三生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在一所所大学里,不少毕业生已经签下了心仪的单位,也有一些毕业生还在兜兜转转,努力接受现实,和自己妥协……与此同时,在海的那边,走向毕业季的留学生们在“回去,还是留下”之间纠结不已。

    于出国时的志得意满相比,回国求职的路上,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呢?

    01

    一身武艺,空成屠龙之技

    从巴黎到北京距离28335.87公里,这条路小王走了6年。这个长发齐肩、小麦肤色的女孩有着洒脱的笑容。6年年前,她从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毕业,开始了环游世界之旅,先是到新加坡NGO组织从事青少年保护工作三年,这三年她潜水、逛美术馆、寻觅美食、穿梭在各式花园之中。新加坡宜人的人文环境让人慢慢沉下去,小王觉得太“闷”。一天,她在母校官网上逛,发现一个欧盟联合办学项目——欧洲四国游学。她听到了怦然心动的声音。于是接下去的两年时间,她和其他13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波兰、西班牙、英国、巴黎四地的大学的课堂上研读联合国视角的NGO案例,还利用在读期间玩遍了当地周边的国家。去年,她结束了最后一站巴黎的学习。“在外面漂泊这么多年,我想着也该回国了。”早年间国内NGO行业发展缓慢,从业者收入相对较低,这几年发展加快,从业者收入也有所提高,不过相对而言依然不算高收入,往往达不到海归期待的薪资水平。

    不过最让小王不爽的不是薪资,而是NGO行业专业度、细分程度逊于国外。她笑着调侃道:“我最大的感觉是——杀鸡焉用牛刀!真是‘焉用牛刀’啊。”她连说两遍,然后举了一个未成年人遭遇性侵的例子,“国外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从学校到家庭、医院、社区,会系统性地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应对心理创伤和复原。可是在国内,很多地方,将罪犯处理了事情就结束了。”“还有,”小王说得停不下来,“走进二三线城市的儿童关爱之家,宣传墙上都是防拐卖、防意外事故等内容。但其实儿童保护涵盖的内容很广,在国外,性侵、家暴、校园霸凌等更隐性的伤害都属于这个范畴。”王沉话语间带着些许无语。从巴黎回来后,因为国际NGO组织都在北京,所以她也移居于此,不过作为项目领队兼专家,她经常到二三线城市的省会培训当地青少年保护组织的老师。他们对于“社工”一词的理解也让她无语。“说起社工,我们脑海里第一反应是居委会大妈的角色,但其实在国外,这个岗位专业性极高,具有与律师、医生同等的社会地位。”类似的“文化冲突”无处不在,让她不时感到尴尬。

    近年国内二线城市发展迅速,但采访中记者发现海归们回国的首选城市依然是北上广深。NGO行业的跨国公司汇聚在北京,因此对于小王来说,因为行业衔接的关系,她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去北京生活。全国大型NGO公司有一半多都在北京,但作为有名的不宜居城市,这里的生活让她吐槽无力。

    国内一些行业发展落后于国外,一些海归原本信心满满地带着国外的先进理念、技术,想要帮助国内企业改变落后的领域,但有时候不免被“雷”到。除了这种暂时的不匹配,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海龟毕业生的国外学习、工作经验和国内市场需求脱轨,不接地气。比如回国创业让几万美金打水漂的杨士晔。

    杨士晔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2009年毕业生。2011去美国念教育学硕士,毕业后顺利地在美国找到了一所私立学校做老师。这所学校完全是她喜欢的模样,学生聪明,同事和睦,领导赏识。工作的第四年,她开了一所中文学校。中文学校的开办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她所在的城市很小,一下子口碑就传了出去,没过多久就招到满员。开中文学校的经历让她对自己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我不仅只能做一名老师,还能经营一个公司,并获得好的营收。相比做老师,在一个小教室里上演一场场我已烂熟于心的表演,我渴望更大的舞台,学习更新的知识,带着更多的人一起奔跑。”

    于是杨士晔想到了回国。在美国的人隔海相望国内,那边永远给人华灯初上的感觉,而美国已经灯火阑珊。更何况作为中国人,她自认为打开国内的市场更容易。膨胀的自信心让她果断地把学校卖了,花了三个月时间请好莱坞团队做了一段教育动画片,融合了她的教育理念,写下了第一份商业计划书,踌躇满志地回国去开创“大事业”了。

    本以为一切会像当初开中文学校那么容易。中文学校的成功给了杨士晔这样的信念: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不用担心没有市场。但现实中,国内的市场比美国要复杂得多。

    “你告诉我我投1000万下去,多少时间能回本?每年盈利是多少?”见了差不多五、六个投资人,所有人在看完她的商业计划书后都问了她这个问题。做投资行业的朋友说:“你瞎写也没事,就要画个饼,让投资人觉得他扔下去的钱能钓大鱼回来。你得告诉他怎么钓鱼。”“这鱼怎么钓?一部成功的动画片涉及好几个环节,制作,宣传,发行,周边,哪个公司有能力产业链全包?在美国,独立制作公司就管制作,各个环节合作最后就成一部片子,我就想做一个专门的制作公司。”“那是在美国,中国不是这样。”

    向中国投资人要钱,却妄想以美国人做事的方法来要钱,这怎么能行得通?她这才明白过来,这里有这里的规则。

    “要不去问问腾讯、爱奇艺这些公司,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合作。”朋友这样建议。爱奇艺动画部总监是一个中年男子,他看了短片后很客气地问:“你们这个是想给一二线城市的孩子看还是三四线城市的人看?”“一二线吧。”“给一二线城市的小孩看,感觉你们这个设计有点土也不可爱,人物穿古装。还是2D的,没有技术含量。”听完这话,杨士晔的心凉了半截,“是想突出中国人物特色,所以设计了古装。2D是因为我们觉得孩子看3D没有必要。”“哦,那你们再想想,可以看看日韩设计,比较洋气。”回到家,杨士晔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他的这番话等于对她们的动画片判了死刑。但她心里是不服气,日韩的幼儿动画设计千篇一律,这是给中国孩子看的动画当然得看点传统中国的东西。“你这是美国人的思维,中国孩子想要看扎眼的洋气的东西。”朋友一语点破。

    在美国待了差不多八年,回国以后,杨士晔看到很多事情都会情不自禁地和美国做对比,思考问题的时候始终带着美国思维。这离开的八年,中国的社会对她已经很陌生了。“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国内消费者的水平是有一二三四五线城市之分。在美国大都市和小城市的人接受的教育相差无几,而在中国一线城市和四线城市人的眼界和教育水平大相径庭,而我却大言不惭地想要整个市场。作为一名创业者,也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而是想把我认为好的东西硬塞给他们。”几万美金就这样打了水漂,回国创业的第一回合以失败告终,却也逼杨士晔冷静地思考自己创业的初衷是什么,自己能够给予消费者的是什么,以及消费者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带着这样的思考,她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02

    你说的,我听不懂;但你的辛苦,我看得见

    陈杨锟在法国留学毕业后,先在当地一家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了四年多,2015年回国。法国工作期间,他周围法国同事常常辩证地看问题。有一次他参加培训,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出一些新技术的案例让大家评论。在他看来很不错的新技术,法国同事竟然给出了非常多的保留意见,设想这些新技术可能存在的缺点,维护性的问题、可靠性的问题等等。

    “我们倡导批判性思维,但其实这种思维方式也需要辩证地看。”在国外锤炼出的严谨思维本来是优势,但是在回国面对客户的时候,这种思维常常导致他不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决策,这种思维就变成了一种束缚。“后来我遇到类似的事情,就自己体会、磨合,找到平衡点。”

    面对客户时需要磨合,面对同事和领导同样如此。Olivi刚刚入职三个月就感受到了国内外职场不同。“我2010年出国,在丹佛大学读金融专业,今年年初回来,找到了这份工作。”回国小半年,她的职场初体验是工作和专业不太匹配,需要要补很多课,这让她有些沮丧:“因为不是美国名校出身,别人也不会太把你的留学经历太当回事,所以职场上多少会受到一些冷言冷语。”Olivi觉得国内和美国工作的最大不同是,没有人会花时间和心思来培训,大家觉得很多东西新人天生就应该懂。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会碰很多壁。“这可能是国情决定的,大家竞争意识强烈。即使在一个team里,很多人也不愿意去主动share很多本来应该共享的职场资源。”

    “没办法呀,所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可能因为同事都很忙,所以顾不上教我们,又希望新人很快上手。”她想了想,又说:“这和中国人的委婉的说话方式也有一点关系吧,美国人是比较直接的,遇到问题,会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03

    996 也要回故乡,是我最后的倔强

    去年,全球化智库(CCG)发布了《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后文简称《报告》)显示,海归人才薪酬分化加剧,高低薪差距接近8倍。薪资水平也不像过去那样和是否为海龟身份明显挂钩了,薪资待遇如何要看个人能力。于此同时,国内外工作压力差别更是有目共睹。

    海归圈有个共识:生活还是国外好,机会还是国内多。阳光沙滩、音乐美酒,在国外,每天可以过着work-life balance的安逸生活,国内一些行业普遍很辛苦,很多留学生都纠结要不要受这个罪。对他们而言,选择归国等于选择了一条拼搏的道路。

    “想到回国就想到了新闻里面的996,想到了那种回国辛辛苦苦十年买一套房的压力和不值,想到国内到处都是同一种声音、不够多元化的枯燥。”LifeIsAmazing的这个排比句道出了很多留学生的心声。

    六七年前回国从事游戏美术设计的波对近三年的海龟们深表同情。他告诉记者,游戏行业在2015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经历了一波风雨,公司倒了不少。剩下的公司因为版号问题,新产品上线困难。新项目被减少,甚至裁员情况很多见,导致行业加班严重成为常态。之前他在腾讯工作时,同事们都是晚上十点以后下班,有些公司加班到凌晨都是常态,比如网易。“我有个同事已经是技术族群中的中层领导了,还常常工作到凌晨。我也因此辞职了。”

    游戏行业近三年回来的海归倍感压力,他也接触不少这样的年轻人。“就业机会少了,生活压力大了,别的不说,我还好早回来几年买了房,现在回来再工作挣钱买房,我就觉得没什么希望。”

    杨露发挥专业优势,为蒙特利尔爵士芭蕾舞团的新闻发布会做翻译

           怎  么  破 ?      

    第一步: “佛系留学生” 也要尽早制定职业规划

    《报告》显示,当被问到“你是为什么会选择留学”时,新一代海归的答案更偏向于“体验派”。有76%的海归表示体验文化、生活和丰富个人阅历是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

    留学生似乎变得越来越“佛系”,当他们毕业时,或许应自问:我准备好了吗?社会不是游乐场,企业不是象牙塔,毕业前没准备好还能用实习弥补,如果毕业后没准备好,试错成本就高得多了。

    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的陈杨锟早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他目前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工作,曾经国外留学三年,并留在当地工作四年,2008年出国,2011年毕业,2015年回国。法国这段工作经历给了他研发背景和法国人脉,因为回国后在中国的分公司工作,所以之前积累的人脉也能用上。“回想起来,找实习的和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能操之过急,要有的放矢,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他强调,找实习对学生并不是一个负担,更多的是机会,在实习中可以学习经验,了解行业,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再具体找实习和工作的操作中。

    “我在回国还是留法的选择上没有花太多时间考虑。因为出国时就决定要在法国工作一段时间,积累工作经验后再回国。”在法国工作可以体验和融入法国的工作环境,因为在学校接触的社会还是有限的,学习的内容也相对比较单一,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能接触更多的同事,体验法国的工作和思考方式。

    “2015年选择回国,也是毕业时就规划好的。”中国代表未来先进的生产力和效率,在职业发展上有更大的空间,同时离家人也更近也是一个很现实的考虑。法国这段经历给了他研发背景和法国的人脉,因为回国后在中国的分公司工作。

    在陈杨锟看来,找工作和实习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性格来决定的,要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一个剖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兴趣在哪里,最好写下来,心里有底。这样才能得出结论,自己今后想做什么、往哪个方向发展。

    第二步: 通过实习了解行业细分领域,找准自我定位

    毕业后首选留在国外的毕业生,一般都会努力在国外找实习。《报告》显示,海归群体中近七成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老员工”选择回国。同时,也有很多顺利回国求职的留学生,会千方百计在留学期间找一个国内公司的实习机会,比如关注来校开宣讲会的国内公司等,飞回来实习一段时间,将之作为跳板。如此,最终在国内找到满意工作的几率会大大上升。当“国内实习”对接“国内工作”,海归求职更为顺理成章。

    赵珂珍2016年考入斯坦福大学,在工学院的环境流体力学专业读研。18年六月份回国,跨专业求职。

    毕业前一年,她萌生了回国的打算,便开始努力找国内的实习。但她失望地发现,国外学的课程很多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领域的,而国内的工业界真正使用这些算法的公司当时不算特别多,大多数集中在BAT这一类互联网性质企业。“其实在硅谷的很多2B2C企业里面都有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岗位,但16、17年前后中国的2B端真正应用大数据的企业并不多,数据管理和数据思维相对于国外比较滞后。”

    赵珂珍没有放弃,依然不断关注国内相关行业的招人情况,向学长学姐们咨询求职信息和求职情况,并关注到学校里开展宣讲的企业。“正好国内一个物流行业的头部企业到学校做宣讲,他们在组建数据分析挖掘的团队,于是我幸运地加入了他们,也算是我在物流-供应链相关行业入行的一个契机吧。”有这个实习经验之后,她最后一年的学习选课更有针对性了,因为她在实习中感受到数据科学在中国工业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也打定主意毕业回国并往这个领域走。

    “实习的时候,我也一度迷茫过是回国还是留美、进入什么性质的行业等等之类的问题,做了很多尝试。” 赵珂珍顺利地度过了这段尝试期。实习结束之后,她的基本思路比较明确了,找工作就很顺利:一方面老东家原意给return offer,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她已经对行业有了一些接触和了解,这时候她已经把求职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第三步:  挖掘人脉的第一桶金

    在国内,学长已经供职于一家大公司,学弟学妹可以联系他们获取信息,而留学生往往只能在网络上找信息。再加上国内校招时,很多国家的学校还在上学、考试,所以人脉对于海龟毕业生的意义更大。学长、老师、实习期间的上司和同事,这些都是留学生可以重点关注的人脉。校友会等人际关系网络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斯坦福校友会,赵珂珍早就联系过“老学长”——杉数科技公司的CTO王子卓,实习结束后,赵珂珍得知他最近恰好在旧金山湾区出差,赶紧约他喝咖啡。“我们见面聊了聊,觉得王老师的杉数科技公司做的事情正好是我在琢磨的事——在工业界的供应链利用数据科学来推进智慧决策。越聊越觉得,‘就是它了!’当时也是一腔热血吧,毕竟王老师的创业团队正在寻找一个切入点进行细部优化,如果顺利,我国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能够在很多环节得到提升,对于后续的发展来说也是很良性的。所以我就加入了这个团队,一直到现在。”

    作为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电影研究专业在读硕士,葛许越的回国之路也因为师兄而变得宽广了不少。他目前的目标是国内某知名公司的游戏和影视开发部门,也有意接触了一些行业相关人士。“上戏读书时,一个师兄曾带着我参与编写剧本项目。他说,他说,等我回去,希望我可以去他所在的公司和他一起奋斗。可以帮我推荐一个游戏剧本的岗位。他一直等着我回去呢。”葛许越坦言,艺术专业找工作的难度较高,如果没有这份邀请,自己回国就业的路上会更为云雾缭绕、忐忑不安。

    2011年,陈杨锟的妻子杨露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专业,同年开启了留法之旅。在法国新索邦巴黎三大,学习的专业是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法国国家对于文化行业十分重视和支持,加之法国固有的丰富文化遗产以及创新发展思维为这一行业创造了许多实践机会,尤其是短期的实习机会:我曾经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Monumenta展上担任讲解员,在巴黎东方文化中心任行政助理,毕业实习更是有幸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完成。”实习期间,她给时任上海法领馆文化领事Marion Bertagna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临近毕业时,杨露一度希望留法参加工作以加深对行业的了解,但很可惜,由于毕业实习期间不在法国,没能有机会找到适合的工作。无奈再次申请学校,并被巴黎十大录取,才得以获得学生居留身份再寻找就业机会。学期过半,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文化处的工作压力剧增,所以增加了一个岗位,MarionBertagna的一通越洋电话让她决定放弃等待,回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工作。

    杨露觉得自己很幸运,“每每我想要做出职业转型时都能遇上贵人,通过朋友的介绍和领导的推荐找到下一份工作。”她先后又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和上海大剧院获得工作学习的机会。善始善终的工作习惯让她与曾经效力的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成为下一份工作中亲密的合作伙伴。

    回望过去,杨露给海归学弟学妹们提出一些意见:“首先,要勇于巧妙运用学生身份,很多遇见“贵人”的机会是可以在做学生项目、实习的机会中获得的;一定要多多积累、多看,多实践,多思考,这就是你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你的所见所闻将成为你为自己铺下的道路;第三个建议是写好“动机信”,为求职岗位与自身的背景和愿景建立起合理关联。当你内心能说服自己“这份工作就是为我另身定做的”“这就是我应该要做的事业”,便一定能打动用人单位。”

    第四步: 主动适应“大环境”,找到适合的“小环境”

    “一旦决定回国,行业选择要慎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非常重要。同时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国外积累的一些习惯和工作方式在国内其实很可能是劣势,需要在工作中很快认识到并调整。要主动适应,不要期望环境来适应自己。”谈起对学弟学妹对建议,回国三年多的陈杨锟谆谆叮咛、絮絮不休,像个称职的老学长。

    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的Lily刚刚和杉树科技公司签约,和赵珂珍成了同事。她对于公司内部的环境很满意。之前纠结过选什么类型的公司,父母长辈建议进央企或者公务员,觉得稳定,上海也有很多外企也不错,留学生在外企还是比较受重视的,也聊过几家。衫数科技的创始人是Lily在财大的恩师,她在国外找到工作后和他聊了很多,最后她选择了恩师所在的科技创业公司。“我刚刚签约杉数科技,待遇高,而且里面有很多海龟,文化氛围上特别棒。”赵珂珍接着她的话表示同意,“因为是中美杂交式工作氛围,所以文化融合上没有很大的坎。”

    在赵珂珍看来,中国工业界的优化思维还相对比较落后,而且做事情的话两边确实有差异;美国看起来更自由,同事之间更随和,压力不那么大。“加班文化的话也还好,我们老板比较不鼓励加班,效率比较重要;当然为了赶项目我们主动加班也是常态,因为国内企业整体上节奏比较紧张。”

    大城市里漂浮着年轻人的焦虑感,这是赵珂珍回国遇到最大的坎。“在国外,大家看起来都和和气气的,按时打卡下班,基本不加班。国内人多,身边优秀的人更多,稍微不努力就会被千军万马挤下去。压力大,担心不够优秀、让老板失望等等。因为想要的更多、发挥空间更大,就更焦虑。所以,现在也学着和自己的焦虑握手言和吧。”

    其实,国内外找工作的思路没啥两样。

    职业生涯是长跑,而非一朝一夕,就算回国找到了看似特别合适的工作,也不能保证这就是一辈子安生立命的起始。

    记者在B站上发现了一位目前就职于国内知名英语在线培训网站的雅思口语老师Tara,她的视频《我在30岁之前的留学、回国工作、辞职、再次出国的经历》收集了406个赞。她坐在镜头前,诚恳地对粉丝说:“我的经历可能没有代表性,不过,我还是想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希望能给需要的人一些启发。” Tara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语言天分,英语说得特别溜。但是作为乖乖女的她听从父母建议去英国深造,研读建筑专业。在英国的两年她如鱼得水,享受国外自在的人际环境。回国后她找了一个待遇极佳的国企继续从事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但她还是越做越不开心,内心有个不安分的小人开始出来捣乱。

    于是她瞒着父母申请再次留学,这次她去加拿大读教育学硕士,自己开了个人工作室教授英语口语,不久,国内某知名在线英语培训机构找到了她,提出合作请求,她立马买了一张机票回国,热情拥抱了这个机会。如今她与该机构合作,在海外拥有了自己的Dream Job,天天用逗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有的学生在别的机构上了好久的班,英语没什么起色,但在我这里完成了课业,最终考得很好,上了理想的学校,每当这时我就非常有成就感。”运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帮助年轻学子进入理想学校,Tara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对于荣格人格测试类型为ENFP的Tara而言,国内还是国外、国企还是私企在职业选择上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找到内心的热爱,找到合适的专业和行业,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去。当她站在这个维度考量未来,选择就变得容易多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海龟学生们要找到自己认可的合适的工作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大多数人通过人脉而非网投找工作。大多数人去了一线城市,也有少数去二线城市的打算。《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选择在杭州就业的应届海归人才占比增幅为0.66%,居全国首位,成都、南京紧随其后。选择越来越多元,视野也不像过去那么局限和单一。专业、国家、学校、企业性质、行业和城市选择,海归各有各的需求,从学校这个中心原点出发,他们多方分野,走向不同的道路,留下各式各样、多姿多态的轨迹。

    海龟和国内毕业生,他们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机遇。关键是搞清楚自己要什么,提早准备,积累实习经验和人脉。其实,国内外找工作方式其实是相通的。正如豆瓣某网友所说的那样:“不管在哪儿求职结果都看本事和机遇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采访︱留学低龄化、平民化的今天,海归就业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ss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