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古姓氏,传说是上古五帝之一舜的后裔,可谓传承悠久。
然,事实却是,即使到了今天,能知道有这么个姓氏的人,恐怕也是屈指可数。为何?因为从古至今,以申屠为姓的名人虽然也有,但,终归是没有那种真正扬名天下的大才大贤,故而,这个姓氏从古至今也基本上都是一直默默无闻的。可,如果非要说出这个姓氏中出现过地位最高的一个人,那么,无疑就是他了,大汉丞相申屠嘉。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惠时,为淮阳守。孝文帝元年,举故吏士二千石从高皇帝者,悉以为关内侯,食邑二十四人,而申屠嘉食邑五百户。张苍已为丞相,嘉迁为御史大夫。《史记·张丞相列传》
以上内容就是申屠嘉在当丞相之前的所有经历。
开始时,申屠嘉以勇猛善射的武士而追随汉高祖刘邦,直到大汉开国,其官职也才不过一小小的队率。何谓队率?凡领兵不过五十人者,即为队率。无疑,仅仅从这一点看来,与之前的那些文侯武侯相比,申屠嘉的地位可谓低下,然,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正是从这之后,申屠嘉的仕途便一路顺畅。
追随高祖平乱英布,申屠嘉立功,升迁都尉。孝惠帝时又官拜淮阳太守。接着孝文帝时期,赶上了大封功臣的时候,刚好申屠嘉也算是个功臣,遂封关内侯,食邑五百户。而后在张苍拜相后,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申屠嘉便一步登天,受领大汉御史大夫一职,辅佐丞相,统管天下百官监察。
很可惜,关于申屠嘉升迁如此快速和顺畅的原因,已经没有任何史料可以明确证明并作出解释了。但,就笔者个人认为,这其中原因无非就是三个,第一,申屠嘉够忠,第二,申屠嘉能力够出众,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即,到申屠嘉开始升迁之时,那些曾经追随高祖平乱天下的沙场悍将们已经是老的老,死的死,所以才有了申屠嘉的后来居上。当然,这都是笔者的一时猜测,而对于史家而言,既然其能与张丞相并列一传,便足矣说明其人的出众之处。
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史记·张丞相列传》
上述的记载,便就申屠嘉为何成功就任宰相从而统领朝政的原因作出了说明。当时,张苍引退,而申屠嘉已然是大汉的副相御史大夫了。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汉文帝期间灌婴为相时,汉庭便将太尉之权尽归丞相,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真正的丞相副手,便只有御史大夫了。所以,可以说在张苍引退后,在还未新任丞相之前,申屠嘉便已经算是当时群臣之首了。刚好,尽管汉文帝已经有了自己心仪的宰相人选,可限于此人为皇后弟弟,恐为天下人因此指责,再加上当时高皇帝时的功臣宿将们皆已不在,无奈之下,汉文帝只得令申屠嘉以御史大夫升为丞相,正式统领汉政,由此,大汉朝遂开始了七年的申屠嘉时代。
应该说,申屠嘉作为行伍出身,军人属性是抹不去的,所以无论如何,申屠嘉在治理国家的能力上是比不了张苍的,然,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张苍领政十四年,已经为大汉建立了一个完整合理的体系,基本上只要接任者能保证这个体系,那么,大汉的盛世便是必然的了。故而,于申屠嘉而言,他在任丞相期间,重要的不是开创,而是稳定,或者说,应该是守护,单就这点而言,无疑,申屠嘉是一位优秀乃至卓越的守护者。
而下面的一件事,便可以看出申屠嘉这位宰相的风格和作风:
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於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史记·张丞相列传》
当时,太中大夫邓通特别为汉文帝信任和宠爱,所以被汉文帝所赏赐的钱物用史书中的话就是“巨万”,无疑,这即使是对于刚刚国力有所起色的帝国而言,恐怕都是一场巨富。而汉文帝更是经常去邓通家饮酒作乐,由此也让世人知道皇帝对于邓通的宠幸是有多么的隆厚。因此,也让这位太中大夫逐渐有了傲气,逐渐连丞相都不放在眼里了。
的确,这种事如果是放到汉朝以后的朝代,别说是朝中大臣了,随便就是一个小人物,只要皇帝愿意厚爱,谁敢多言?但,这是大汉,这里还有大汉丞相申屠嘉。
那天,或许就是偶然间,原本就傲气十足的邓通或许只是不小心怠慢了申屠嘉。刚好,申屠嘉早就想收拾他了,也正赶上了,遂在向皇帝奏完书后,对皇帝说:“陛下,您做的恐怕有点过了吧?您喜欢的人,便让其富贵,这恐怕不合大汉礼法吧?”然,皇帝却说:“这是朕的私事,你休要多说。”好,不说就不说,出身行伍的申屠嘉也不善言语,那就用行动来纠正皇帝的错误吧。
就这样,申屠嘉转身回到丞相府后,便派人传邓通来丞相府,同时,也下了死令,若是不来,就地处斩!
现在的人可以想象吗?那可是皇帝极为宠爱的人啊,申屠嘉虽然作为丞相,可居然就准备直接杀之,真是何等大胆?然而,于那时的汉帝国而言,或许这才是正是属于汉丞相应有的权威和力量。
丞相来招,邓通自然不敢不去,遂赶忙通知了汉文帝。但汉文帝也不能轻易违背丞相的决策,遂让邓通先去,他想办法,由此也可看出这对君臣的无奈。
当邓通到了以后,自然知道自己错了,遂一次次的向申屠嘉道歉,但,申屠嘉却一脸无动于衷的样子。然后,申屠嘉只说了一句话,一句放后世简直就是妥妥的谋反之言:“这大汉朝廷,乃是高皇帝的朝廷,你邓通不过一区区小臣,仅仅仗着皇帝的宠幸就敢如此无礼,简直是岂有此理,如此,留你何用,来人,拉出去斩了。”
话毕,邓通就懵了,这简直也太那个啥了吧。很快,缓过来的邓通便直接跪下向申屠嘉磕头求饶,连头都磕出来血了,但,申屠嘉却依然是要他死。直到,汉文帝亲自派使者来,向申屠嘉亲自说好话,并表示之后不会在这样了,遂才就罢。然,就这一次,可也把邓通给吓了半死,看到皇帝的时候,只得哭诉的说:“丞相是真的要杀我啊。”
什么叫杀鸡给猴看?什么叫杀一儆百?这就是。
随着张苍十余年的努力,大汉的国力已经在蒸蒸日上了,但,很显然,皇帝也开始逐渐不以为然了,觉得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便有了浪的资格了。但,接替丞相之后的申屠嘉,却用这样的事件,明明白白的告诉汉文帝,好好的做皇帝,别想那些歪风,不然,他这位丞相便第一个不答应。
没错,他申屠嘉,就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守护这个帝国,所以,史家对于申屠嘉的历史定义,便是这样的: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史记·张丞相列传》
廉洁,清白,这就是申屠嘉时代大汉朝廷的风气,而这,也是申屠嘉为大汉帝国带来的最大贡献。
于申屠嘉而言,朝廷,就应该是井井有条的,就应该是严格按照法纪的。对于那些仗着自己被皇帝宠幸,便随意破坏法纪的人,申屠嘉从来都是视为破坏大汉朝的罪臣,客观上来说,申屠嘉这样从某种程度上,的确稳定了大汉朝纲,为文景之治的真正建立也算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正所谓凡事有好就有坏,如此,一件真正让史家为难后世为难的一件事,也让申屠嘉为后世所指责的一件事便出现了。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谓散官也。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史记·张丞相列传》
这次事件所涉及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便是晁错。众所周知,晁错一纸削藩令,可谓搅的天下震动,一度还引发了西汉历史上最大的叛乱,席卷神州的吴楚七国之乱。而后世之人更多的还是对晁错为国为民而表示尊重,所以,客观上来说,晁错是个能臣,更是忠臣。
但,问题就在于,晁错的崛起,也是靠着宠臣出身,所以,几乎和当年的邓通一般。而晁错在某种程度上更是超过了邓通,仗着为皇帝的信任,居然敢擅自更改大汉法令,他自己改倒是无所谓,可问题是中央的每次更改,其对全国造成的影响就都需要丞相府来为之做应对,如此,作为丞相的申屠嘉自然就对晁错充满敌意了。
于是,因为晁错夜晚误走错路的事,申屠嘉遂上奏请求诛杀晁错。然而,这次因为没有当场发作,而给了晁错翻供的机会,所以,才让晁错逃出了一劫,然,正如之后的晁错悲愤的叹息后悔,就该当场诛杀。
而或许谁都不会想到,也正是因此这次事件,才让申屠嘉走到了他人生的终点:
至舍,因欧血而死。《史记·张丞相列传》
当申屠嘉回到家后,居然就因那事,便吐血而亡了。
是啊,值得吗?就为了这么一件小事,值得吗?
可,如果大家看到接下来的这番记载,或许就会觉得申屠嘉是有多么的懊悔和气恼了:
二年丞相申屠嘉卒。
三年。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史记·孝景本纪》
汉景帝二年,丞相申屠嘉因为晁错之事吐血而死。汉景帝三年,便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吴楚七国之乱。的确,后世人因为上帝视角,觉得汉庭三个月就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所以这场大乱没什么,可,那时因为名将周亚夫横空出世才迅速稳定了局面,而若是没有周亚夫呢?恐怕是一场绝对不亚于后世唐代安史之乱的大变局。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何申屠嘉知道没办法惩治晁错后是有多么的气愤,或者说,与其是气愤,更多的还是对于时局的担忧吧。出身行伍的申屠嘉,掌控朝政这么多年来,天下各国的实力他不可能不知道。的确,人人都知道该削藩,可也绝对不是晁错那么个削藩法,晁错那种强硬的削藩政策,迟早会逼得诸侯王尽起而反之。无疑,当时的申屠嘉已经很清楚的觉察到了弥漫在诸侯国中异常的味道,所以,他才迫不及待的想要杀掉晁错。作为丞相的申屠嘉他很清楚,只有杀了晁错,才能稳定天下各诸侯国,而大汉好不容易才积攒起的家底,更不能再因为一场内乱而全部葬送啊。
然,有人肯听他的吗?皇帝的一味护佑,让担任丞相多年早已疲惫不堪的申屠嘉终于是熬不下去了,由此,才会因为那次事件而直接吐血而亡。
是啊,申屠嘉不仅是心痛,更是害怕,但是,他却又是如此的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汉一步步走向深渊。而最终,他也只能吐掉腹中的那一腔热血,来为这大汉换回点希望。
就在他死去后的第二年,吴楚七国举兵百万造反,兵锋一度直逼都城长安,不过,庆幸的是,一代名将周亚夫横空出世,三个月内便平定了这场可怕的兵祸。
只能说,天佑大汉。
当然,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位因为忧愁社稷吐血而亡的丞相申屠嘉。
谥曰节侯。《史记·张丞相列传》
最终,大汉帝国为这位忠烈无双的丞相谥号,节侯。
由此,自申屠嘉死后,汉庭丞相,便再未有超过其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