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诧异,但这的确是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30多岁校友说的话。
今天无意间听到蜻蜓FM有档节目:老马侃美国。听到“mit大牛谈中美国学霸的差异”感觉很有趣。
受访学霸也是中国人,从麻省理工毕业后就去挣钱了,他的目标是挣够生活无忧的钱后,再回学校念书。
访谈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的,被访嘉宾一边聊一边打游戏,其实说到底中美学霸的差异还是两国教育理念差异造成的,中国是应试是学习,美国讲究的是学习的意义,能给人类带来什么改变,所以美国容易出天才类型的孩子,比如进校才学一个学期,很可能就超过了他的老师,虽然这种理念也教出很多过分追求人生意义的傻子。
当老马要结束访谈让嘉宾对小朋友们说句希望的时候,这大牛说,希望在校的孩子们不要受媒体影响,现在的社会不是急功近利的社会,要慢下来,不要被30岁你就一定要成为什么的言论所左右,要有沉淀个积累,相信厚积薄发。
和国内主流媒体真不一样,他也举马云的例子,马云20多岁的时候不也就是个普通老师吗?要给自己时间。
这个观点我觉得当下特别值得推崇,尤其中国在自以为大国崛起,而科技研发力量并还不很强大的当下,需要持续投入、沉淀、积累,最后才能形成源源不断成果输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