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北京中关村三小 李海军
《飞向蓝天的恐龙》一、继续学习31课,齐读课题——
二、出示恐龙、鸟的图片
用一个词形容你看到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文中也有描写恐龙的句子,浏览课文,划出这样的句子。
《飞向蓝天的恐龙》2.生读句子,交流第一段中不同的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咱们对比着看。
师:请两个同学读,你觉得我该选什么人读?
老师和一女生读。
师:对比会让我们深入思考,发现:两种毫不相干。板书。
《飞向蓝天的恐龙》四、学习第4段,提取关键信息。
1.可是,鸟类的的确确是恐龙的一个分支。
读第4段,写了什么?
拿出“锦囊”——助学单。
《飞向蓝天的恐龙》看助学单
《飞向蓝天的恐龙》2.从助学单中看懂了什么?
关联给你什么启示?
时间和演化过程是关联的。
3.学生依助学单自学
师:有没有需要提醒的?(引导
第4段那么长——
生:抓关键
师:语言力求简洁
4.学生提醒:如果遇到困难就去读书。
5.生自学。
6.生交流
评价学习单咋样
师引导学生发现:删掉一些词语剩下一些关键性的就做到简洁。
《飞向蓝天的恐龙》生:清楚明了
问生:你是怎么做到的?
师引导:找到总起句,使自己的语言简炼了。
补充:应该再加上……
呼应:提得很好。
其他学生继续质疑、补充。
师:争论中出真理。
圈画关键词,让自己的学习更完整。
学生有疑问,展示的同学做答。
提取关键词:在树上跳跃,在奔跑过程中
7.修改自己的助学单。
师总结:可以删除一些内容、圏关键词、圈重要信息的方法提取信息。
8.指名借助学单,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的演变。
《飞向蓝天的恐龙》补充。
合作把这一推测过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这样一个推测过程,科学家却用了两百年的时间,来看看科学家都做什么了,用关键词批注在旁边。
五、学习第2段,感受想象很重要,科学严谨更重要。
1.交流,做什么了?板书:猜测、对比、研究、推测
《飞向蓝天的恐龙》2.补充:证据、假说
3.打量一下刚才从一大段话中提炼的这些词语。
《飞向蓝天的恐龙》 《飞向蓝天的恐龙》2.疏理。
换成什么词更有科学的味道?
“对比”换成“发现”
“猜测”和“假说”,哪个更好?为什么?
3.看黑板,疏理,体会研究的过程。所以读到的文章才这么严谨。
《飞向蓝天的恐龙》总结,想象-实证-通过自己的语言把发现、假说通过证据讲出了自己的推测,把毫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毋庸置疑地连在了一起。板书勾画。
《飞向蓝天的恐龙》六、出示资料。
1.师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2.能不能像科学家一样推测一下,这具骨骼化石是如何保存的呢?
3.科学家经过研究有这样的证据。出示证据资料。
《飞向蓝天的恐龙》4.学生思考后交流。
根据证据推测。
七、出示文章,布置作业。
找一下推测和实证的关联。
《飞向蓝天的恐龙》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