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关于作者
约翰·梅迪纳,研究人脑发展基因以及精神病遗传学问题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家,西雅图太平洋大学脑应用研究中心的主任。他是一位杰出的教授,曾获华盛顿大学工程学院年度杰出教师奖。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脑科学领域的科普书,它教会我们怎么利用和照顾大脑。
核心内容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大脑的构造和照顾好大脑的九条定律。

二、大脑的结构
脑科学在近代飞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大量头部伤残案例 → 脑医生可以通过对比案例了解大脑构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又出现大量样本 → 脑科学借此绘制出了完整的大脑结构功能图
大脑最喜欢的两个元素
氧气:带走大脑产生的垃圾
葡萄糖:提供能量(大脑用的葡萄糖是最多的)
睡觉 = 清理大脑垃圾
大脑在清醒的时候会不断地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在睡觉的时候会通过血液排出大脑。
如果长时间不睡觉,那么可能就会产生幻觉,大脑也会因此而罢工。
三脑合一 · 脑干(蜥蜴脑)
大脑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最里面的是脑干,也叫蜥蜴脑
掌管本能的活动
例如:心跳、呼吸、打架、逃命
没有记忆
三脑合一 · 边缘系统(哺乳动物脑)
在脑干外面有一层包着它,叫做边缘系统,也叫哺乳动物脑
掌管我们的情绪、感觉。
三脑合一 · 大脑皮层
最外面一层是大脑皮层,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个部分,看上去皱皱巴巴的,展开之后有牛皮那么大
它负责语言、想象、记忆,人类特有的这些高级功能全部都在这一部分。
三脑合一可以解释很多心理学的概念
潜意识 —— 脑干、边缘系统
显意识 —— 大脑皮层
它们都是独立工作的,有时合作、有时打架
照顾好大脑的九条定律
1、越运动越聪明
运动 → 让血液流通更顺畅 → 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
每周两次的30分钟有氧运动,大脑的机能就会运转到最佳。可以尝试慢跑。
2、大脑皮层在不断进化
学习 → 大脑不断扩张 → 长出新的神经元
任何的学习都会导致大脑实质性的结构发生变化。
3、大脑不关注无聊的事
无聊:唤不起情绪起伏的事情
讲话时:多调动情绪(不要和对方控制理性的大脑皮层对话,而要和对方控制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对话)
讲课时:每10分钟插入一个能够调动情绪的段子/笑话/故事(吸引注意力)
4、记忆有特点
短期记忆靠第一印象(刺激越强,记忆越深刻)
长期记忆靠有规律的重复(间隔重复次数越多,记忆越深刻)
信息输入大脑之后,神经元的周围会长出一根很细的丝,这个就是短期记忆。如果经过间隔的重复,这根丝会慢慢变粗变硬,最后变成长期记忆。
记忆可以被不断修改: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记忆会倾向于保护自己。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以前的经历,那么就用回想的办法回到当时那个情景,给自己重新编一个故事。
5、睡得好,大脑转得快
睡眠对大脑来说是最好的修复手段
睡眠缺失会损伤一个人的注意力、执行力、工作记忆
中午小睡一会儿,对恢复大脑的活力特别有帮助。
6、压力损伤大脑
持续的压力:慢性应激状态(碰见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 又不得不做 → 肾上腺素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慢性压力的两个特征
1、压力产生了生理反应(例如:一想到这件事就发火)
2、压力来源没有办法控制
慢性压力 → 严重损害认知系统 → 降低免疫系统 → 损伤学习能力 → 长期产生无助的感觉 → 严重会演变为抑郁症。
7、多重感官并用
多重感官同时刺激 → 记忆最深刻
教学时 → 使用视觉化元素 → 加深理解和记忆
8、性别差异
男性 —— 更适合决策
女性 —— 更适合沟通
9、大脑是天生的冒险家
成人大脑的某些区域可以像儿童那样保持可塑性,它会不断长出新的神经元,不断产生新的连接。
好奇心是驱动学习的第一动力
大脑越用越灵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