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没什么亲戚,父亲去世后,老房子处理给婶娘家的兄弟,回老家的机会也不多,也就是逢年过节看望叔父,在他那歇个脚。
今年叔父提前电话,说他在外地做点零活,帮别人种树植草,维护绿化。如果我回去扫墓,他提前好回来。
他知道,我惦记老家的,还有去世二十多年的父亲。
本来计划四五清明节回去的,没想到他提前又打电话,让我改时间。说是今年是闰年,清明节不上坟,要么早几天,要么晚几天。
顺父母意,便是孝。自己虽然没有什么讲究,但叔父说了,便约好提前一天。
老天爷不知怎么了,心情突然不好,几天的雷暴雨被称之为极端恶劣天气,橙色预警。通过手机查询未来几天的天气,4月4日早晨有个窗口期,将近三个小时阴天无雨,便果断出发。
到了叔父家,简陋的小院铁锁一把,原来已经出门上工去了。
来到父亲的坟前,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土堆。
两块墓碑,一块是父亲生前亲手用沙石水泥给爷爷制作的墓碑,碑上的文字均是他手书并凿刻而成。他与爷爷奶奶的坟墓并在一起,墓碑要好一点,是母亲定制的石碑,石刻碑文。他生前为所有的亲戚都留下过自己满意的建筑作品,死后却并不知道自己的墓地仅是一个土堆而已。
周边邻村的墓地,几年前都修葺得整整齐齐,用矮墙围着,全都是石材墓碑,装饰造型,一个个坟墓也都用水泥封成圆球形。
我心里在想,等有机会与叔父见面,也要把长辈们的墓地修缮成形,以此尽些孝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念头,我才认真察看碑文上父亲的生卒年月:生于1946年二月二十六,卒于1997年腊月十六日。(农历)
父亲杨安元,字行远,1946年3月29日-1998年1月14日。
我不记得父亲的生日,偶然想起这事时,会问问母亲。在我心目中一直地位最重要的父亲,他去世的时间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模糊不清。
他正直、老实,为人和善,一生做尽好事,远近闻名。从小到大,我们只要回到老家,总会被所有认识他的人夸耀,我们享尽他留下的声名。
对于后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为善乡邻,应该是他最愿意看到的。
愿你永远安息,亲爱的父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