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悦目娱心
《史记》II范蠡三迁的故事

《史记》II范蠡三迁的故事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2-10-02 09:12 被阅读0次

“范蠡三迁”这个故事出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篇末,有“太史公曰”的赞叹:“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范蠡三迁”是这样的:范蠡曾“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范蠡很聪明,灭吴之后,他深感自己“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于是毅然告退,这是范蠡一迁。

而与他同时辅佐勾践的文种,因为没有这样做,后来竟被勾践赐死了。

范蠡隐退之后,觉得在勾践的眼皮底下,还是不安全。于是,范蠡到了齐国,隐姓埋名,自称“鸱夷子皮”,即生牛皮,意为“有罪被流放的盛酒皮囊”。

这是为了纪念被吴王逼杀、并装入叫“鸱夷”牛皮革囊中抛入江中的伍子胥,范蠡认为自己的遭遇同伍子胥一样。在齐国,范蠡充分利用青年时期向计然学到的经商知识,来置家产。他们一家在海边开荒种地,引海水煮盐,没多久财产已达数十万钱。

齐国人听说他贤能,便想让他做齐国的丞相。范蠡感叹地说:“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相,这都是普通人最得意的事了,长久地享受这种荣誉不好呀!”

于是,范蠡归还相印,悄悄地把财产分给亲戚乡邻,只带少量财物又一次不辞而别,这是范蠡二迁。

范蠡三迁到了“陶”(今山东定陶)这个地方,陶当时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商业往来频繁。范蠡认为陶是天下的中心,是交易买卖、互通有无的商业要道。在此谋生置产,可以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

陶朱公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赚钱只赚十分之一的利润,看准行情买卖货物,货物的买入和出售都很谨慎,不多久家产殷实富比王侯。天下人又都知道了陶朱公,诸侯争相与他交往。

相关文章

  • 《史记》II范蠡三迁的故事

    “范蠡三迁”这个故事出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篇末,有“太史公曰”的赞叹:“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范蠡三迁”...

  • 《史记》范蠡三迁

    很多人知道孟母三迁,却不知范蠡三迁,孟母为了孩子,范蠡又是为了什么呢? 范蠡为勾践服务,他和勾践共同深筹远谋了二十...

  • 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这句话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 历史思考:功臣辅佐君主登上皇位后该隐退吗?

    西汉时期司马迁传世名作《史记》曾对范蠡文种的遭遇进行描述: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

  • 外儒内道

    商圣范蠡 原来是道家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名奇人,司马迁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

  • 金钱是一种资源,资源在流动和交换中才能体现价值

    《史记》里有一个范蠡救子的故事。 春秋末期,范蠡的二儿子因在楚国杀人而被拘捕,眼看就要被砍头。范蠡本想派小儿子去救...

  • 从史记窥范蠡

    从史记中窥范蠡 为什么选择范蠡这个人? 理由有三。第一,范蠡沉浮二十载,给越王勾践做谋臣,最终助勾践灭吴。第二,勾...

  • 听《史记》

    最近听了少年版的史记,对作者司马迁和《史记》里描写的历史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 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

  • 范蠡就海外投资及国际贸易答记者问

    今天以“答记者问”的形式重现中国商圣及商界大咖——春秋时期的范蠡先生。 《史记·越世家》记载:“范蠡三徙,非苟去而...

  • 《史记》 范蠡传

    《史记》 范蠡传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II范蠡三迁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io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