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推荐了一本书--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那么这本书如何好呢?
1、逻辑清晰,从体、点、线、面四个方面,深度分析一个绘本的架构、内容、角色和技巧,比较完整地展现了绘本的原理。
2、绘本案例生动有趣。书中介绍一些优秀的作者和绘本,国内可以购买到大部分绘本。书中的绘本页面用重点框、线条、箭头标注出来,一目了然。
3、这本书一以贯之,延续作者郝广才对文字和图画的理解,如果你看过他出版的其他书、绘本,就会发现这本书里的很多理念都是如此熟悉。
闲话少叙,来看看他有哪些绘本的秘密告诉你吧。
绘本是什么?绘本大概是一本书,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是像故事的主题。英文是Picture Book,不是Illustrated Book,因此画面的连贯及韵律的好坏,决定了绘本的成败。
1、版面设计(layout),整个故事的画面怎样安排,图与图之间的连贯,如何转折,如何制造高潮和韵律等等。普通读者很少会留意版面设计,但如果你把每页揭开平铺,就比较容易看到作者的精心安排。编辑和插画师一起在草图上讨论布局、细节、气氛,如何达到戏剧性的起伏?如何安排画面的呼应?文字和图画如何取得和谐?(书中展示了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罗伯特 英潘所做的Layout)
1)每一页要为下一页做准备:画面和画面要连贯,必须要布置某些线索,让读者可以循线进入故事。比如相同的人或物,使读者对将要发生的情节在脑中有所预告,起伏转折都不会突然冒出来。
2)故事:绘本是由插画和文字的组合共同表达。有些图画书连一个字都没有,但仍然可以说出完整的故事。阅读是一种游戏,一种娱乐。它的最大目的是要让孩子快乐、感动,不见得要有什么道理。
3)呼应手法:视觉轴线,比如从左往右(从西往东),人物的流动方向就是从左往右,当视线转移到从右往左,所有的画面也随之变动。
4)运镜的角度就是一种动作:通过镜头不断地换角度,拉近、拉远、俯瞰、仰视……让读者的视觉也跟着起伏变化,动感应运而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2、搭桥:插画通常有两种画法,一种是直接而理性的画出,一种是写形于外,写意于内。后一种画法是作者特别赞许的,不是如实按照文本作画,而是在文本之外寻找图画可以发挥的空间。比如通过配角的眼神,来衬托主角的自我陶醉、洋洋自得的心情。
1)配角:表达一个情节,可以不用直接的呈现,间接的导引会有更强的效果。
2)伏笔:直接表达比较粗糙,没有前奏序曲,没有配乐灯光,打动人的程度有限。要布线,在读者脑中预留线索,布置线路。只布线,只埋火药,火要让读者自己点。感动是读者内在情绪的涌现,不是外力强加硬贴。看绘本,除了赞叹故事的精彩,享受图画的丰美,如果能看出创作者如何深思熟虑,如何决定书的基本构架,别有一番乐趣,从而更能体会创作者的用心。高度不同会有不同的事业,角度不同会有更多面的思考。
3、阅读的本质:做绘本,要了解对象,要明白阅读的本质,才能抓住要领。给孩子看的绘本,要考虑的是,小朋友一般在故事中会认同什么?他会认同和自己一样的小朋友或是小动物,这类角色和他越接近,越容易得到认同。《野兽国》为什么孩子不会怕?因为全书中孩子都是自信满满,反而是尖牙利爪的野兽畏畏缩缩。
4、语言:少年小说不是少年写的,儿童书也不是儿童做的。很多杰出的儿童文学杰作,都会应用一些儿童式经验逻辑,或是儿童式语言的特性,来增加作品的趣味。但很多儿童文学的作品过度使用“啊”、“呀”、“好棒棒”这样的词,犯了“装幼稚”的毛病。(如果你看到类似的绘本,谨慎挑选)
5、文字的声音、重量和外形:文字要读出来有押韵,朗朗上口很重要。
1)用画面唤起意念:要传递一个意念或信息,最好是描述画面,让读者脑中形成一个视觉影像,意念自然对应而生。“冬天来了”这句不好,换成“树叶开始往下落,野雁成群往南飞”,就有画面。我们用画面来描述情景,传递给孩子,让他养成图像思考的习惯,培养他的观察力。
2)荒谬与逻辑并存。用语言思考很快,但会漏掉很多细节。比如《霍顿孵蛋》,一只鸟生了一个蛋,生蛋容易孵蛋难,鸟不想呆呆地守着蛋,正好大象霍顿走过来,鸟变拜托大象帮她孵蛋,说好不久就回来。大象好心答应了,鸟便把蛋交给大象,自己飞走了。
大象要爬上树孵蛋,先做了两个支架,把树撑好。免得自己的吨位太大,爬上去,树撑不住,断了就糟糕。大象孵蛋很荒谬,可是它很重,做了支架孵蛋,就有逻辑可循。如果直接写大“大象爬到树上去孵蛋”,也能说清楚情节,但会漏掉重要的细节,失去很多趣味。
3)荒谬越大越要合理化。
6、寻找与发现的乐趣:好的绘本,都在图中隐含很多信息,激发读者的想象,引导孩子产生更多的好奇。(随便拿出一本绘本,和孩子一起找找看吧)
1)用细节传递主要信息。
2)疑问?惊叹!下一个疑问?通过这个过程,制造冲突、有对比、对立,才有戏剧性。
7、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们有能力也有意愿思考复杂的问题,也常问一些长远的问题。(我们常常扼杀了孩子深入思考的机会,多陪孩子读读绘本,不要急于告知这本书的意义,那只是你理解的意义)
1)造型:绘本主要是为孩子做的,可爱是角色造型的最高要求。不管是人还是动物,Baby都是最可爱的。Baby的特点就是头大,和身体比例在1:2到1:3之间。“圆”是另一个特色,比如米老鼠,头是圆的,耳朵是圆的,眼睛、身体、手、脚都是圆的。有些动物本身就很可爱,比如熊、象、鼠等等,常常是绘本的主角。像小孩可爱,像小小孩就更可爱,怎样像?动作像,服装像童装,小孩爱吃的东西都可以让角色可爱起来。有时候用厚重的方块制造呆呆的拙趣,也能是另一种可爱。(仔细看看家中的绘本,真是这样)
2)角色:绘本常用动物拟人化来充当角色。因为动物的特征明显、外形差异大,对读者尤其是小朋友来说,很容易直接感受角色的性格,而且不会分不清楚。
8、微积分:简单说就是全貌配合细节。创作者先把故事分解成几个段落,然后寻找个别段落的组成动作,插入适当的细节。再把细节与细节的呼应串起来,形成韵律,累积成整本书的张力。(这也是写作的一个技巧,看图写话遇到很多人物时,可以按照一定的特征划分,然后根据自身的感受来选择其中一组,加入适当的细节,最后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