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得年是一份日思夜盼得喜悦,是一种刻骨铭心得记忆。
过年 过年二十三,炕锅贴。这一天,汝州家家户户都做很多这种外焦内软、香味四溢的东西,一直吃到除夕,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食品却被那时日子清苦的人们吃得有滋有味。热着吃,色香味俱全;凉着吃,回味无穷;泡在粥里吃,软糯可口;硬了做熬馍,更香更入味。对于小孩子来说,锅贴进肚,预示着更好的日子的临近,于是天天扳着指头数着、算着,盼望着大年三十的到来。
大年三十那天的记忆里全是香喷喷的猪肉味儿。新拌的饺子馅儿里,刚出油锅的丸子和酥肉里,刚出笼的肉包子里,新搭柴火灶的大锅里,从别人家拿回的灌肠里……碎的、条的、块的,蒸的、煮的、炸的……好像一年里所有的猪肉都聚在这一天了。这一天大人们忙得顾不上做午饭,小孩子只需要在院子里走一个来回,保证肚子圆:一口下去满口流油的大包子,外焦里嫩肉香扑鼻的小丸子,黄澄澄胖乎乎的酥肉块,圆滚滚光溜溜的大灌肠……总有人招呼你,总有人递到你手里。三十和初一早上都吃饺子,这个习俗在我家一直沿袭到今天。我去年除夕还问我妈:咱也做几个菜,吃年夜饭吧?她说:明天中午再做,今晚就得吃饺子。小时候春节的饺子顿顿都吃饱了,却从来没有吃腻过。有电视以后也开始看春节晚会熬年,陈佩斯、赵本山和毛阿敏是那时候明星的代名词。说是熬一夜,但一点两点时还是要睡的,不过四五点就被家人叫醒了。穿上新衣服,放鞭炮、吃饺子,新的兴奋和期待孕育在大年初一的墨色黎明中。
过年现在回想,小时候春节无非就是穿一身新衣服,吃点猪肉,零食只有瓜子和甘蔗,糖都很少。在缺吃少穿的岁月里,春节无疑给人们带来些许慰藉和良多憧憬,给孩子带来一点放肆和无限欢乐。那时候没有养生的概念,一年到头都在吃地里的蔬菜,春节怎能不多吃点肉呢?也没有减肥的意识,好像身边的大人一个个都是“魔鬼身材”。从这个意义上在今天制定减肥计划,要想拥有好身材,就应该一年到头基本吃素,少吃油,春节放开吃几天肉。
过年初二或初三去外婆家。外婆家好吃的更多一些,更重要的是能和表弟一起玩几天。表弟性格内向,我是有名的多嘴多舌。真是性格互补,我们白天一块儿玩时无话不谈,晚上一起睡还能叽叽喳喳聊到半夜。初六到十四是各村的春会时间,有钱的村子会请一些戏班子,热热闹闹的。更多的是亲戚朋友之间带着礼物,互相走动。茶余饭后,坐到一起,捋捋往事,唠唠家常,说说打算。十五十六这两天,家家户户往城里跑,白天看舞狮舞龙踩高跷敲锣打鼓吹唢呐,夜里看灯,看烟花.。
过年 过年现在,我们总说过年没有年味儿。我们总说肉不香,菜不合口,饺子不好吃,春晚不好看,不想见亲朋,不愿出去转,日子没有一点滋味……
那是因为时代变化了。社会飞速前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次网购买几套衣服,还需要等大年初一穿一身新衣么?平时吃的和过年一样,再过年还有什么新意?节假日经常游山玩水,还用到元宵夜冻得瑟瑟发抖跑到县城去看灯么?担心污染而禁放鞭炮了,人力成本提高而取消表演游行了,过分追求车子房子而忽视亲情友情了……
那是因为我们长大了。三十年沧桑巨变,懵懂孩童已成中年大叔。孩子的追求我们没有,孩子的想法我们不懂,孩子的乐趣我们无法体会。我们长大了,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们有太多的责任。父母的身体,爱人的心情,孩子的成长,工作的变动,房子的更换……有形无形的压力团团将我们围住,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得更好。
那是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吃着家里的饺子,你可能会想,这味道好像不如一品饺子里的鲜吧?看着春晚的某个节目,你可能会想,这不是和某某晚会差不多吗?观赏烟花晚会,你又会想,这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差远了吧?我们吃的、见的、懂的太多了,这天南海北汇聚而成的一切东西一股脑地冲击着古老的几乎一成不变的春节,你让她如何有“味儿”?
过年朋友,莫要悲观。还好,我们拥有越来越幸福的生活,拥有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信念,拥有和谐稳定欣欣向荣的社会环境,拥有越来越多惠民利民的好政策。我们用适量的金钱去装点春节,用积极的行动去过好春节,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春节。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情过年吧,你会发现,小时候的年,是真中的梦,真正的泪,常忆常醉;如今的年,是梦中的真,真正的笑,常过常新。
过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