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

作者: 阿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17-12-31 16:28 被阅读0次

    2017-12-6(周三)晴天  


     还是会有倒时差 

       

    4号一天在飞行途中。布拉格到西安九小时。感觉近了许多。下午一点到了。我们经停西安,要耽搁三小时。再飞行两小时,六点到上海浦东机场。机场手续一小时。打车到家一小时。晚上八点到家了。就是时间长了点,还算顺利。晚上洗漱后就睡了。5号凌晨四点起夜过,接着又睡,再醒来七点半了。答应七点半去华光城送小辰致的,起床就这个时间了。匆匆赶去华光城。薇薇要出差厦门。正在叫醒他。我们八点半准时送小辰致进幼儿园。薇薇九点出门去虹桥机场。今天凌晨两点多醒了。起夜后再睡怎么也睡不着。到四点干脆起床。整理照片。练练缠丝功。上午补睡半小时;午睡两小时。感觉舒服多了。看来还是需要倒时差。培华睡的比我好。 


    打拳退步不少

    尽管自己力争在旅途中坚持锻炼,实际上很难做到。还算是坚持做缠丝功。到了景点只是摆拍而已,与真正长功夫无关。

    今天起床后打拳,感觉生疏了很多。好不容易在焦作回来之后恢复性的锻炼,进步不少。这次十多天没有好好锻炼,又退步了。

    贵在坚持,不放弃、不放松。

    2017-12-7(周四)晴转多云

    太极拳练练就恢复了

    今天有充足的时间在打拳。十来天没好好打,就觉得手脚发硬。多打了几遍,找回一些感觉。可见到了这个年龄,本来就是不进则退,到了老年退步容易进步难。

    大冷天,一打拳背上热乎乎的,非常舒服。

    2017-12-8(周五)晴天

    冬天里的一把火

    清早起来打太极,一遍老架一路七十四式打完,背脊暖洋洋的,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

    拿到体检报告

    一直没去拿,放在学校卫生室里。出去旅游又是两周。今天才去拿。所有指标都在向好,令人高兴。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全都正常;肝功能指标正常。

    尿酸指标上去了,488,标准上限是416。没大碍,自己注意点就是了。

    去办老年卡

    到程家桥办事处去办65周岁的老年卡。一个月后可以拿。每月有75元老年津贴。还可以免费去一些公园,如西郊公园等。

    手续很简单,带上身份证就可以了。拉出表格签个名就行了。

    2017-12-9(周六)晴天;体育公园打拳

    竟然六点三刻被叫醒

    今天去体育公园打拳的,应该早起的,竟然这么晚醒,小曹来保洁了,叫醒我们。可见倒时差还是蛮厉害的。

    简单洗漱后,就出门了。在753车站打了车。七点一刻到公园了,不算太晚。冬天,一般七点开始。

    先正了缠丝功,这是基本功,多正一遍,多找到一点感觉。

    正架到19肘底看拳。我中间缺席了两三次,好像还是能跟上。毕竟正了无数遍了。

    自己练,与有老师教还是有不同。对我而言主要是起督促的作用。

    感冒了,还不严重

    天冷,跟在欧洲的感觉差不多,甚至体感还更冷些。培华感冒一段时间了,不知是否算是过到了。

    练练缠丝功,不知能否抵抗住这次感冒。

    2017-12-10(周日)晴天;七宝教寺

    缠丝功神了

    昨晚11点前睡,12点半醒过一次,随后做了疲惫的梦,再醒是五点一刻,正好我就起床了。

    感觉鼻子没有昨天那么塞了。我用清水洗了鼻子。接着做缠丝功,呼吸慢慢顺畅了。深呼吸,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眼看如疾风暴雨而来的感冒,止住了进攻的脚步。缠丝功神了。

    昨天傍晚,由于伏案一天,突然觉得右胸有抽搐感,疑似心绞痛的征兆。我赶快喝了水,接着做缠丝功,慢慢舒缓开来了。

    缠丝功神了。真有这么神吗?有的。

    做缠丝功时,小腹丹田因逆腹式呼吸,如同安装了增压泵,在自己产生的增压效果中,气息通畅了,血液流畅了。我们知道当气不够通畅、血液的流动不够通畅,就会因堵塞而有病症。

    这样看来,缠丝功真的可以治未病。没病防病,有病治病。

    我想这病不仅仅是身体的,也可以是情绪的、精神的。

    大开大合、深吸慢呼

    做缠丝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采取大开大合,非常舒缓。

    大开,开足;大合,合满。所谓严丝合缝。

    开足、合满,腰脊的来回旋转是两个180度,合起来是两个完整吻合的半圆。

    呼吸自然跟上。开吸,合呼,一开一合,一吸一呼。大开大合,呼吸深长顺畅。

    快而不乱、慢而不滞

    快慢不是绝对的,关键看内涵。

    快不好吗?快易乱,当然不好。快而畅,有何不好?

    慢就好吗?慢练出功夫,没错。然而为慢而慢,慢而滞、慢而僵,就好吗?非也!

    可以尝试变速练习,只要保持快而顺畅、慢而流畅。快时不乱不抢;慢时不滞不僵。

    这才是太极的辩证法!

    人学拳,拳练人

    小龙师傅的名言:功夫学出来是假的,练出来才是真的。

    不学何以会?不会何以练?学是师傅领进门;练是修炼在个人。

    学要精益求精,练要持之以恒!

    学而练,练中学!人学拳,拳教人、拳练人。学练相长!

    2017-12-11(周一)晴天;第一次做简书

    真是神得不可思议了

    昨晚10点3刻入睡的,清楚4点3刻自然醒,最佳的睡眠时间,高质量的深度睡眠。

    起床之后的感受,感冒几乎止住了,昨晚觉得还有点加重的感觉,鼻子还是有点塞的,我可以理解恢复的不可能这么快。

    今晨咳嗽感控制了,鼻腔干净了,我知道感冒在向好了。

    真不敢相信,通过太极拳、缠丝功的锻炼,自己身体的自愈能力明显增强了。

    高低快慢总相宜

    练缠丝功练得很有感觉,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切都是因人制宜的、动态的、变化的。

    关键看本质、看内涵。高而不浮、低而不滞、快而不乱、慢而不僵。

    高而不浮,就需气沉丹田,脚下生根;

    快而不乱,就需立身中正,开足合满;

    低而不滞,就需松胯塌腰,腰裆有劲;

    慢而不僵,就需心平气和,沉稳轻灵;

    练得就是定力,练得就是合力,练得就是耐力,练得就是功力!

    高而沉,低而活,快而稳,慢而柔,有何不宜!

    一个有内涵的美人,可以“淡妆浓抹总相宜”;一个有内功的武林高手,可以高低快慢总相宜。

    2017-12-12(周二)晴天

    消极休息,不如积极锻炼

    昨晚是十点三刻睡的,清晨四点十分自然醒。我知道这个时间有点尴尬,最好是五点自然醒。哪有这么好呢?早点就早点吧,与其消极休息,不如积极锻炼。

    清洁一下鼻腔,鼻子还在半塞半通之间。我觉得很不容易了,感冒在控制中,没有让它肆无忌惮。

    这么早,只能练练缠丝功。

    平平常常、简简单单

    练缠丝功就这么平平常常、简简单单,哪有这么多复杂。现代人所谓研究,很多是本末倒置了。我冒昧地想过,最初练太极拳的山野之人,很多连书都没有读过吧。以现在的文化普及,来研究太极拳,其实是很不对称的。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一定是缺少了什么?我想应该是悟性、慧心与恒心。

    太极拳的奇异之处,恰恰是在简单平常之中,练出非同寻常。似乎人人都能做到,那为何你没做到呢?

    转宜慢,移宜快

    缠丝功作为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很多原则要求都渗透其中的。比如,先移重心后转腰,这是重心转换与转腰的关系。

    我的问题是,整个缠丝功是匀速的,还是变速的?我的体会是变速的。也就是“转宜慢,移宜快”。

    啥意思呢?“转腰”手不动,手在等、手在“听”,等待对手的变化然后做出反应。因此“转宜慢”,这是一个相持阶段。

    “移宜快”,移动重心是在做出判断后的反应,看似退,其实进,反应要敏捷。

    快慢相间,其实是出于实战的需要。从外观看,更有太极拳的韵味。看来韵味也不是花架子,是有其内涵的。

    为己还是为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是讲的做学问。古人做学问是为自己做,修身养性是自己的事情。现代做学问是为别人,为评定职称,为显摆等等。完全本末倒置了。

    打拳也是一样,为自己打,打拳是自己的修行。当然也可以交流,也可以表演等,但这只是延伸出来的东西,不是本,不是源。

    人学拳三年,拳练人一辈子

    我想这是拳与人的关系,先学后练,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学练结合,相互促进。

    这句话是我类比的,人养壶三年,壶养人一辈子。

    人与壶也好,人与拳也好,都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人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找到自我发展的不同媒介,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2017-12-13(周三)晴天;清清晚上出差北京

    熟能生巧

    会想到卖油翁,陈尧咨;会想到每天锻炼的缠丝功。

    “熟”到什么程度才能生巧?卖油翁是一辈子。油壶、油勺与他生命已经融为一体。

    你练缠丝功到了这个程度吗?还差得很远。

    熟练、熟练,可见“熟”是练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熟”无止境;“巧”有层次。这一切都与如何“练”有关。

    感冒在向好:自愈能力

    九号周六,发现自己感冒了,鼻塞,有点想咳嗽。坚持练缠丝功,深呼吸,清气上升,浊气下沉。感觉感冒在一天天向好。

    今天没有再咳嗽。鼻塞差不多好了。鼻涕也干净了。

    没有吃药,在感冒来袭时,通过锻炼,尤其是缠丝功,提高自愈能力。

    人的自我修复、康复、免疫能力是惊人的。不要因为药物使之丧失!

    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冬阳灿烂的日子

    阳台里铺满了阳光,练练缠丝功,非常享受。脊背晒得暖洋洋的。老年人怕雨,喜欢阳光,尤其在冬天,看到阳光就喜欢。

    2017-12-14(周四)小雨;7-8度

    每天面对的是过程

    五点三刻叫早起床,练练缠丝功。

    每天面对的是锻炼的过程,因此过程最重要。过程就是当下。当下可以触摸。

    不是说结果不重要,结果是心中悬着的目标,自己知道有益身心健康,最终身体也确实健康起来了,这就是结果。每天在逼近这个目标。

    享受会产生好的结果的过程;过程也就具有了结果的意义。

    不假思索,得心应手

    缠丝功练了三年,如此简单的动作,学练了如此之久。现在可以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地练习。

    练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会只是第一步,不学不会自然无法练功。所以,需要“师傅领进门”。学会之后,就进入了“修行在个人”的阶段。

    总会联想到“庖丁解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感冒又向好一点点

    晚上睡觉时可以用鼻子正常呼吸。咳嗽好了。还有一点痰,基本干净了。感冒有一个周期的,一般七到十天。我差不多一周了。感冒没用药,自愈了,很高兴。

    感谢缠丝功,运用逆腹式呼吸,帮助气血的流通。

    2017-12-15(周五)小雨

    走一遍架子九分钟

    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可以用不同的速度来打,效果会不一样。一般我们要求慢,慢中出功夫,慢到什么程度,一遍拳18-20分钟。

    也可以快,所谓走架子,也称为意打。师傅是五分钟左右,走一遍架子。我今天测了一下,是九分钟。

    我觉得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习惯,不要强求。但是必须悟出其中的所以然。

    慢打,将呼吸融入其中。每一个动作都讲究精雕细刻,力求尽善尽美。

    走架子,不能随随便便,也要认认真真,动作要到位,只是不是特别在意呼吸,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走架子,给人熟练、流畅、有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感觉。

    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就是清楚,就是自觉。清楚而又自觉的去做,锻炼效果不同,其中的境界迥异。

    不轻易打第一遍拳

    五点半起床。练练缠丝功,意打一遍。压压腿,拉拉韧带。洗漱毕,解手净,喝点水。一切准备就绪,身心进入最好的状态,开始打今天的第一遍拳。

    一遍拳17分半,感觉非常舒服。可以少打几遍,每一遍必须是全身心地投入,神圣庄严地对待。

    你的拳架就是你灵魂的模样。怎么可以掉以轻心!

    认真打好每一遍拳

    送小辰致之后回到家,这个时间段是最从容的,打拳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我准备慢打一遍。我觉得应该在18-20分钟,测试的结果是15分半。看来主观时间感觉与实际时间,差距好蛮大的。这没什么关系的,只是一个事实或现象而已。

    慢打就好发现,自己还不够稳,这说明自己腿部功力还不够。慢打之后,感觉到小腹的鼓荡感,很舒服。

    2017-12-16(周六)阴冷;体育公园学拳

    在馆内走道学拳

    天气有点冷,体感比在东欧时更冷。在亲水平台打拳,风很大。想换到体育馆1号门,那边其实风也很大。我想去上次到过的体育馆内的走道,又宽又暖和。从3号门入内,别有洞天的感觉,真是宽敞暖和。师傅讲解听得清清楚楚。真是一个学拳的好去处。

    今天正到倒卷肱、白鹅亮翅(21),以前没注意转腰。师傅把每一个细节讲清楚了。

    体育公园人才济济

    可谓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有一个老头在舞棍,咚咚咚敲出声响,其实他也是不自觉的。提醒了,他也注意了。

    李炯介绍有一位老王,在玩柔力球,也是第一次见识。老人精华矍铄,很乐观。跟我介绍了柔力球的好处,特别适合老年人。

    2017-12-17(周日)晴天;体育公园;清清晚上北京火车

    五点二十分起床

    今天要去体育公园打拳。起的有点早。不过是自然醒,没起夜,特别好。

    我六点不到出门。到大饼油条店,要了咸豆浆与咸大饼,吃得热乎乎的。

    然后到753终点站乘车。六点半发车,在车上坐了一刻钟,比等在外面好,没有寒风凛冽之苦。

    体育馆走道人满为患

    昨天拍了牌照,走道里有国拍门店代为拍牌的,今天一早排起长队,来缴费办手续的。

    走道上有几支固定的打拳的小团体,我们是后进来的,对别人总是谦让一点。

    今天还是巩固昨天的动作,练到21白鹅亮翅。今天只能收早工了。

    我们又到亲水平台接着锻炼。刚才热身了,外面也不觉得太冷了。等太阳高出体育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非常舒服。

    我们轮流领拳,这样就练了五六遍了。锻炼效果挺好的。

    2017-12-18(周一)晴天;-2度;

    我感冒好了

    五点三刻起床,闹钟叫早。起床开始锻炼。缠丝功,还是强化基本功。现在线路彻底搞清楚了,后面就是坚持锻炼,按照动作要领,不折不扣。

    锻炼效果很好,至少这次感冒扛过去了,正好一周时间,日渐一日恢复了。神奇也不神奇,都说太极拳好,好在哪里呢?这就是证明。

    “简书”的制作掌握了

    这是一种很好的工具,我做完了“东欧五国游”,接着又补做了“英国游记”,现在自己查看非常方便。对旅游是很好的提升。

    2017年,我们六月在英国;十二月结束东欧五国游。很值得纪念的,今年正好是恢复高考40年,也算借此纪念吧。

    感谢清清的指导,给了我终身学习的一种工具。

    2017-12-19(周二)晴天;

    太极拳很奇妙

    回到家没事了,可以一遍一遍打拳。我在想,打过一千遍,与打过一万遍,一样吗?应该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的积累很重要。

    我统计过,打到一万遍,十年的功夫。现在我仅仅是三年。感觉已经有变化。主要是整体感更强了,更加柔和了。

    不是我打拳,而是拳出自于我,与我融为一体。

    阳台上练缠丝功

    冬阳灿烂,站在阳台,背对着太阳,站桩或缠丝功,背上暖洋洋的。老年人怕冷,不断添衣服,其实活动一下,一套拳下来,身上就暖了。

    2017-12-20(周三)晴天

    一开俱开、一合俱合

    缠丝功,可以落实太极拳所有的基本原则,其中的周身一家就是,一开俱开、一合俱合。

    开不仅仅是手臂打开,手臂是由腰带动的;肩与肩、膝与膝都形成对撑劲。

    合也不仅仅是手臂相合,膝与膝、肩与肩、手与手都形成合劲。包括手与膝合。

    整个身体是一个整体,开合自如。再加上呼吸,开吸、合呼。

    在慢慢练缠丝功的过程中,体会开与合、呼与吸。这就是周身一家、开合自如、呼吸自然在缠丝功中的体现。

    2017-12-21(周四)晴天;下午曹行中学

    体会开与合

    开是腰的旋转,带动整个身体打开。合同样是腰的转动,带动整个身体相合。想象一下门扇,打开与合上。加上呼吸,开吸、合呼。

    开的时候,胸部打开,背部合上。合的时候正好相反。所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打太极拳是与自己的身体对话。亲近自己的身体,感受身体的奇妙,进一步真切地感受生命的奇妙。

    15分钟一遍拳

    随便测一下时间,老架一路七十四式从从容容打下来,15分钟多一点。心中有18-20分钟的目标,又不光是盲目追求慢,自自然然打下来,需要多少时间就是多少。认认真真打拳,动作细节到位,呼吸跟上,体感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药物与免疫力的区别

    依靠药物,一旦依赖了就摆脱不了了,形成非良性的循环。

    通过自身的锻炼,提高免疫力,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这是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身体变化带来精神层面的变化,身体有免疫力、自愈能力,人的精神层面会更加自信、乐观、憧憬、悦纳、承受、化解,向死而生,活出生命的自觉与质量。

    2017-12-22(周五)晴天;冬至祭扫

    站桩,感受内生命的律动

    一站桩,身体静了,内生命的感觉活跃起来了。

    扎根,力沉脚底,立身中正了;

    松胯,气沉丹田,呼吸平和了;

    沉肩,虚领顶劲,浑身舒展了。

    好一个鲜活的生命,堂堂正正地屹立于天地之间。

    缠丝功,体验身体的精美绝伦

    缠丝功,让你感受到身体的精妙。

    先移后转,逢转必沉,自如潇洒。

    肩肘腕、胯膝踝,节节贯穿。

    肩胯合,肘膝合,腕踝合,外三合;

    意气合,气形合,形意合,里三合;

    里外三合,周身一家。一开俱开,一合俱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吸合呼,呼吸自然,开合自如。

    修炼缠丝功,体验到身体的精美绝伦!

    打太极拳,让你行走在开悟的途中

    打太极拳,让你的身体平静了,让你的心灵宁静了。杂念排除了,心灵纯粹了。这时对生命、对人生,会有新的领悟、顿悟、开悟。

    开悟,就是你想明白了,想通透了,想简单了;可以举一反三,可以触类旁通,可以水到渠成;不再依赖别人,不再迷信他人,不再人云亦云了;不再迷失了,不再彷徨了,不再犹豫了,那你多少就算开悟了。慢慢你会觉得:

    自由比财富更重要;

    从容比占有更难得;

    闲适比功名更本质;

    失去比拥有更恒远;

    给予比获取更舒坦……

    2017-12-23(周六)晴天;体育公园

    乘六点半的753

    这班车比较准时,到公园的时间也正合适。今天天气回暖,打拳特别舒服。今天比师傅早到,师傅到了可以个别提问。

    关于单鞭,网上看到的视频,重心多倒换一次,师傅说不需要,多倒换一次,力就懈了。这就是不同的师傅教的不一样。陈斌的示范是多倒换一次的。

    师傅看我打拳,帮我正了单鞭的架子。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开足,什么是立身中正,什么是尾椎骨下沉。

    面对面、点对点的指导还真是不一样。我估计私教应该这样点拨清楚的。

    我就是通过拉长学习时间,来提高拳的质量。我还是觉得这样更适合我的实际情况。

    今天还是巩固到22斜行,不断精益求精。动作正了之后,打起拳来非常舒服。

    2017-12-24(周日)晴天;体育公园;平安夜

    正到26单鞭

    新动作就是23闪通背,这是一个比较难的动作。师傅就线路、要领都讲得清清楚楚,然而要做好还是不容易,慢慢巩固吧。

    师傅说我单鞭做得很好。我也是一点点在找准感觉。单鞭非常重要,在这套拳中出现了七次,又是一个定势与转换的节点。

    一个动作突破了,往往是一串相似动作的突破。比如懒扎衣,这些都是标志性动作。

    包括缠丝功,现在做得很规范,自己的身体可以感觉得到的。

    呼吸自然不上胸

    太极拳强调意气形。“意”比较虚幻,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呼吸与拳架比较具体可感。拳架的规范非常重要,以外形调整内在的气息。呼吸是一个难点,还是从原则入手,呼吸不上胸,这是松沉的要求;呼吸要深长细稳。牢记呼吸自然,不上胸、不憋气。

    “稳”是一个不低的要求

    打太极拳要求稳,看似是基本要求,其实也是一个不低的要求。是否“稳”其实是一个打拳的综合素养的反映。

    “稳”了才可能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等。不“稳”就是基本原则尚未达成。所以必须求“稳”,稳是基础,稳是重中之重。

    2017-12-25(周一)晴天;圣诞节

    “忘”是一种境界

    六点起床打拳。先是缠丝功,后是七十四式。打拳时,没有任何限制,不去想这个想那个,忘掉时间,忘掉身体,快慢高低总相宜;忘掉有形的一切,全凭神往,“以意运动”,随心所欲不逾矩,得意忘形有章法。气息顺畅了,动作柔韧了,真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2017-12-26(周二)晴天;

    缠丝功精益求精

    打开时,手要略微往上一点,向前棚一点,这样缠丝功的线路更加饱满。不仅是左右转动,还有前后的空间,上下的空间,这样,缠丝功的气场更大,身体内部的鼓荡更加明显。但是身体要平稳,不要起伏过大。

    用意不用力

    不是僵力、蛮力,不是松懈,而是有张力,有气感,有整劲。周身一家,有柔韧劲。周身一家,包括形,还包括呼吸。这一切都在“意”的支配下,所谓“以意运动”。这样,太极拳的韵味就出来了。

    听劲:知彼知己

    外听即推手时所用,是“听”对方的劲路而予应答随化,这是众所周知的。

    内听即自己打拳时,全神贯注地以身体去听自己全身经脉的劲路变化,知者甚少。

    2017-12-27(周三)多云;培华华东医院检查胃镜;

    有意识地关注虚领顶劲

    这是一个难点。整个身体要求松、沉、塌,都是往下的,唯独颈项借助顶劲而虚领。

    一开始做不好,现在慢慢多加注意。虚领顶劲,整个脊柱就竖起来了。头要轻轻往上拔。

    最难的是在运动过程中达成这个要求。比如懒扎衣、单鞭等,整个身体沉的时候,颈项必须虚领顶劲。一定是“虚”,而不能僵硬。

    转腰要到位

    以脊柱行拳,尤其是腰脊的旋转,是这套拳的重点。比如六封四闭接单鞭,尤其是最后左手打开的动作,是一个大开,转腰非常明显。云手,也是向两边转腰,类似缠丝功的动作。由此可见,缠丝功是基本功。

    并非多多益善

    打拳并不是学的越多越好,不断地学新的套路,以为自己在长进,其实不然。太极拳在内涵、在内功,量重要质更重要,与其多多益善,不如精益求精。

    就如我们正架,一遍又一遍,这样做完全有必要。精益求精,渐入佳境。

    打太极拳要有内涵

    不是轻飘飘,不要误解“用意不用力”。关键是不用力而有内功、内劲,这就非同小可。

    “举按如有物,进退如有阻”。从外观看,有“内功”的动作会显得浑厚、凝重、粘稠。

    有“内功”,更重要的体现是练拳人内在的感觉。主要有沉重感、膨胀感、麻热感与舒适感。

    靠身体自重,“在气力不在体力,在重量不在力量”。

    全身又像充满气的气球,每个部位都在向外膨胀,处处是劲。双手会发麻、发热,指尖像针扎蚁爬,看上去双手发红,比平时显得粗大。这就是所谓“气感”!

    慢打才容易体会到内涵。有内涵、内功、内劲的拳,一定是慢慢打来,好似品味。

    2017-12-29(周五)阴天

    “用意不用力”

    不用蛮力、僵力,只用与克服自重相等的力,刚刚能抬起自己手脚的力。这样大小的力界定为“不用力”。

    “用意”去体会“不用力”,会有一种失重感,会感受到自己血液的流淌、脉搏的跳动。

    在慢打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找到“失重感”。反过来说,感受到了失重感,拳速自然而然慢下来了。

    “棚劲不能丢”

    “不用力”却要保持有棚劲,这是太极拳非常关键的一点。怎样产生棚劲?在存在对拉劲、对撑劲、剪刀劲的时候,明显感受到棚劲。棚劲也称之球劲、弓劲、弹簧劲等,无非是形象的比喻。

    有棚劲就有气场在。打开、舒展开时,就感觉到气场。不仅仅追求气场大,还要考虑气感足。

    棚劲存在于有张力的气场中。长期的锻炼,以达到气场大、气感足。

    学中练、练中悟

    人学拳三年,拳练人一辈子。功夫不是学出来的,功夫是练出来的。

    练要用心,不能停留在表面功夫。用心学,用心练,用心悟。悟是用自己的心,也就是独立思考,不断内化。

    从感性到经验,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人打拳,天在看。

    2017-12-30(周六)小雨;体育公园

    六点半753路很准时

    起床已经六点一刻了。洗漱、吃药就出门了。到健康油条店买了一根油条,到王中王门口等车。这两个站离得近,往前走可以看到后面的车是否来了,相对来说更好些。刚到站不久,车就来了。今天人少,车开得特别快。不要20分钟就到公园了。下小雨了,我就直接到体育馆里面,师傅已经到了。我算到的早的。

    里面学拳的环境很好,讲解听得很清楚。今天正了27云手、28高探马。这样第一、二段又正了一遍。

    “周身一家、虚领顶劲”

    师傅指出我的问题,身体要拎起来,不要过于往下沉。这就是太极拳的难点之所在,既要力沉脚底、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塌腰松胯,处处讲究松沉,唯独又要虚领顶劲,同时又不能挺胸,不能僵硬。如同香烟灰,松而不散,具有张力的。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注意立身中正、气沉丹田,这是对的,非常基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现在我要特别关注“周身一家、虚领顶劲”。

    看来这三十二字原则太重要了:

    立身中正,周身一家;松胯塌腰,沉肩坠肘;气沉丹田,力沉脚底;虚领顶劲,心平气和。

    可以有不同的顺序:

    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松胯塌腰;气沉丹田,力沉脚底;周身一家,心平气和。

    “学、练、悟”的内容很丰富

    学,不仅仅是跟师傅学,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还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包括学习别人的经验。现在网络资讯丰富,只是鱼龙混杂,需要自己鉴别。鉴别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决不能人云亦云。

    最好是有了自己的体验,看到别人的经验,就有所见略同的感觉。似乎是自己的经验被别人验证了,或者说别人的经验被自己验证了一样。

    今天看到的短文就有这种感觉:《和美太极》微信公众号

    这是真正高手的亲身体验,语言表达简洁清晰。

    关键词:

    静;两手指尖;保持、灌劲;

    虚领顶劲;节节贯穿;弧线、旋转;

    自然成吸、无须想呼;

    上身少动;上松下实

    附录:《拳架熟练后如何练拳?》

    拳架熟练后,打拳时的关键在于“静”。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一下:

    1,练拳时,在起势前先静静地如同站桩一样,两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排除一切杂念,将意念集中在下垂的两手指尖,待两指尖有“涨麻”的感觉时方开始练拳,最好能站4-5分钟,效果更佳。

    2,打拳时尽量不要将注意力去想拳架动作,意念尽量集中在两手指尖,注意上下左右前后的协调平衡,最好始终将起势前培养的两指尖的“涨麻”感觉保持连贯绵绵不断(开始时可能会有间断,但意念集中在此,会有很好的效果的)。如指尖意识感不强时,可稍稍地向指尖灌些劲。

    3,打拳时尽量上身少动。记住所有的动作变化都是由重心在两脚之间的“虚实”转换,通过膝胯腰肩肘腕指节等关节以圆弧旋转的形式传递到指尖的。也谓之“节节贯穿”。任何身形不要随意的变动,特别注意不要有随意上下波动的起伏状,久之便会有上松下实的感觉。

    4,要牢牢的记住:在整套拳的所有动作中,无论上下前后左右均不应出现直线的动作,所有的动作都是以弧线、旋转的形式变化的,哪怕是及其细微的动作都应做到如此,从脚跟到指尖,从指尖到脚跟。

    5,注重上下左右前后的协调平衡,特别是虚领顶劲,区别清楚意识向下沉与身体下蹲的根本不同。

    6,切记,尽管好多老师讲习练拳架时要与呼吸相配合,但相配合绝对不是去简单的随动作的开与合去进行一呼一吸的简单配合。而是尽量要做到不牵强的去想呼吸的状况,随其自然。行拳时,无论动作是伸展、还是收缩都要注意通过旋转使自己的内劲(或意念)下沉至脚底,呼吸会自然成吸的状况,动作越深沉缓慢,气息越长。“呼”的状况是无须去想的,每到动作转换时一放松会很自然的感觉的。

    2017-12-31(周日)雾霾蓝色预警,空气重度污染,204;

    “用意不用力”,保持“失重感”

    打拳时速度的快与慢还不是关键,更为关键的是双手保持有“失重感”,这就对了。有“失重感”就表明你“不用力”了,速度也是合适的。

    速度一快就会产生惯性,就会失去“失重感”。减小“惯性”,使身体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使“拙力”“僵力”“蛮力”趋于最小值。

    重要的发现:保持“失重感”,是去除“拙力”“僵力”“蛮力”的有效路径。“失重感”产生于“重力”与“离心力”的动态平衡。两者动态平衡了也就有了“失重感”。

    ——如何保持“失重感”,那就是“用意”“不用力”去寻找并保持。

    ——怎样做到“用意不用力”?就是保持“失重感”!

    “用意不用力”为什么不好掌握?主要是没有衡量的尺度,是何、为何、如何,都不太清楚,越说越玄!经验的表述,带有随意性、模糊性,不可量化。

    保持“失重感”,规范、科学的表述,可以操作与印证。

    没有亲身实践,没有用心体悟,没有反思与记录,并借助科学的术语,不知何时才能做到“用意不用力”!

    链接:

    所谓失重,就是物体不被引力所作用。所谓重力,是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的一个分力(大小几乎等于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就质量一定的天体来说,物体离它越远,所受它的引力越小,即重力越小,在足够远的距离上,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宇宙中不只一个天体,众多天体的引力会形成一个引力场。因此,太空不会是失重环境。当然,就局部地区来说,如在地--月系统中,只考虑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某些点上,地球与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重力为零。

    用心聆听指尖的倾诉

    怎样才能“静心”?可以有一个指标,打拳时你听到指尖的倾诉没有?你会说我从来没有关注过。是的,我们对自己关注的很不够,了解得非常少。一个不关心体贴自己的人是很可怜的。当然很多人是因为没有找到关心自己内心的路径,不知如何来关心。

    在练缠丝劲的时候,“静心”去听听自己指尖的倾诉。在你的手臂保持“失重”的状态下,你的指尖在与空气极其微弱的摩擦中,你听到了什么?每一个手指的感受一样吗?当做缠丝劲时,手的每一个点位,手指尖的感受一样吗?

    用心聆听指尖的倾诉,在养成这一习惯的过程中,你的心“静”下来了。

    享受太极有这么难吗?

    打太极拳应该就是享受,为什么现在变得像奢侈品一样,不是享受而成摆设呢?

    一是学太极拳成了贵族运动,真正找一个好老师,机缘难觅,价格也不菲。

    二是资讯太发达,又是微信公众号,又是自媒体,关于太极拳已经神乎其神、玄之又玄。

    三是似乎打拳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给别人看。比如,各种比赛,还有竞技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滋长了功利心,有了得失之患,寂寞宁静的领地,也掺杂了躁动的心。

    享受太极拳的乐趣,就是要返璞归真,回到原点,为自己打拳,以寂寞为伴,以宁静为友,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如同云起云落,行云流水,云淡风轻,清风朗月,月明星稀,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以求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心存敬畏,胸怀感恩

    对学习太极拳要有敬畏心,对练习太极拳要有感恩心。敬畏心、感恩心,推而广之天下事皆然。

    打太极拳的过程,让我对人更谦卑,每个人都不容易,很多人都不简单;对事更认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对生活更热爱,对功名更看淡,对身体更注重,对人生更豁达……

    打太极拳,让我行走在修行的路上,这是身心的修行;行走在不断开悟的路上,这是人生的开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la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