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哈密篇——新疆旅游手记之二

哈密篇——新疆旅游手记之二

作者: 路人甲_9342 | 来源:发表于2023-08-15 23:40 被阅读0次

        今天三个行程,10点多魔鬼城将近两个小时,15点十二木卡姆半个来小时,16点回王府不到一小时。其他时间多在路上。

一、哈密魔鬼城

一夜鬼哭乱纷纷,城外风沙频叩门。

天明风静沙满路,惟见空城不见人。

        哈密城坐车到五堡乡也用了将近两个小时,一路上有人类改造沙漠、变沙漠为绿洲的农田和农作物,也有沙漠或半沙漠的原始风貌。我们从远到近,依次参观了魔鬼城、双马头和瀚海神龟三个景点。

        魔鬼城是一座名叫艾斯克霞尔的“破城子”,在一处陡哨的崖壁上,高约10米,长约30米,两层。其残破的城墙与雅丹地貌融为一体,看来这里曾经有人类生活过的痕迹。经三千两百多年的风雕雨琢,形成各种各样的殿、台、阁、堡,像梦幻中的迷宫世界。1999年发掘清理出墓葬32座,出土干尸3具及文物130多件,有人推测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很可能就是早期深入亚洲大陆最远的一支欧洲白种人。

        矗立城口的两面墙体呈八字形向我们张开怀抱。右首那堵墙感觉特别结实,让人想到铜墙铁壁;左首那堵更像是一艘搁浅的游轮,那耸立的古堡像是烟囱。往里走,差点和狮身人面像擦肩而过,我不得不停下来,看看这个庞然大物到底会给我提一个什么问题,然而它只是沉默,任我忙前忙后地为它摄像,它太大了,我的手机屏幕根本就装不下它。狮身人面像过去,是一个长长的斜坡,斜坡往上有一个缺口,让人想起似乎在哪见过,想起牧马人,想起红高粱。缺口那边是城外还是村外,或者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三千年多前的那个世界。绕过一个弯,我们走看到山坡一个巨大的火炬雕塑,有人说像蛋糕,不一而足。那蛋糕下方一轮一轮的水渍印让人想到沧海桑田。







        走出魔鬼城,往回,依次是双头马和瀚海神龟,双头马让人想到双头鹰,然而这两匹马实在说不上什么彪悍,何况是缠在一起分道扬镳的两匹烈马。瀚海神龟应该不止一只龟,但最像就是那一只,这只龟早在公元1846年就有人在关注,据《哈密志》载,“鳖盖梁在天生墩东,沙土生成,具形宛如龟,首尾俱全”,随着时间流逝和风沙的侵蚀,那只神龟和它周围的城堡已经模糊不清了。

        艾斯克霞尔古城堡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玄奘法师曾经由此经过。维吾尔人将魔鬼城称为“雅丹”,意思是“险峻的土丘”;哈萨克人将它叫作“沙依坦克尔西”,意思是“鬼山”。

二、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在阿拉伯语中有地点、地位、法律等意;作为音乐术语,意为古典音乐。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维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亚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等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 每个木卡姆配上那些含义隽永、内容丰富、色彩斑斓、朗朗上口、轻松活泼、便于演唱的古典诗词以及盖泽勒(双行诗)、民谣,从而显得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2005年11月25日,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7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全票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

        木卡姆不仅维吾尔人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印度人以及中亚诸民族也有,但以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结构形式最完整。

        位于哈密市环城路与团结路交叉路口往东约100米的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本身就是一座建筑艺术。圆顶,廊柱,让人想到希腊神庙,或借助于古希腊建筑艺术。镶嵌于廊柱前的几把民族乐器虽然说不出名称,但具有浓浓的维吾尔民族气息。

        我们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剧院内看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表演,有维语,也有汉语。对于我们这些外行,只是看看热闹而已。绚丽的民族服装让人眼花缭乱,悠扬的歌声让人心旷神怡,旋转的舞蹈让人应接不暇。

        参观完回王府,我们回到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广场,有幸看了一场维吾尔姑娘的即兴舞蹈,感觉比刚才的十二木卡姆更过瘾。

三、回王府

        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进京,翌年从京城请来汉族工匠设计修建王府和回城,历时七年峻工。经几代回王经营扩建,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已成为一座融维、蒙、汉、满各民族风格于一体的园林建筑群。后几兴几废,直到1931年农民暴动,这座有着两百年多历史的回王府“付之一炬,夷为平地”。   

        哈密回王为清回疆八部之首,回王府被称为“西域小故宫”。现在的哈密回王府隔着环城路,就在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的对面,是一座占地面积60亩的园林式建筑群。其中王爷台上有王爷府、回王寝宫、王妃寝室、配殿、清真寺、宣礼楼等单体仿古建筑13个,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王爷台下,有一棵树龄161年的桑树,根深叶茂,枝杈发达,见证了王爷府的沧桑巨变。

(2023.8.15.18:23~8.16.21:59.初稿1949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密篇——新疆旅游手记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lk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