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每一件事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
我们经常只关注眼前这一步,而不去设想未来;人生做出成绩的人,通常都是有意识去规划未来的人。
人生目标犹如灯塔之于航船,生活有奔头了,脚步会更轻快坚定,更容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取得成果。
上学时认真读书,希望考个好成绩,如果那时候的我们能有机会了解,什么样的成绩能上什么样的大学,不同的大学分别是什么样子,在大学能学到什么,大学毕业后可以怎么样...
工作后兢兢业业,按时按量完成工作希望到点下班,如果我们能多想一想,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通过工作我们希望收获什么...
叮嘱孩子好好读书,希望孩子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如果我们能和孩子聊一聊,孩子心里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孩子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发展真正的特长...
给生活加上目标和憧憬,人生将大不相同。
通过读名人传记,观察这些更耀眼的人,可以启发我们去思考:我想拥有怎样的一生和如何更好的度过这一生。
稻盛和夫先生,从普通小伙子到日本经营之圣,打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用一年时间让日航起死回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就,关键在于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和每日自省“作为人何为正确”的处世精髓;
富兰克林先生,从出身社会底层到被誉为“美国的圣人”,起草《独立宣言》、成为电学科学家,关键在于富兰克林先生将读书做为唯一爱好,二十多岁时设定为客服身上的缺点而循环修炼的13种品德;
洛克菲勒先生,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很小就立下了“我就应该是富人,我没有资格当穷人”的人生誓言,16岁开始记下每一笔开支,包括一便士的支出,一生把账本视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物。
每位名人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都很值得一读。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读一读《曾国藩传》,从曾文正公身上,我们会深深感受到一股“中国式力量”、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活力、弹性和容纳力的一面。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好像曾国藩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好像还是个迂腐的晚清大臣,但其实这是不了解曾文正公。
曾文正公年轻时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是有些迂腐,祖上几百年都是平头百姓、秀才考7次才中。
29岁时开始写日记并一生持之以恒,30岁立志学做圣人、立下“十二条自我管理军规”后,曾文正公开启了开挂的人生。
官场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造了当朝升官记录;
以文弱之力创办湘军,在明知朝廷只把他当做一颗棋子使用的情况下,为了捍卫钟爱的儒家文化和使百姓免于受改朝换代之灾,拼尽心血用10年时间平定太平天国,最难得的是大功告成后做到了全身而退;
在曾文正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倡议下,中国建造了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从官场愣头青、曾剃头到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两江总督的清与浊,曾文正公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纵观其一生的功名事业和心路历程,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而这个启发意义,对不同的人会是不同的意义。
读书就是读自己,书不在读多读少,只重点读对当下的自己有用的部分,学以致用是关键。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包容,也越来越多样性,每一行只要做得好,都会过的很好。
前提是:找准方向,持续做得越来越好。
目标确定了,脚步就会轻快很多,因为我们有奔头了。
欢迎一起来读一读《曾国藩传》,互相赋能互相借鉴,一起越来越好。
《曾国藩传》 读书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