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数学课要上“**比**多多少?”其实是之前十几减几的变式,课堂上我使用了“我的小棒比你多”的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
1. 获取小棒:同学们对小棒都很感兴趣,都想得到我的小棒,于是我在师生问好环节、复习环节、导入环节借机给表现好的同学发小棒。同学们看到第一个同学得到小棒都很羡慕,于是很配合我的要求,所有同学都端端正正地坐着、问题一出现就齐刷刷的举手。但是也有同学拿到小棒之后在玩,我说:“先放好,如果不听指令在玩小棒的话,李老师会没收哦”,这时有一部分同学忍住了,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依然在玩,于是我严肃地收走了他们的小棒,其实我也是有意图的,因为这节课要算十几减几不能每个同学手中小棒的数量都差不多,所以我发小棒的时候“大手大脚”,收的时候也毫不吝啬。不一会儿,便达到了目的,有的同学十几根,有的同学只有几根,不过这时学生依然很积极。
2. 数小棒
小棒发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开始数一数自己的小棒有多少,在这个环节巩固C层学生的数概念和点数能力,然后我把所有同学的名字和小棒数量分别写在黑板上。
3. 计算“我的比你多多少”
接着,使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两位同学,让同学们比较一下,谁的小棒多,谁的小棒少?因为每个学生自己手里都有小棒,所以在让他们比较的时候,他们都在认真思考谁的多呢?仿佛谁的多谁就更“光荣”一样,也确实是这样的,每个同学的小棒都是自己好的表现换来的。
观察出谁的多,谁的少之后,要计算“多多少”的问题,我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同学们列出算式计算,不一会儿15-6、14-9、12-、11-5等算式跃然纸上,接着会用破十法的用破十法,不会用的就用小棒数一数,还有不会计算的就降低要求读一读。计算出结果之后,又让他们说出算式代表的含义“**比**的小棒多几根”让他们理解“谁比谁多”的意思。在这个环节每个同学都被抽到了,也与其他同学做了对比,每个被抽到的同学都很期待跟其他人比一比,在等待的时候他们很乖,在我讲解如何计算的时候也都很认真。这个环节不仅巩固了“多少”的概念,还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了巩固如何计算十几减几的数学知识,以及理解“**比**多多少?”的数学概念。
4. 算算“谁最多”课堂的最后,我通过比较黑板上的小棒数量的数字,看一看谁最多,最多的可以得到奖励,同学们又一次巩固了“比较数的大小”知识。
下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不愿意把小棒给我,我说:“你给我了,下节课我们还可以继续玩,你不给我我们下节课就没有玩具了”这个同学一本正经地思考之后,开心地把所有小棒帮我整理好装到袋子里了。
真是开心的一节课,这让我验证了最初设想的“数学是很好玩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