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假开始,我给学生布置了了一项作业——每天坚持写日记。开学之处,看学生的日记,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日记的格式都正确,时间、星期和天气这“三朵花”都不全;有些学生只是三言两句的“流水账”,让人读后觉得没有回味的。我想,任何领域,只有涉足才能发现问题吧!
最近这两天再看学生的日记,发现他们的进步真不小。日记的内容真实有意义,而且素材变得丰富了,为他们的进步由衷的欣慰。
通过写日记,我发现学生的积累量比之前丰富了,同学们大都能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有些同学时不时还能引经据典,我想,这就是学以致用吧!看来,由每个同学轮流板书每天一句的名言警句我们有必要坚持下去。每天的好词佳句的积累也要雷打不动。
我还发现了他们独特的文风。有的同学借日记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的同学则是生活气息比较浓厚;有的同学说得话辩证,富有哲思。我想,如果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他们的写作素材会越来越丰富,写作文还会有畏难情绪吗?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训练自己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内化沉淀自己的过程。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让他们印象更深刻,这些内容在他们用的时候直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就可以了。“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我发现,写着写着,他们就会写了,写着写着,语言表达能力就增强了,作文水平就提高了!
在作文中他们能真正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宣泄情绪。我知道了当我不在学校时,他们上一天的数学课也会很无聊;我知道了他们喜欢上科学课,对做实验满心欢喜;我知道了他们很在意校长和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我知道学生之间的小矛盾,掌握了许多之前掌握不到的班级动态。看学生的日记,我能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发现孩子的浩瀚宇宙真的很重要。“投其所好”才能“有的放矢”,针对一些特殊问题,我会单独把孩子叫到跟前进行交流,安抚他们的情绪,做他们的“知心姐姐”,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要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思想决定行为,我要让好习惯,正能量,新风尚直根于每个孩子心田,内化于思,外化于行。以后,我也会在学生的日记本上和他们交流,待回忆起来,这样也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写日记,记录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候也会是一种反思。溪瑶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对“将心比心”的重新理解,当别的同学说她“多余的”时候,自己心里难受。她想到了自己曾经说郭同学“多余的”,更是反思不应该。这其实也是在建构一种世界观。
学生写日记,津津有味;老师看日记,乐此不疲。我们要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