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老师说,散文是自由的。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随物赋形。散文是无色的,却也可说有无穷的颜色,暴雨之后河水的混浊,平静的小溪清澈透明,还有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海,都是水的颜色。
散文如水,能接纳一切,也反映一切。如同一面镜子,照见写作者的脸。
散文如水,意味着它是有力量的。纵使滴水,亦可穿石。当波涛汹涌时,则更有排山倒海的力量。
什么样的散文最能打动人心?每个老师都强调,是“呈现”而不是“陈述”,按住抒情与矫饰的冲动进行客观与中立的叙述,则文字自己就会说话。
就像江子老师的散文《爹娘入城记》,通过描写年迈的父母进城时的打扮与行为,给了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穿上自以为最好的衣服,自然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一些,其实还是显得与城市有些格格不入。而短短的一句“爹娘坐着,有点紧张,仿佛两块唯恐被潮水冲走的石头。”用笔简练,却让我们深刻地感触到他们的拘谨与不安。最后提到的“绑了腿的鸭子,欢快地叫了两声”,貌似闲笔,却十分有乡土特色,让文章立马显得生动真实。
对于初学者来说,或许道理我们都懂,但依然不能掌控自己的笔,这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唯有多读、多写、多思考罢了。
网友评论